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8-23 17:56李建平杨飞何海山胡捷斯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老年性临床疗效

李建平 杨飞 何海山 胡捷斯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患78例抽签分作两组,各39例,参照组行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各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87%较参照组的74.36%;并发症发生率5.13%较参照组的28.21%低,各组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不仅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42-01

手术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手段,既往多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虽能达到复位骨折的目的,但效果并不佳,术后易引发诸多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也有了新的突破,研究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不仅能提升临床疗效,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1]。为此,本文特就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患78例抽签分作两组,各39例,参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60至88岁(69.3±5.4)岁;Evans分型:10例Ⅳ型、29例Ⅲ型。实验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60至87岁(68.9±5.6)岁;Evans分型:9例Ⅳ型、30例Ⅲ型。入选标准:均经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年龄均≥60岁;均知晓本研究事宜,且自愿参与。剔除标准:合并精神、意识和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各组普通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内固定术治疗,即病患呈仰卧位,全麻后于股骨粗隆外侧作切口复位骨折,完成后放置定位器,并在X线透视下确定放置是否无异,确诊无误后在股骨颈中心处置入导针,沿導针穿入螺纹钉,股骨外侧取安装套筒钢板作内固定,缝合切口术毕[2]。

实验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即病患呈侧卧位,全麻后于髋关节后外侧作切口,切开关节囊取出近端骨折块,将髓腔内残留物彻底清除,取扩髓器进行扩髓处理,然后复位残留的股骨上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块,使大粗隆顶端同股骨头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完成后取骨水泥作固定处理,清理骨旁髓腔并置入假体,缝合切口术毕[2]。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各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判定分为显效:经治疗后关节疼痛症状消除,未发生畸形或缩短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后偶发轻微疼痛,肢体缩短小于3cm,关节功能有所恢复;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或病情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各组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87%较参照组的74.36%(P<0.05),如表1。

2.2对比各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13%(2例),分别为肢体僵硬和肢体缩短大于3cm各1例,参照组发生率28.21%(11例),分别为内固定断裂或脱落5例,肢体僵硬和肢体缩短大于3cm各3例,各组对比(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有着较高的患病率,老年人患病机率更甚,多由间接外力而致,临床症状多体现为骨折部位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对病患日常生活影响极大,因此及时予以病患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必要[3]。

内固定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可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但是由于老年病患多伴存骨质疏松,此术式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老年性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术后极易导致患肢缩短、髋内翻畸形、骨折愈合不良和内固定松动等严重并发症[4],可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本研究通过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87%较参照组的74.36%;并发症发生率5.13%较参照组的28.21%低,各组对比(P<0.05),说明,人工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满足临床治疗安全有效的原则,术中通过骨水泥进行胶合固定,不但能保障骨折的稳定性,而且还能预防或降低假体周围的骨折发生机率,此外术后就能恢复病患行走功能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治疗的安全性[4]。

总之,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不仅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可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杜义林,李伟宏,唐文录,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4):10-11.

[2]周耿旭.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1):133-134.

[3]韩魏魏.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药,2021,41(2):13-15.

[4]左炳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J]. 特别健康,2017(18):39.

猜你喜欢
老年性临床疗效
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大剂量生白术合加减黄芪汤治疗气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