西昌森林消防:扎根大凉山,筑牢安全屏障

2021-08-18 14:25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曾鹏
中国安全生产 2021年12期
关键词:西昌市西昌森林草原

文/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 曾鹏

2021年6月中旬以来,持续的暴雨、山洪蓝色预警,让正在西昌市参加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坐班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大队长赵先忠随即转入西昌市地质灾害办备勤值守,以应对四川省出现的汛情蓝色预警。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工作了16个年头的赵先忠对于当地旱季雨季相连,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抗洪衔接紧、没有明显时间界限了然于胸。他通知西昌大队启动防汛抗洪预案,检修装载冲锋舟、皮划艇、气瓶、救生抛投器、救生圈、镐锹等装备物资,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聚焦“一主两辅”筑起安全屏障

习惯了任务转化快、时间要求紧的西昌大队有条不紊,卸下灭火装备、擦拭保养入库,清点防汛物资、检修装载上车,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

机构改革三年来,西昌大队指战员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刚返回营区,就又接到新的救援命令。“不能等、不松懈”早已成为共识。

2019年8月2日,甘洛县山洪泥石流致使成昆复线工程部分道路阻断、施工人员失联。痛失27位英烈、新消防员下队不足一周,正处在组织重建和心理重建关键期的西昌大队闻讯请战,在洪水肆虐和随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双重险情下,一路沿阻断道路排查险情,冒着山体垮塌的危险,打好防护,进入棚洞内部挖掘搜救。数日下来,新队员不仅救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与老队员的协作配合也愈加默契。

“我们转变管理理念,从以管为主到以理为重。重点放在理上,通过教育引导,以及给他们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理顺大家的心气儿。心理老师再进行干预,双向发力。让大家尽快走出来,自觉做好本职工作,践行训词精神。”赵先忠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工作结合起来,让队员聚焦“冬春防火,夏季防汛、全年防震”的“一专两能”职能定位,练兵备战、补课赶队。

他们走进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11个县市内的四川省森林草原火险高危区,上山入林采集林相植被数据,寻找标注水源分布,结合灭火实战和抗灾减灾经验评估当前地形地貌、林相植被、水源分布及林内小气候对灭火和抢险救援行动的影响,据此开展模拟化实训,总结出泵车结合接力供水、干热河谷地区灭火战机把握、过火区域次生灾害防范、坍塌民房狭窄空间破拆、山林震区地空搜寻排险5种战法,为后续火灾扑救、抢险救援提供了战术支撑。

进行橡皮艇操作训练(摄影:周振生)

在2021年4月5日的木里县博科乡重大森林火灾扑救中,西昌大队指战员针对火场地处干热河谷地区、12时过后风力明显增大的特点规律,每日凌晨4时进入火场,利用清晨气温低、上午风力小的有利时机,把平常研训结合火场地形、植被特点灵活运用,当日成功封控火场,为后续各救援力量分段攻坚、防止林火翻过山脊向植被更茂密的原始林区蔓延立下首功。特别是4月9日清理火场冲沟最后三个烟点时,赵先忠根据“风从下方吹、烟往高处抽”烟囱效应,带队从沟底向上接近清理,上方两条水枪远程喷水降温保湿,确保火场彻底实现了“三无”(无明火、无烟、无气)。

5月14日,刚下火场就上演习场的西昌大队在“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中不落人后,勘察、研判、分工,仅用6分钟就展开救援。人员搜索、支撑加固、联合破拆、营救转运4组同步实施、依序协同配合,47分钟安全营救被困人员,标志着他们正从灭火先锋向“一主两辅”转型升级。

聚合特长优势靠前防灾排险

为整合发挥森林消防国家队专业优势,针对专业扑火队、半专业扑火队点多线长覆盖面广的特点,四川省尝试让国家性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培训带领地方队训练、巡护、巡查,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和进山入林人员管理,把火险火患控制在初发萌芽状态。

联训联防联扑试点率先在防火压力最大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西昌大队的王顺华、潘俊岭等15名教员是这次培训的主力,负责的冕宁、喜德、甘洛、昭觉、越西、西昌6个县市。这6个县市也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频发区。

有60余次扑火经验的王顺华的足迹遍布6县市,对各地情况都比较了解,他建议教员了解各队伍实际情况后再拟定具体培训计划。

对此,潘俊岭深以为然,他负责的扑火队成分新、水平参差不齐,需要从森林草原火灾基础知识、安全知识、基础体能、纪律作风整顿和灭火机具操作使用入手,首先解决扑火队员思想认识、职业认知、作风纪律和体能技能上的弱项和短板,再根据培训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内容。

发现队员在班组灭火实战训练时集体“短路”后,潘俊岭紧急叫停,临机开展火场心理行为训练,强化队员直面火焰的信心和勇气,再从铺设模拟火线练配合,过渡到短距离低强度火线练扑打,最后回到中强度火线练协同。一个简单的班组战术,虽耗费了半个月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支队伍在后续的战术协同、综合演练中明显比其他队伍进展更迅速。

渐进佳境的专业扑火队、半专业扑火队经过考核验收后,与驻地森林消防队伍联合开展灭火技战术训练演练、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携装巡护、设卡检查,一起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查控野外火源、巡查消除火险隐患。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国家队带动下,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指挥员很快熟悉掌握了“灭火指挥与安全”“灭火战法运用”“灭火装备操作与使用”等技能和干热河谷地区、高山草甸地带、高山峡谷地形、高原高山地貌的火灾扑救常识及安全避险知识。在几次计划烧除中,他们能根据林火行为变化以及所属队伍的灭火能力、火情态势和友邻情况科学部署力量、灵活运用战法,开展主动避险、排险、防险工作。

凉山彝族自治州联训联防联扑试点的成功,使三联机制在四川省迅速铺开。截至2021年6月17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先后派出3740余人次,前往94个县206个乡镇,与专业扑火队、半专业扑火队开展联训联防联扑630余次、灭火综合演练89次,把火险火患消灭在初始阶段200余次,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较往年同期减少78.5%。

聚力预警避险防止因灾返贫

2020年,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一次森林火灾、一次山洪泥石流灾害,差点让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帮困、人口超过千人的贫困村延迟脱贫的消息,让赵先忠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那场火灾发生在2020年5月7日,持续大风眨眼间引燃四五百米成片高山松、云南松和密布交织的杂灌,并蔓延到冕宁县境内。第一时间赶赴火场组织扑救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队在超过60度的陡坡上艰难地咬住火线追击……

眼见山火翻过山梁向东向北蔓延,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紧急调集的500余人及时到位,他们兵分三路封控火场、拦截火头,连续鏖战5昼夜,成功将林火扑灭在距离中坝村2公里许、山顶发电机组不足1.6公里的上下两线。

灭火胜利了,但看着满目疮痍的火烧迹地,赵先忠忧心忡忡。多年经验告诉他,旱季火灾燃烧越烈,雨季衍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破坏越强。

队伍撤离时,他把担心告诉了村干部,提醒他们一定注意雨季山上的动静,警惕过火区域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2020年6月4日,一场短时大暴雨在中坝村引发群发性泥石流,危急时刻,村干部紧急转移群众,60户256人全部成功脱险,无一伤亡。但泥石流对房屋、耕地、桥梁涵洞造成的损害,却差点让这个即将脱贫的村庄因灾返贫。

那一刻,赵先忠对防范胜于救灾有了更深的体会。他教育指战员把防范灾害发生、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作为最大的为民办实事铭记于心。

19天过后,冕宁县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灾害,曹古乡大批房屋倾塌、良田被毁,大量群众被困、被淹牲畜随处可见。西昌大队指战员闻讯紧急奔赴灾区,搜寻百姓、排查险情、搭建帐篷、抢运物资、义务巡诊,直到把最后一位受灾百姓安置妥当,才拿出压缩干粮补充体力。此时,已经是第二日凌晨1时。

为使防灾关口前移、减灾更有成效,西昌大队、西昌市林业局、西昌市气象局、西昌市应急管理局与110等平台建立联动机制,将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方案纳入西昌市应急救援总体方案,工作协调顺畅,灾害信息获取和联合防范处置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进入汛期后,赵先忠要求队伍巡护时带齐防汛装备,前往西昌、冕宁、喜得、昭觉等周边县市火灾发生地,宣传过火区域次生灾害防范常识,传授山洪泥石流灾害观测预警方法措施,并督促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完善防汛防洪工作预案,做好隐患排查、灾情险情避让,最大限度防范化解灾情风险发生。

猜你喜欢
西昌市西昌森林草原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获批准通过
关于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几点看法
西昌月
食品安全治理的法治基础与法律完善
——评《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血吸虫病消除达标验收档案资料整理要点
吉林省启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创新系统
山西省启动“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
To what extent might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and team working in a 21st century organisation?
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