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虚境型片段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23 10:58黄永龙
成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美术

黄永龙

摘 要:片段教学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审、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广泛使用,是小学美术学科展示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开展教学研讨的重要途径。我们探索如何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自编、自导、自演,化虚为实、给人以实境感,演绎课堂立体感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 虚境型 片段教学 策略研究

片段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设备的影响的特点,近几年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审、业务考核、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广泛应用,是评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各学科教学研讨的常用方法。

1 片段教学的含义及其特征

小学美术学科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教材选取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一课,教学环节一般包含:导入——新课——学生练习——作业评价——拓展延伸等。教师使用指定的教材,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模拟教学,通过教学进程的推进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展示教学基本功和处理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

片段教学分为实境型和虚境型,虚境型片段教学是指没有学生,只有评委或同行的模拟教学。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受教学对象、教学设备以及时间、空间的限制,灵活方便,被广泛使用。

2 虚境型片段教学的意义

虚境型片段教学作为教学评估、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的常用方法,不受教学场地、教学进度和教学时空的限制,还具有较好的教学评价效果和信度。

3 虚境型片段教学策略

3.1 注重导入设计

课堂导入是片段教学的前奏,是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开端成功一半,好的美术学科片段教学导入设计要做到:设计有趣、启发思考,结合实际、善于应变、控制时间,方法有故事导入、音乐导入、范作导入等等。

3.1.1 故事导入法

听故事和看故事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要紧扣教学内容且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可以采用改编故事情节或留下结尾不说,让学生思考、发表意见,完整故事情节,然后把故事画出来。教师用故事和身份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情境,学生就会结合生活经验加上想象把内容画得丰富生动,富有创意。

3.1.2 游戏导入法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积极有效的游戏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精神放松、气氛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对不同表情的五官变化印象深刻,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

3.1.3 音乐导入法

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美术教材中许多内容融合了音乐的元素,比如《重重复复》、《曲曲直直》、《聚聚散散》、《节奏的美感》等,教材《感受音乐》直接提出“让学生拿起画笔,把你听到的音乐感觉表现出来”的创作要求。设计这类教材的导入环节时,选择恰当的音乐或使用音乐元素如鼓点、打击乐,营造课堂教学的情景氛围,能直接把学生带进由音乐的节奏、强弱、旋律和情绪与美术作品中的节奏、疏密、跳跃、柔和、粗犷等的碰撞,激发学生灵感、发展思维。

3.1.4 观察导入法

观察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大脑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在美术片段教学中,许多与实物和人物活动有关的教材可以选择观察导入法。如教材《校园真热闹》(记忆画)导入可以这样设计:根据上节课老师布置的观察作业,先让同学介绍平常玩的游戏,然后进行表演,表现游戏时同学们的动作和表情,同学们注意观察和体验。

3.1.5 范作导入法

适量的、适当的、适时的示范让学生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自己制作的范图或现场范画导入,生动直观。如教材《夸张的脸》一课的导入,教师用肯定简练的线条进行板画,勾勒出大家都熟悉的香港影星成龙的漫画头像,老师一边画学生一边就说“成龙成龙”。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能观察到漫画人物的表现要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强调和夸张,比如成龙的“鼻子”,从而进入新课的教学。

3.2 注重化虚境为实境

虚境型片段教学与常态课最大的区别是“虚”,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化虚为实、创设情境,给人“实境”的感觉,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场景。

3.2.1 巧用实物,让课堂真起来

善于利用实物是虚境型美术片段教学营造“实境感”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中的“实物”包括教室里的所有物品,如黑板、多媒体、静物、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和图片、范画等等,教师可以口述模拟创设一定的情境,如“请看屏幕上的这幅画”、“听,多么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让观众身临其境。

3.2.2 巧用教态,让课堂动起来

教态包含了教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等,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察其言”,通过教态“观其色”。在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巧妙运用教态中的眼神和手势营造“实境感”。

虚境型片段教学中,教师的眼神在教学进程中不断演绎,学生的精神状态、对问题的思考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都会通过眼神和表情表現出来,教师的眼神不但要捕捉学生的表现情况,还要体现课堂“实境感”。因此教师的注意力要通过眼神分配到教室的各个角落。教师可适当地将眼神聚焦到某个角落或某个“学生”身上,停留几秒并用语言辅助提醒,以此营造课堂实境感。

3.2.3 巧设对话,让学生活起来

要让美术学科的虚境型片段教学具有“实境感”,关键是要让“学生”活起来,师生之间形成持续生动的互动。而虚境型片段教学却是“学生”不在场,这就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通过设置学生在场的对话来呈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问答”与“评价”实现。

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几个主要问题向学生提问,同时预设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通过教师的复述呈现,教师复述时的语气语调模拟学生,并可稍作停顿,体现学生边思考边回答的状态。

3.3 注重亮点的创设

3.3.1 选择一个适当的切入点

切入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如对比强烈的一组色彩、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的画面、流畅的线条、人物神秘的微笑,或者是一段音乐、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件实物……教师要分析教材,从教材中寻找和把握,由此入手,可以做到牵一点而动全身。

3.3.2 “用图说话”,读图品图

美术课以视觉传达为主要载体。“用图说话”是美术课的主要教学手段。读图品图是美术课堂永恒的主题。美术教师要多用教材中的图例,教材图例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特点,特别是手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美术图片分类呈现,引导学生根据概念学会区分与识别;教师还要设计引导学生读图,创设体验学习空间,运用讲解、问答、评价等手段体现学生在观察、探究、设计、制作、想象等一系列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3.3.3 适度拓展

美术教材里每一课都力求做到图文并茂,给老师和学生留有许多再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捕捉,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绘画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去拓展和延伸,美术教学有课内知识拓展和兴趣延伸拓展。

3.4 注重板书和范画

板书是片段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是一种教学技能,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板书像一溪活水,寥寥数行,包括全篇,鲜明直观。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法指导全面考虑,力求做到书写规范、实用美观。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学離不开示范。教师的示范是最直观、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适量、适当、适时的示范给学生直观、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直观地学会方法和技巧。当然,教师的示范要注意“度”,要“少”而“精”,适可而止,不能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必须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

4 结语

总之,在虚境型片段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教材不同,关注学生的需求,善于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做到“虚”中带“实”,“无”中生“有”,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 王彦才,郭翠菊.现代教师教学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百度百科.片段教学[EB/OL].(2011—03—28).[2011—04—20].

[3] 陈先羽.虚境型片段教学如何创设实境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7).

[4] 陈从耘.试论教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1992(11).

[5] 隋旭东,许安珍,孙永庆.谈课堂教学中教师手势语的辅助作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4).

[6] 王骄.教师基本功的内涵及发展途径.[J].辽宁教育.2013(3).

[7] 陈焰香,林珩.虚境型片段教学中的教学技能的应用探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6).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美术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