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1-08-23 19:23吴臻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小儿肺炎治疗效果

吴臻

摘要: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鹽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68例(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小儿肺炎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34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B组(34例)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麻杏石甘汤;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71-01

小儿肺炎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是由病原体等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进而使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中医将其称为肺热喘嗽,而中医诊断此类疾病的依据为:(1)发病较急,病情较轻的患者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3)初生儿患有此类疾病时,常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可无上述典型证候,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经研究发现,对小儿肺炎患者,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盐酸氨溴索,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实施方法和结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患者开展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法将68例患者分为A组34例,男16/女18,年龄2~7岁,平均年龄(3.57±2.24)岁;B组34例,男15/女19,年龄2~7岁,平均年龄(3.42±2.27)岁。组间资料对比无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3]:(1)经医学检查为小儿肺炎患者。(2)生命体征稳定。(3)向家属说明情况,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4]:(1)伴有其他内脏疾病的患者,例如心、肝、肾等。(2)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存在用药禁忌及过敏反应的患者。(3)不配合此次研究及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A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54)配入100ml,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其中盐酸氨溴索的用量为:6岁以上儿童:每日2~3次,每次15mg。2~6岁儿童:每天3次,每次7.5mg,2岁以下儿童:每天2次,每次5mg,且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当的增减药量。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其药物主要成分为:麻黄(去节)9g,杏仁(去皮尖)9g,甘草(炙)6g,石膏(碎,锦裹)18g。使用方法为:每天1剂,分二次,早晚用沸水调冲后服用。以及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的进行加减治疗。例如: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则可在上述的组方中加入瓜蒌、贝母、黄芩等进行治疗。而对于肺热严重的患者,则可在上述的组方中加入炙桑皮、芦根、知母等进行治疗等。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炎症反应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软件SPSS25.0为工具,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行2检验,(n,%)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护理前,B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为(11.33±1.24)×10mg/L,(10.27±3.07)mg/L,(9.56±2.19)ng/mL,A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为(11.37±1.13)×10g/L,(10.24±3.01)mg/L,(9.54±2.18)ng/mL,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炎症反应指标均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为(6.27±0.15)×10g/L,(6.12±2.07)mg/L,(2.27±0.28)ng/mL,A 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为(8.71±0.31)×10g/L,(7.92±2.27)mg/L,(4.28±1.29)ng/mL,B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比较

护理后,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64%(25/31),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多发的疾病,是指发生在小儿肺部的感染性疾病。而诱发此类疾病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空气污染、被动吸烟)、个人因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非母乳喂养)、疾病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原发免疫缺陷病、佝偻病)[4],不仅如此临床上还将其分为急性肺炎和慢性肺炎以及迁延性肺炎等,而在患有此类疾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而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而盐酸氨溴索做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呼吸液的分泌,和纤毛运动等,进而起到溶解黏痰和润滑呼吸道的作用。但是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极易导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不理想,进而导致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不佳,因此为有效改善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对患者联合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

麻杏石甘汤加减中,麻黄具有宣肺泄热的功效,杏仁具有降肺气的作用,炙甘草具有益气和中的作用,而石膏具有调和温寒的作用,从而使此方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且中药治疗比较温和,安全性高,不仅如此通过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经联合用药治疗后,且炎症反应指标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二者联合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身体恢复,以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虽然小儿肺炎是一种多发的疾病,且在患病后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但是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其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利华, 马静.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5):263.

[2]施跃兰. 观察采取中医麻杏石甘汤联合苇茎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J]. 人人健康, 2019, No.495(10):133-133.

[3]周玲芳, 杨子珍, 解玉.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3):115.

[4]王君梅. 麻杏石甘汤内服外敷在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咳嗽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028(017):3203-3204.

猜你喜欢
盐酸氨溴索小儿肺炎治疗效果
复方丁香开胃贴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观察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