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研究

2021-08-23 18:51黄海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丙泊酚

黄海霞

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在2020年7月至2021年04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自发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硬脑膜修补术手术的82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抽取的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及单纯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方案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心律失常及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24小时的恶心、呕吐发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术中收缩压的比较中,观察组的波动更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也均更早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手术麻醉中,选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稳定患者的血压,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丙泊酚;自发性脑出血;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72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12-01

前言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所致的脑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的脑实质自发性出血的疾病[1]。主要病因有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畸形,此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后遗症多等特点,治疗难度较大[2]。在临床上,对病情危重、有继发原因的病例常采取手术治疗,在相关的研究中,需保持麻醉稳定,对血压进行控制,保持脑灌注及氧供,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提高麻醉质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3] [4]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麻醉方案,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将对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脑出血患者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展开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其研究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82例脑出血患者,均在2020年07月至2021年04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手术室接受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硬脑膜修补术手术。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抽取的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1~65岁年龄段之间,平均的年龄值为(49.71±4.32)岁;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65岁年龄段之间,平均的年龄值为(50.04±4.28),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急诊手术,在患者禁食禁饮后,入手术室后进行麻醉诱导:依次注入0.2~0.4mg/kg依托咪酯、1.5~2.0mg/kg丙泊酚、0.08~0.12mg/kg维库溴铵、0.15 ~0.3μg/kg舒芬太尼。手术中静脉微量维持泵入4.0~12.0mg/(kg·h)丙泊酚、12-18ug/(kg·h)瑞芬太尼直至颅骨打开,之后为瑞芬太尼6.0~9.0ug/(kg·h),直至手术结束停止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停止泵注,术中根据血压等变化,适当追加舒芬太尼5-10ug。手术过程中间断推注肌松药苯磺酸顺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麻醉前的准备与对照组一致,在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入0.15 ~0.3μg/kg舒芬太尼、0.2~0.4mg/kg依托咪酯、1.5~2.0mg/kg丙泊酚、0.08~0.12mg/kg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后。静脉微量维持泵入4.0~12.0mg/(kg·h)丙泊酚,手术过程中每45分钟间断推注舒芬太尼10ug,必要时追加5ug,肌松药苯磺酸顺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麻醉用量的调节。

1.3 观察指标

(1)对患者的术前的血压进行测量记录,在手术中,对麻醉后的血压变化进行记录,并对术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前意识状况(自发性脑出血病人手术前很多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进行比较。

(2)对患者在手术麻醉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包括术中心律失常、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等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涉数据资料于SPSS22.0中录入展开统计,计量在表述时应用()进行描述,施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获取;计数在表述时应用(%)经卡方值检验对结果获取。检验值显示P<0.05则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麻醉情况比较

在对患者的比较中,术前的收缩压无差异性(P>0.05),在术中收缩压的比较中,观察组的波动更小,术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意识状况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均更早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2.2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自发性脑出血中青年比例明显增多,患者手术前大部分处于意识朦胧、昏迷状态的急诊饱胃手术,术中需要保持麻醉稳定,尽可能保护脑功能,控制颅内压为麻醉理原则,对血压进行控制,开颅时降低,关颅时适当升高,保护脑灌注以及氧供,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5]。丙泊酚是一种具有起效迅速、可控性好、镇静作用强等特點的麻醉药物,为临床的麻醉中的常用的药物,但由于基本不具备镇痛作用,因此在麻醉中通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进行联合,起到有效的麻醉效果。其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都有着较好的镇痛效果[6]。但是阿片类药物使用会影响病人的意识、呼吸和瞳孔变化[7]。

在临床的应用中,舒芬太尼存在镇痛作用强、半衰期及苏醒时间较短、依赖肝脏代谢等情况,在进行麻醉后易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手术和术后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同样的状态下,瑞芬太尼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此种药物为一种肝外代谢的药物,可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并发症的情况会有所降低,同时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也较小,更具有安全性,但是瑞芬太尼可能会增加术后疼痛反应,联合舒芬太尼使用减少其不良反应。

在本次的研究中,在术前收缩压无差异性的条件下,进行两组麻醉方式的对比。可观察到,在术中收缩压的比较中,观察组的波动更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意识状况恢复时间也均更早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中。观察組的观测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更低的趋势。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的手术麻醉中,选择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稳定患者的血压,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进而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鹏,武红会,田环环,等. 自发性脑出血术中不同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01):78-80.

[2] 陈仁军,沈学用,倪辉,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各自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8):1041-1047.

[3]孟艳举,王路,王献清,等.青年自发脑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6):490-492.

[4]韩佩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开颅手术的麻醉与脑保护59例[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116-117.

[5]王宁,刘鹏,崔修德.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脑出血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6):851-853.

[6] 吴敬伦,罗江兵,马悦嫦,杨本生. 脑出血后甘露醇应用时机对血肿扩大的影响[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3):358-359.

[7]马钰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状况和镇痛治疗的研究 [D].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2006年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丙泊酚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