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2021-08-23 18:51张卫芳李剑锋钟景兴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肺功能

张卫芳 李剑锋 钟景兴

摘要: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7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38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总体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前FEV1、FVC指标对比(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指标均较参照组高;治疗总有效率94.74%较参照组的73.68%高,各组对比(P<0.05)。结论:在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行无创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病患肺功能,提升临床总体疗效。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功能;总体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31-01

在呼吸系统类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常见,该疾病简称慢阻肺,主要因呼吸道長期受炎症侵袭致使肺部功能受损而致[1]。慢阻肺在病情进展中可引发呼吸衰竭,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将会导致病患死亡。在治疗中仅予以单纯的对症治疗及吸氧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快速改善机体通气情况,同时还能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2]。为进一步提升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病患7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8至82岁(63.7±4.9)岁;病程2至8年(4.1±1.4)年。研究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8至83岁(64.2±5.1)岁;病程2至8年(4.4±1.2)年。入选标准:均达到(慢阻肺)呼吸衰竭确诊标准[2];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剔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各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即予以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度,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及使用氧气管吸氧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体方法为:将氧气面罩覆盖于病患口鼻处,连接呼吸机,设置给氧频率:14次/min,呼气压力:4cmH2O,吸气压力:8cmH2O,氧浓度:50%。密切观察病患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病情得到缓解者适当降低以上参数,对病情未见缓解者可适当增加上述参数,以确保其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2]。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总体疗效。肺功能:主要评价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疗效分为显效:病患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病患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功能指标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标准;无效:病情未见改善,或是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各组治疗前FEV1、FVC指标对比(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指标均较参照组高(P<0.05),如表1。

2.2 对比各组总体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较参照组的73.68%高(P<0.05),如表2。

3 讨论

重症慢阻肺在病情进展中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呼吸衰竭就是比较常见的,临床对于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多予以解痉平喘、抗感染、改善通气等来缓解病患临床症状,当中良好的通气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有效的通气可增加肺部摄氧量,防止器官缺氧情况,传统方法多通过雾化治疗、低流量吸氧等方式来改善病患通气,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患临床症状,但效果并不理想;采用有创通气虽能快速缓解病患呼吸状态,但具有相应的创伤性,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可见,在临床治疗中还需探寻既确保疗效,又确保安全性的方法[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正压通气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通气治疗中,有报道称,在重症慢阻肺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此方式可有效提升病患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能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4]。本研究也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指标均较参照组高;治疗总有效率94.74%较参照组的73.68%高,各组对比(P<0.05)。无创正压通气能避免有创通气所带给病患的痛苦,其具有无创、操作便捷、疗效佳的优势,不需行气管开及插管操作就能完成通气操作,其通过氧气面罩对病患进行高浓度供氧,在持续供氧过程中可根据病患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氧气参数,从而使病患快速恢复自主呼吸,改善其临床症状,并且能避免对呼吸系统的损伤,进而提升肺功能,确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行无创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病患肺功能,提升临床总体疗效。

参考文献:

[1]赵慧阳.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9.

[2]彭广会.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60-62.

[3]刘书明,尹文玲.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5):129-130.

猜你喜欢
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