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手术中的应用

2021-08-23 19:19林震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伤微创

林震宇

摘要:目的 主要为分析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经过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30例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依次给予传统开胸手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针对手术各项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均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且少,和参照组具有鲜明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P<0.05,其中,实验组高出参照组20.00%。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并且有效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创伤;微创;慢性结合包裹性脓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60-01

慢性结合包裹性脓胸为结核患者延误了疾病治疗的严重并发症,结核性脓胸常来源于结核性胸膜炎,因急性渗出期治疗措施欠佳,致使胸膜腔积液局限、迁延、包裹所造成,该类患者治疗较为困难,药物难以治愈,并且极易复发,主要常见原因是存在残腔[1]。故选取恰当的外科治疗手段与时机为治疗的关键。目前對于该病治疗方式众多,比如,显示胸腔镜包裹性脓胸引流及纤维膜剥脱、胸腔纤维板剥脱术、纤维板剥脱术等[2-3]。随着胸腔镜手术的不断改进与手术技术的成熟,将微创治疗用于慢性结合包裹性脓胸治疗中,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对本次研究目的了解,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血液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其中,参照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1~57岁,平均(39.20±1.47)岁,实验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2~57岁,平均(39.24±1.61)岁,两组纳入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开胸手术,术前应用B超定位标记出病灶脓腔的范围,常规后外侧开胸,从脓腔范围上缘肋间进胸,游离增厚壁层胸膜,分离间隙,开胸器撑开肋骨,之后穿刺抽吸脓液,定位病灶与留取标本,吸尽脓液并用刮除肉芽组织,随后使用碘伏纱布擦拭脓腔。应用电刀打开增厚脏层胸膜将肺组织暴露,若脏层胸膜与肺粘连紧密致完全剥离困难,用尖刀作十字切口使肺组织尽量复张。之后缝合和常规留置引流管。

实验组给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全身麻醉后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取健侧卧位。在腋前线、腋后线间沿着肋间隙切开,主要依据术前通过B超检查、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所见结果确定位置。再依据上述定位取第5、6或第7肋间做一切口,约4cm小切口作为基本操作口,另外,术中视需要决定是否进一步延长或加辅助孔。于胸大肌后缘和背阔肌前缘之间沿前锯肌纤维分开,单侧肺通气后切开肋间肌及壁层胸膜进入胸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检查指标。

(1)患者经治疗后不适症状均消失,未见全身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示肺组织完全复张,胸膜未见或仅有轻微增厚,即为显效;有效则指经治疗后肺复张功能基本恢复,但仍存在复张不全症状;手术后各类不适症状均未得到改善,即为无效。

(2)各项手术指标含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文章所得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均较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且少,和参照组具有鲜明差异(P<0.05),见表1:

2.2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P<0.05,其中,实验组高出参照组20.00%,见表2:

3 讨论

结核性脓胸多来源结核性胸膜炎急性渗出期,因忽略了积极抽胸腔积液这一措施,再者因耐药结合杆菌感染者过多,长期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导致病情进展播散至胸膜与肺部空洞破溃污染胸腔而致[4]。临床主要以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为首选方法,并且无论是常规胸外科切口还是采用胸腔镜行微创手术,既能有效解决纤维板对肺组织的束缚,又恢复了胸廓和膈肌运动,同时对肺功能改善也有重要作用[5]。

王成[6]通过对164例患者通过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经一次手术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可见对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的行使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文章依据上述优势现将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开胸手术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效果,本文所实施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是将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小切口开胸术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更易完成胸膜剥脱术,主要在胸腔镜辅助下做一个肋间小切口[7]。该手术开口小,缩短了开关胸时间,并在分离胸腔致密粘连时可于直视下完成手术,并且可完成死角位置的操作,相比传统手术,其盲区、死角暴露更为充分,由于手术视野好故手术操作精确无误。另外,其避免了常规开胸对背阔肌、前锯肌等肌群的损伤,保持了胸壁肌肉的完整性,同时克服了开胸手术带来的损伤和肩关节活动障碍等缺点[8]。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虽可导致肋骨牵开程度受限,但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程度更好。由本研究结果可知,通过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100.00%,相比传统开胸手术显著较优,另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且少,和参照组具有鲜明对比(P<0.05)。

综上所述,证实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可行性,并且对患者造成伤害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永.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2):181-182.

[2] 陈颖苇,张正,廖永德,等. 带血管蒂肌瓣填充残腔治疗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的探讨[J].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0):1835-1837.

[3] 冯勇,梁洪斌,丁卫忠. 慢性巨大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治疗方式探讨[J].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8,7(4):305-310.

[4] 高华,孟景玲,张晓英,等. 慢性结核性包裹性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的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104-105.

[5] 和进堂. CT定位下行局限性结核性脓胸胸膜外定点清除术的疗效分析[J].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7,6(4):345-347.

[6] 王成,金锋.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慢性包裹性结核性脓胸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2):1267-1270.

[7]LIU, ZHAO, CAO, SIZHE, ZHU, CHANGSH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Thoracoscopic Hybri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II Tuberculous Empyema[J]. Annals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s of Asia,2015,21(6):523-528.

[8] 石锦辉.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早期干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3,34(25):5169-5170.

猜你喜欢
创伤微创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微创拔牙术对下颌复杂阻生齿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低位窦道伤口2例治疗经验及文献复习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浅析《仪式》中塔尤创伤的根源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胰腺微创手术,第二天可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