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毒感染率的影响

2021-08-23 18:20徐萍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感染率

徐萍

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效果,以及在接种之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抽取26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比较不同接种时间婴幼儿HBsAb阳转情况、HBsAb反应情况、乙肝抗体滴度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婴幼儿首次接种乙肝疫苗24周后,HBsAb阳转率高于首次接种后4周及12周,首次接种12周后高于HBsAb阳转率高于首次接种后4周;全程疫苗后3a的HBsAb阳性率、无应答率、低应答率低于1和2a;接种疫苗后1、2、3a后,乙肝抗体滴度分别为(118.76±10.78)、(91.94±7.75)、(47.56±7.45)mU/ml,不同年限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未作处理自行消退。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提升其体内抗体量,使其乙肝病毒抵御能力增强,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接种;HBsAb阳转;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85-01

乙肝一直以来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主要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感染的疾病,感染流行强度也因地区差异各有不同。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群体,从1992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预防,降低其感染率[1]。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在临床上依然无法对该病进行彻底清除。现本文进一步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预防作用,并分析其对病毒感染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6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婴140例,女婴120例,月龄为7-21个月,平均为(12.35±2.14)月。所有婴幼儿均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在接种期间没有出现发热等不良症状。

1.2方法

(1)接种方法

将常规免疫报表作为乙肝疫苗预防依据,以此对常规接种的比率进行预估,所有的婴幼儿均在上臂三角肌注射疫苗,选用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依据0、1、6月的顺序进行接种,首次接种时间为婴幼儿出生24小时内,剂量为10μg,同时产妇需注射乙肝免疫球,接种时间分别为0、1、6月,第二次及第三次注射时间为出生后3月和6月,每次的剂量需为10μg。

(2)检验方法

在婴幼儿空腹状态下,通过质控静脉采血方式取其3ml不抗凝静脉血,将样本进行血清分离。以相应的监测方式,分析研究对象体内抗体的水平变化,并通过标准分式,测算不同年限婴幼儿乙肝抗体的滴度情况。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首次接种后4、12、24周婴幼儿HBsAb阳转情况。②比较不同年限产生的HBsAb反应情况。③比较乙肝抗体滴度变化情况。④观察研究对象在接种疫苗后,各项不适症状的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BsAb阳转情况比较

首次接种乙肝疫苗24周后,HBsAb阳转率高于首次接种后4周及12周,首次接种12周后高于HBsAb阳转率高于首次接种后4周,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

2.2HBsAb反应情况

全程疫苗后3a的HBsAb阳性率、无应答率、低应答率低于1和2a,具体见表2。

2.3乙肝抗体滴度变化情况

在接种疫苗1、2、3a后,婴幼儿乙肝滴度抗体分别为(118.76±10.78)、(91.94±7.75)、(47.56±7.45)mU/ml,不同年限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2.3不良反应情况

作为本次研究样本的260例婴幼儿,在接种完毕后,只有2例出现较强的吐奶现象,1例上臂三角肌局部出现红肿或硬结症状,总发生率为1.15%,均在没有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症状自行消除。

3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常见的传染疾病,且传染率较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该病的转播方式主要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在该病的传染过程中占较大比重[2]。由于研究对象年龄较小,其免疫机能发育程度不足以抵御毒性侵害,发生感染的风险非常高,一旦感染,则极易成为该病毒的携带者。所以,及时对该疾病的传播进行控制意义重大[3]。目前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预防,主要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要防控手段,以此將该病的传染率和发病率均控制在最低程度。而该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各区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加大重视,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进行落实[4]。一般情况下,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上对于乙肝疫苗接种疗效的判定依据,如果婴幼儿在接种该疫苗后HBsAb呈现出阳性,表明其不会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问题。婴幼儿在接种该疫苗后,不同年限的乙肝抗体滴度也会出现不同变化,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下降情况[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首次接种疫苗后,研究对象HBsAb阳转率呈现升高特点,这说明婴幼儿对于该病毒的抵抗力得到增强,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这提示乙肝疫苗对于该疾病的控制效果明显。HBsAb阳转全程疫苗接种后3a的HBsAb阳转率、无应答率、低应答率均低于1a和2a,这说明在疫苗接种完毕后2a,需要及时对婴幼儿的乙肝抗体进行检查,并为其进行乙肝疫苗加强针的注射,以达到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作用。此外,婴幼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相关不良症状均较轻,无需进行治疗可自行消退,这说明研究对象所接种的乙肝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乙肝疫苗接种是一项长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存在一定的强制性特点,对于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积极进行接种工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7-8]。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难度,对此还需不断研究优化办法,以有效保证疫苗接种的作用。婴幼儿在接种疫苗后,其体内的乙肝抗体滴度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疫苗对于身体的保护能力越来越弱,此时病毒感染的风险会加大,因此需要及时采取乙肝抗体滴度检查,及时注射加强针,以此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乙肝疫苗接种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干预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使婴幼儿体内抗体量得到提升,同时强化其对于该病毒的抵御能力,此外,接种后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使用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潘锋. 国家免疫规划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崔富强研究员[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1-6.

[2]许晓茵,陆小玲. 番禺区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免疫现状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35(04):562-566.

[3]冯梦飞.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574-2575.

[4]赵燕林.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6):172-173.

[5]马玉杰,薄芳,所佳宁黑龙江省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0):1485-1488.

[6]单姗,贾继东. 我国乙型肝炎防治成就及机遇和挑战[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7,7(01):5-8.

[7]黄歆,周莉,牟李红. 乙型肝炎高危儿免疫预防效果及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05):410-414.

[8]崔富强,庄辉. 我国乙型肝炎防控工作进展、挑战及对策[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16,6(02):81-87.

猜你喜欢
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湖北十堰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亚型分布
精细化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作用
天津地区警犬肠道寄生虫调查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现代微生物检验用于疾病感染控制的研究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牧羊犬绦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青海藏系羊莫尼茨绦虫感染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