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期间突发急性肺栓塞高危因素分析

2021-08-23 18:55易凡俨陈堂斌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危因素骨科手术

易凡俨 陈堂斌

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过程中突发急性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2020年6月-12月期间5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均突发急性肺栓塞的为实验组,再选择相同时期50例骨科手术麻醉过程中未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为参照组,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方式、手术因素、基础疾病。结果 麻醉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与性别、年龄、手术因素、基础疾病及长骨骨折手术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麻醉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是由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术前要积极预防,一旦发生需及时给予有效处理,以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骨科手术;高危因素;麻醉方式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53-01

肺栓塞是脱落的血栓及其他物质造成肺动脉或其分支堵塞的病理过程,常与其他疾病并发,血管阻塞后发生肺组织坏死称之为肺梗塞[1]。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呕血、发热及剧烈胸痛等症状,发病及死亡率较高。由于该疾病的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呈多样化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时需要特殊的检查技术,使其临床检出率较低,易出现误诊及漏诊等不良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近年来,我国急性肺栓塞的患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发生该疾病的相关报道较少,这可能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关[3]。本文回顾性分析60例骨科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突发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6月-12月期间我院50例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均突发急性肺栓塞为实验组,再选择相同时期的50例骨科麻醉过程中未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为参照组。纳入标准:实验组患者经肺动脉造影、超声心电图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疾病者;精神疾病者;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式、基础疾病、手术因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麻醉过程中突发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过程发生急性肺栓塞与性别、年龄、手术因素、基础疾病、长骨骨折手术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后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其他症状还包括咳嗽、心悸、咯血及胸痛等,病情严重会导致患者猝死[4]。其临床症状与患者心肺功能及栓塞的发生速度等有关。近些年,医学界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学及治疗研究明显增多,但其因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较快,死亡风险较高[5]。因此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得知,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手术因素、性别、年龄及麻醉方式等。由此可见,患者麻醉过程中突发急性肺栓塞是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术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以降低术中不良情况的发生。女性患者身体的雌激素水平较高,易出现栓塞,加上女性平日的运动量较少,长期久坐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中凝血因子出现聚集,进而引起血栓凝结,易导致该病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肺栓塞会发生于任一年龄段,随着年齡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免疫力及抵抗力的降低,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术前长期卧床造成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形成血栓,血流速度的减慢,会对凝血因子及血栓的清除造成影响,使血液变黏稠,因此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是导致急性肺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6]。基础疾病:患者术前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基础疾病会引起血管壁退行性变,血液黏稠,造成血小板与白细胞粘附性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7]。合并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8],患者伴有严重肿瘤者麻醉过程中发生栓塞的风险与无恶性肿瘤的患者相比明显增加,手术对组织及局部血管会造成损伤,会促进凝血因子及炎性物质的释放,增加凝血倾向,血液发生高凝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增加,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功能亢进,肿瘤组织能分泌促凝物质,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因此肿瘤患者在麻醉过程中易发生急性肺栓塞。全麻:麻醉方式也是导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麻会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激活凝血因子,下肢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全麻苏醒后,恢复自主呼吸,气管导管发生改变,腹内压的增加,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长骨骨折:骨折患者大多数均行动不便,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且伴有血管损伤,血管壁不光滑,易导致血栓的形成,骨折会导致骨髓内的脂肪进入血液中进而促进脂肪栓的形成[9]。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急性肺栓塞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对高危患者采取抬高患肢,对其实施按摩等方式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给予患者抗凝治疗,麻醉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并适当进行血液稀释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在麻醉的过程中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肺栓塞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包括气管插管及镇静,并给予吸氧,术前要积极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生要给予正确的处理,以降低死亡风险[10]。

综上所述,麻醉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栓塞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因素及长骨骨折手术存在相关性,因此,术前要加强监测,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早期诊断及给予有效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余杰,道寿丽,刘艳,等. 老年妇科肿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长期预后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0,25(6):555-558.

[2]陈维,樊晶,艾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29(2):142-146.

[3]陈剑波,杨红忠. VTE危险因素的育龄期妇女发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5例诊治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8,23(4):767-768,771.

[4]李菲,唐笑先,师建强,等.不同类型急性肺栓塞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胸部继发改变的CT肺动脉成像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52(1):9-14.

[5]陈建军,汪雁博,范卫泽,等. 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和正五聚蛋白3在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7):4164-4167.

[6]郭璐,杨阳,蒋红丽,等.血小板增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低危肺栓塞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8,17(1):20-26.

[7]陈芳玮,梁彦超,廖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及其合并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0,37(11):1071-1074.

[8]朱德才,秦锤雷,荣令,等;依诺肝素联合华法林对中低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8):933-937..

[9]陈莹,林万里,王茂生,等.;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后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7):516-519.

[10]武红莉,田瑞雪,叶青,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2):251-254.

猜你喜欢
高危因素骨科手术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骨科手术后镇痛的联合用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