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城县晚稻新品种区域种植试验

2021-08-21 06:18邹海忠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连城县结实率亩产

邹海忠

(福建省连城县良种繁殖场,福建 连城 366200)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

试验地位于东经116°04′,北纬25°09′,海拔265 m,在连城县文亨镇亨明村连城县良种繁殖场境内,地势平坦,紫色壤土,微酸性,肥力中等且较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1]。

1.2 试验品种

参试品种11 个,即:聚两优6028、广8 优7185、内10 优164、荃优639、广8 优5478、乐两优1308、野香优639(续试)、元两优6503、广8 优3301(续试)、两优1269、晶两优534(续试),以宜优673 为对照(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为13.34 m2,操作走道宽度33 cm,四周设保护行,不少于4 行。统一插植规格,行株距20 cm×20 cm,丛插3~4 本,每小区325 丛[2]。

1.4 栽培管理

施肥水平和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参试品种统一在6 月20 日播种,采用湿润育秧,秧地播种量15 kg/亩,播前种子采用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浸种12 h。秧田分2次施用45%三元复合肥15 kg/亩,7 月17 日喷施“送嫁药”,7 月19 移栽。

试验田前作为早稻,机耕2次,耙田2次。基肥施用过磷酸钙25 kg/亩、碳铵50 kg/亩,追肥分2次施用45%三元复合肥15 kg/亩、氯化钾5 kg/亩。7 月25 日撒施除草剂;8 月10 日、8 月17 日、9 月9 日、10 月1 日喷药防治病虫害;9月10 日投放鼠药。本季气候正常,对试验无明显影响[3]。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 可知,参试品种中聚两优6028 生育期比对照宜优673 短4天,广8 优5478、广8 优3301、晶两优534、两优1269生育期比对照宜优673 长4~6天,其他品种生育期比较适中,比对照宜优673 长1~3天。

表1 生育期记载表

2.2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

由表2 可知,收获前调查品种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收获时分小区收获晒干测定产量。内10 优164、元两优6503、晶两优534、聚两优6028、广8 优5478 结实率高或较高,整齐度好,熟期转色好,产量高或较高;荃优639 结实率一般,但整齐度好,熟期转色好,产量较高;其他品种丰产性较差,不仅比CK 产量低,且比本组品种平均产量低。

表2 水稻经济性状

2.3 产量

由表3~表6 可知,参试品种亩产在489.35~609.50 kg 之间,对照宜优673(CK)亩产569.15 kg。内10 优164亩产609.50 kg,产量最高,比CK 增产7.09%,增产极显著;元两优6503 亩产593.15 kg,产量排第2 位,比CK 增产4.22%,增产显著;晶两优534 亩产583.00 kg,产量排第3 位,比CK 增产2.43%,增产不显著;聚两优6028、广8 优5478、荃优639、乐两优1308、广8 优3301 比CK 减产,减幅0.11%~3.60%,减产不显著;两优1269、广8 优7185、野香优639 比CK 减产,减幅8.22%~14.02%,减产极显著。本组品种平均产量为亩产556.22 kg,增产的有内10 优164、元两优6503、晶两优534、聚两优6028、广8 优5478、荃优639等6 个品种。

表3 变量分析表

表4 最小极差表

表5 产量差异表

表6 产量统计分析

2.4 抗性

试验过程中,聚两优6028、内10 优164、荃优639、野香优639 叶瘟、穗颈瘟发生级别“轻”,抗病性较强;乐两优1308、元两优6503、晶两优534 叶瘟、穗颈瘟发生级别“中”,比较抗病;广8 优7185、广8 优5478、广8 优3301、两优1269 叶瘟、穗颈瘟发生级别“重”,抗病性较弱。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内10 优164 比CK 增产极显著,生育期适中,结实率较高,抗病性较强,建议续试;元两优6503比CK增产显著,生育期适中,结实率高,比较抗病,建议续试;晶两优534(续试)比CK 增产2.43%,增产不显著,结实率高,比较抗病,建议参加生产试验;其他品种比CK 减产,建议终止试验。

猜你喜欢
连城县结实率亩产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连城县天然阔叶树林分生长分析与评价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