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井间连通性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2021-08-23 15:11李勇锋姚为英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液示踪剂连通性

陈 凯,李勇锋,姚为英,秦 欣,杨 光,张 强

(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因为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油藏开发后期地下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往往出现注入水单向突进的问题。因此,在油田开发生产中,注采井间的连通性研究是油藏评价的重要内容,明确井间连通性及水驱方向,对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有重要意义,进而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开发调整措施,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1-5]。

目前,研究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很多,理论上可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例如,静态分析包括地层对比、储层精细描述等地质研究方法[6-10],动态分析方法包括动态响应分析[11,12]、地球化学方法[13,14]、多井试井分析[15-17]、示踪剂测试[18,19]、数值模拟技术[20,21]、注采动态数据反演方法[22-30]等。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比如静态分析方法研究砂体的连通性,是井间连通性的基础,但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生产时井间的连通性;动态响应分析是最简便的常用方法,但只能定性分析,而且受人为经验影响大;地球化学方法、多井试井分析、示踪剂测试等方法费用较高,而且可能需要长期关井,影响油田生产;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定量分析,但前期建模、历史拟合等工作量巨大,而且结果也有一定的多解性;注采动态数据反演技术是一种可以定量分析的较为快速的方法,但物理意义较为模糊,接受程度不高。

海上油田因开发成本高、平台井槽有限,生产井数和资料数据相对较少[31-33]。因此,针对井间连通性这一重要性高、综合性强的研究工作,在考虑海上某油田实际开发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优选了油田常用的成本相对低、结果分析较快速的方法,来实现油藏井间连通性的综合评价,为其他海上油田的井间连通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目标油田及井组概况

目标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为一平缓断背斜构造,油层主要分布在新近系中新统韩江组下部地层,厚度2.0~14.9 m。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岩性主要为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泥质含量较高。测井解释平均孔隙度19.7%~30.6%,渗透率6.2~701.2 mD。油藏埋深1 200.0~1 464.2 m,主要为边水油藏。原始地层压力12.175~14.580 MPa,地层温度67.2~77.5℃。油品性质为重质稠油。目标井组位于一个主力边水油藏,包括一注(A14)五采(A3H、A5H、A6H、A16H、A17H)。五口油井主要生产该油藏的1 小层,砂体平面连续分布,受沉积控制;井区范围内上部广泛发育泥质夹层,储层分隔为上下独立流动单元。

2 井间连通性综合评价

2.1 静态连通性分析

根据综合地质研究,该小层的砂体发育及储层物性较好(见图1,图2)。其中A14 与A3H 处于同相带,井距最近,且注采方向顺物源方向,静态连通性最好;A14 与A6H、A17H 跨相带,但砂体接触程度较高,静态连通性较好;A14 与A5H、A16H 井跨相带,砂体接触程度较差,距离远,静态连通性最差(见图3)。

图1 HJ2-21_1 小层有效厚度等值线图

图2 HJ2-21_1 小层渗透率等值线图

图3 HJ2-21_1 小层沉积微相图

2.2 动态响应分析

(1)A3H 明显见效。2018 年3 月16 日A14 投注,3月22 日泵入口压力开始响应,4 月3 日产液量响应;随注水量提高,A3H 泵入口压力稳中有升,产液量提升明显;2019 年8 月12 日-9 月10 日A14 减注至关停,A3H 泵入口压力及液量快速降低。

(2)A6H 见效。2018 年4 月28 日提频后泵入口压力稳定,液量有所提升;2019 年11 月28 日,A3H 停产,A14 注水量基本稳定,A6H 液量提升至阶段峰值;A14 减注至关停后,A6H 产液量明显降低。

(3)A17H 轻微见效。2019 年2 月-9 月,A17H 泵入口压力及产液量对A14 注水量小范围波动基本无响应;2019 年9 月10 日-30 日A14 关开井,2020 年2月4 日A14 停注,A17H 泵入口压力及产液量对A14注水量这种大范围波动轻微响应。2019 年11 月28日,A3H 停产,A14 注水量基本稳定,A17H 液量小幅提升。

(4)A5H 轻微见效。2018 年3 月-2020 年2 月,A5H泵入口压力及产液量对A14 注水量小范围波动基本无响应;在2018 年3 月16 日、2020 年2 月4 日、2020年3 月10 日等A14 投注、关开的时间点,A5H 泵入口压力及产液量有轻微响应。

(5)A16H 轻微见效。整体注水过程中,该井的泵入口压力及产液量对A14 注水量波动及关停响应较弱;但2019 年11 月28 日,A3H 停产后(A14 注水量基本稳定),该井日产液量微量提升(10 m3左右)。

2.3 示踪剂测试分析

A14 井于2018 年11 月8 日完成MT-24 示踪剂现场注入。截止2019 年9 月1 日,只有A3H 和A6H井见剂(见图4)。由于示踪剂与注入水同步,因此示踪剂可用于监测注采井间的连通情况,其中A3H 见剂早,见剂量大,连通性最好;A6H 见剂较晚,见剂量次之,有一定连通性。

图4 A14 井组示踪剂测试单井产出趋势图

2.4 注采动态数据反演分析及综合评价

以上方法只能定性分析储层连通性,为实现连通性的定量评价,本研究将油田视为一个多输入(注水井)和多输出(油井)的信号系统,利用算法模型和动态数据反演来定量计算井间连通系数。考虑注采井间响应的滞后性,优选了一阶时滞系统建立模型,根据贝叶斯理论建立目标函数,以先验认识确定初始的连通系数和时滞系数,基于注采动态数据拟合,再通过优化算法获取最优解,从而确定注采井间连通系数。因为A16H 和A17H 投产时间较晚,分阶段计算了A14 井组的井间连通系数,计算结果(见表1),注采井间连通图(见图5)。

图5 A14 井组不同阶段注采井间连通图

表1 A14 井组不同阶段连通系数计算结果表

以静态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动态响应分析与示踪剂测试,实现了井间连通性的定性研究,再根据注采动态数据反演得到的连通系数,并考虑边水影响(A5H和A17H)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了A14 井组的井间连通性,修正结果(见表2)。

表2 A14 井组连通系数修正表

3 结论

(1)本文以储层砂体展布、沉积相等综合地质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油井生产动态与注水井注水量波动之间的响应,再结合示踪剂测试结果及反演模型辅助计算,实现了井间连通性定性及定量的快速综合评价。

(2)根据综合评价研究结果,A14 注采井组的井间连通性明显失衡,与A3H 井之间强连通,已形成优势水流通道并导致无效水循环。因此,以此为依据可进一步开展调剖措施研究,改善井组整体水驱效果。

猜你喜欢
产液示踪剂连通性
疏松砂岩油井合理产液量算法研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植被覆盖度和降雨侵蚀力变化对小流域泥沙连通性的影响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重要意义与关键议题
示踪剂技术在压裂效果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P油田油井产液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水平井压裂稀土元素示踪监测技术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缝洞型油藏井间示踪剂分类等效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