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1-08-23 19:54林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林琳

摘要:目的分析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6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作为参照组,于2020年1月-6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团队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比较护理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较好且各科室对实验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该科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满意度。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团队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217-01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为各个科室提供无菌物品、敷料及医疗用品等,该科室是预防及降低院内感染疾病发生的重要科室[1]。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加上该科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要面对环境污染、疾病污染及意外等危害的影响,易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及生理负担,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导致在护理管理中出现忽视细节,使护理质量降低,对该科室管理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2]。因此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及确保患者的安全意义重大[3]。本文分析在该科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1月-6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参照组,于2020年1月-6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参照组有10名工作人员均为女性,年龄32-45岁,平均(38.23±2.26)歲,学历:本科5名,大专3名,中专2名;实验组有10名工作人员均为女性,年龄33-46岁,平均(38.26±2.28)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2名,中专2名。两组一般资料一致,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据科室的规章制度及要求对污染的医疗器械实施清洁、消毒及灭菌等,由科室负责人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实验组采取团队管理模式,(1)组建管理团队,由科室护士长、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部门及质控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管理团队,熟悉科室的工作流程及质量评价方式,并在研究前开展培训计划,使工作人员能更好的运用消毒供应的相关知识及技能;(2)确定主体并分析存在的风险,本次研究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为主体,并查阅相关资料及以往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团队成员集中讨论的方式,从人员、技术、危险品管理及无法控制的因素等方式予以分析,人员因素主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技术能力、工作量及状态等,技术因素:考虑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维修等情况;危险品管理:危险性较高的污染物品的回收及清洁消毒灭菌等;不可控因素主要考虑物资的供应中断、可能出现的医疗冲突及法律纠纷等;(3)优化策略,对于该科室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优化,①故障设备未及时维修养护,需记录仪器的保修时长并查看维修的情况,对设备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相关管理人员需登陆仪器保修平台查看设备的维护情况及各个科室所反馈的信息,加强仪器的检修维护工作,及时将受损零件更换,确保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行;②清洗质量不合格,规范器械清洗流程,将常规器械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仪器实施清洗,对于腹腔镜等贵重器械采用手工清洗,充分拆开并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以避免污染物体的残留,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科室护士长要不定期的抽查器械的清洗质量;③灭菌质量不合格,首先检查蒸汽发生器的运行情况,查看压力表及管道阀门有无异常情况,若出现故障需及时进行保修,每日工作结束后需将排水阀打开进行排污处理。后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规范灭菌操作流程,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科室护士长需加强监督管理,不定期对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检查;④环境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各个区域均建立达标标准,地面每日均需要清洁,机台、地面等均需选择适应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处理,并定期开展卫生检查;⑤物品管理,对辅助材料需要规范消毒,灭菌,做到一用一处理,对使用频率较低的器材,在清洗完成后单独存放并进行纸塑包装,灭菌并做好标识,标明时间、效期及责任人等。

1.3 观察指标

(1)根据本院自拟护理质量评分表评估护理质量,每项总分均为1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选择我院32个科室,总分为100分,分值与科室满意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质量

实验组护理质量较好,P<0.05,见表1。

2.2 比较科室满意度

各科室对实验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器械清洁效果有直接联系,医院若能合理控制这方面的风险,则会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从而能确保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4]。因此需加强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管理,采取科学的评估方式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施改进,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5]。

本次研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得到较好的效果,可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且能提高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团队管理模式是通过分析以往该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医院的影响,通过经验总结及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团队的讨论,从各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6]。该种管理模式能使护理人员能更深刻的认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护理计划改进提供科学指导。本次研究通过对仪器设备保养不及时、清洗质量不达标及灭菌效果不合格等问题实施改进,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能使清洁质量提高,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发生,同时对设备的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清洗工作的有序进行[7]。加强清洗步骤及护理操作,对复杂的器械进行手工清洗,避免管腔内有污物残留,同时需加强安全检查流程,加强设备的养护。此外加强环境管理及物品管理,能确保消毒供应室环境卫生达标,确保消毒及灭菌工作的质量,从而能有效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得到较好的效果,可使护理质量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提高,从而使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薛丽,张辉.品管圈在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2):399-401.

[2]钟桂萍.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8):1124-1126.

[3]王海莹,刘历夏,樊华,等.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精密仪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160-162.

[4]梅晖.护理安全管理在提升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18,42(11):1407-1408.

[5]刘淑华,桑艳艳.持续质量改进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70-72.

[6]潘文慧.全程质量管控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3):389-391.

[7]王翠肖.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6):117-119.

猜你喜欢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在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的效果分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