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

2021-08-23 17:55张其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腹膜炎自发性腹水

张其鹏

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以肝硬化腹水患者30例为对象,为研究组,其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例(A组),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8例(B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视为参照组,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均实施前炎症细胞因子检测,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三组患者IL-6水平、TNF-α、LPS水平比较差异P<0.05,各指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A组、B组、C组,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需及时诊断疾病,给予有效治疗。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73-01

肝硬化初期因肝脏代偿功能很强,不具有明显症状,随着病程延长,表现为门脉高压、肝功能损伤,且多系统受累,伴随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1]。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细胞因子水平可预测预后效果,及时明确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给予有效治疗[1]。本文将以近年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60例试验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肝硬化患者30例为对象,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视为参照组,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参照组,19例是男性,11例是女性;年龄是32-71岁,年龄平均值是(55.43±6.12)岁。研究组,17例是男性,13例是女性;年龄是31-72岁,平均是(55.97±6.45)岁。两组试验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中,其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例(A组),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8例(B组)。纳入标准:资料齐全;研究组以《欧洲肝病年会共识文件(2000年)》有关诊断标准为依据,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精神异常;全身炎症性疾病;依从性差。

1.2 方法

所有试验者均实施前炎症因子诊断:抽取1.8ml静脉血,使用0.2ml枸橼酸纳抗凝剂(109mmol/L)实施抗凝,离心操作,2500r/min,持续10分钟,分离血浆,保存于-80℃冰箱中。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层,IL-6试剂盒来自于法国Diaclone公司,TNF-α试剂盒来自于Biosource公司,检测设备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70)。LPS使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进行检测,使用试剂盒是显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盒,来自于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1.3 观察指标

均实施前炎症细胞因子检测,对比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表示),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前炎症细胞因子比较

三组患者IL-6水平、TNF-α、LPS水平比较差异P<0.05,各指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A组、B组、C组,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3.讨论

肝脏为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之一,肝硬化是因一种疾病或多种疾病诱发的肝脏弥漫性、进行性、慢性病理变化[2]。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参与,对疾病转归产生明显影响。前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6、TNF-α等,该细胞水平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发生机制与可触发细胞因子的網络级联反应有关,且与其他炎症因子共同作用存在相关性,如血小板激活因子、一氧化氮、白三烯、氧自由基等。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三组患者IL-6水平、TNF-α、LPS水平比较差异P<0.05,各指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A组、B组、C组,统计学意义存在。有学者提出,机体血浆内内毒素水平出现升高,其血浆IL-6水平、TNF-α水平明显更高。还有学者提出[2],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形成并发症过程中,IL-6、TNF-α均参与,且发挥主要作用。又有学者提出[3],慢性肝病者的IL-6水平、TNF-α水平升高,极易引起重症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等,对预后产生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浆IL-6水平、TNF-α水平明显升高,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肝病患者内毒素血症将免疫细胞激活,肝脏功能降低。由此可见,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监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可在早期明确肝硬化腹水高危患者,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改善预后效果[4]。

综上所述,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需及时诊断疾病,给予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玉军,黄佩杰.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19-20.

[2] 郭玉宁,徐有青,王麟.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降钙素原与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4):1528-1531.

[3] 罗强兴,王玉珏. 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19):17-18.

[4] 谢慧杰. 80例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其炎症指标水平与安全性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20,17(6):891-894.

猜你喜欢
腹膜炎自发性腹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胸水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疗体会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什么是腹膜炎
哪些疾病易与肝硬化腹水混淆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自发性结肠穿孔20例分析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