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有声作业要坚持三项原则

2021-08-19 18:51王春英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颖性自主性实效性

王春英

摘 要 近几年,老师们对有声作业的实施进行了探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有声作业毕竟属于一项新生事物,有太多值得探索的空间。当前老师们对有声作业的操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认为,布置有声作业需要从新颖性、实效性和自主性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有声作业 新颖性 实效性 自主性

有声作业的布置自古有之,但其流行只是近几年的事。近几年,随着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钉钉等多功能软件的广泛使用,给有声作业的布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有声作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了保障。但是有声作业毕竟属于新生事物,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空间。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有声作业的布置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布置有声作业要坚持新颖性原则

新颖原指植物刚出生的嫩芽,常用来比喻新奇、特别和与众不同。新颖性是艺术创作领域里经常提到的一个术语,同时也是我们布置家庭作业应该坚持的一项原则。

我们曾经对无声作业的新颖性创设做出一些探讨,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对有声作业新颖性的探讨和研究还相对滞后,在当前有声作业的创设上尚缺乏新意和独特的风格。有声作业相对无声作业本身是一种新颖的形式,它具备立体化、有声化的特点,非常符合网络时代的潮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它是无声作业的有效补充。但是,许多老师在有声作业的创设上机械单一、枯燥乏味,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甚至存在赶时髦、被动完成任务向学校和家长交差的心态,随意布置,任性而为,学了《寓言二则》,就让学生朗读或者背诵《寓言二则》,视频或录音交差完事;学了《草船借箭》,就让学生朗读一遍课文,视频或录音交差完事……据了解,低年级的有声作业基本是古诗背诵,中高年级的有声作业基本是课文朗读。这些本来在课堂之内就能完成的作业,却让学生在家“有声”完成,既是学生负担的加重,也是对学生枯燥感的加剧。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其兴趣与动机”。要想真正落实有声作业的新颖性原则,首先需要老师富有创新意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和娱乐之中。例如,将枯燥、耗时的课文朗读变成创造性的复述、读后感言、人物评价、故事接龙等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再如,变机械、呆板的古诗背诵为唱读、演读、诗意表达等形式,更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让学生感到趣味横生;又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家长参与互动,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配音,以提高有声作业的趣味性。

二、布置有声作业要坚持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是有效教学探究遵循的目标之一,实效教学是无效教学的对抗方式。实效性,多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实施的效果是目的的达到程度或者结果。实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首先要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自己期望的学生的跟进反应。

当前有声作业的布置尚存在着繁琐、机械、重复、低效的现状,没有走出“题海训练”的怪圈,没有思维培养的价值,更谈不上人文精神与素质能力的培养,它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要真正增强有声作业的实效性,不仅要求教师懂得“有声”的重要性,还要求学生懂得“有声”的“美学”价值。与“无声”相比,“有声”无论对人的生理反应还是学习效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据资料显示,经常体验有声作业可以激活学生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使血流量及脑神经的调节处于良好的状态,让脑神经兴奋,增强脑呼吸,从而增进大脑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声作业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让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境界,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有声作业还是锻炼学生胆量,改变学生性格的良方,当学生抑扬顿挫、饱含深情地“发声”时,也就能把自己的情感、勇气、理解释放出来,他也许就不再内向和扭捏了;有声作业在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中还原诗文的灵性美、音韵美、意境美、翕合之间尽得风流,吞吐之瞬风情万种……有声作业还能把学生从枯燥、劳累的书写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们的教师如果都能认识到无声作业的这些“效益”,就能站在“实效性”的高度,让学生在有声作业的浩渺海洋中尽情游弋,其乐融融;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认识到无声作业的这些“效应”,就能站在“实效性”的高度认真对待,让自己在有声作业的雪原里驰骋不息,奋勇向前。

无声作业的科学化布置还应是实效性与时效性的完美结合,“实效性”与“时效性”虽为谐音,但意义迥然有别,实效性讲究的是效果,时效性讲究的是效率。效率高,效果不见得好;效果好,不见得效率低。实效性往往建立在时效性的基础之上,就有声作业的布置来看,“时效”频率不能过高,每天一次足矣,毕竟有声作业是无声作业的补充,喧宾夺主只会适得其反;“时效”不能时间过长,每天控制在5到10钟足矣,“时效”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实效性。

三、布置有声作业要坚持自主性原则

新课改不断深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当前“教育”的意义早已经不再囿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各种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问题层出不穷,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究和运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學生自主性学习的要义。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培育价值观的过程,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

事实上,学生在学校是很难真正实现“自主性学习”目标的,因为老师们在学习的内容、重点、时间和方法上干预和限制太多。而“有声作业”是在失去老师们过多干预的家庭内完成的,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和自主选择的可能,所以,正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良好契机。

自主性的有声作业,是指学生以“获得知识、技能和自我发展”为目标,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通过自主设计、自主体验、自我判断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完成有声作业。但是,学生的路径依赖、惰性、自觉性的缺失导致完成有声作业要比完成无声作业难得多,而让学生主动完成有声作业更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从中体会那种畅快的感觉。新教育倡导“玩”与“学”同等重要,究其原因,首先,玩游戏是“我的事情我做主”,游戏中的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障;其次,游戏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境性,跌宕起伏,悬念重重;再次,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许多学生沉溺游戏,难以自拔,原因大概如此。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站在游戏设计者的高度来为学生创设作业尤其是有声作业,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协调目标达成的最佳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占有欲,变有人设计的“被动学习”为由内心驱动的“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自动性提高了,他们会自主地去完成一部书的朗读,视频录音与否都不重要;他会自己设置有声作业,有自己的选择目标,明晓什么最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的需要;他会自主定量,既不会贪多求全,又不会以少求快,在均衡发展中取得成效;他会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随着层次的不断推进,逐渐向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的制高点冲刺……课外丰富多彩的世界,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探索和创造的良机。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新颖性自主性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新颖性推定规则
例谈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技巧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