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08-23 21:19李子欢韦静娴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精神科对策

李子欢 韦静娴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抑郁症病区、睡眠障碍病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病区)发生的30例不良事件做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资料类别进行归纳汇总。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结果:从护理级别来看,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Ⅱ级的护理级别中,占总发生事件的66.67%,Ⅰ级占33.33%;从定性来看,不良事件主要为意外事件,占总发生事件的83.33%。护理缺点最少,占6.67%。从类别来看,精神科开放性病房不良事件主要为自杀、自伤,占总发生事件的46.67%。压疮及家庭暴力占比最小,均占总发生事件的3.33%。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管理不足、家属及陪护人员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受精神疾病症状影响。可以从满足患者需求、给予陪护人员培训、改善基础设施、保证患者安全四个方面出发,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关键词:不良事件;开放式病房;精神科;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55-01

随着近几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性化护理的倡导,精神科病房管理模式从过去的只是封闭式,到现在出现了更加人性化的开放式病房。开放式病房的优点在于患者可以拥有一个较大范围的活动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但有优势必然也有劣势,开放式病房是很自由,但也会出现一些自伤、自杀、出走等不良事件。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理应寻找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对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的不良事件做了回顾性分析,分析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不良事件均为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的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年龄在13-60岁,其中男患者6 例,女患者24 例。

1.2方法

笔者使用Excel表格进行登记。将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的30例不良事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资料类别进行归纳汇总。依照归纳汇总结果,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2结果

2.1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开放性病房不良事件护理级别及定性如表1。从护理级别来看,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Ⅱ级的护理级别中,占总发生事件的66.67%,Ⅰ级占33.33%;从定性来看,不良事件主要为意外事件,占总发生事件的83.33%。护理缺点最少,占6.67%。

2.2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开放性病房发生不良事件类别如表2。从类别来看,精神科开放性病房不良事件主要为自杀、自伤,占总发生事件的46.67%。压疮及家庭暴力占比最小,均占总发生事件的3.33%。

3讨论

3.1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3.1.1 护理人员管理不足

开放式病房管理过程有陪护,患者每日24小时都可以随意出入病房,并且不用穿患者服。中午与晚上这两个时间段只有两名值班护士,所以患者在这两个时间段出走时很难被发现[1]。本组病例中有患者在护士不注意的间隙自伤、出走、偷服药物,也有患者家属私自带患者回家。因此,护理人员在开放式病房中的监护作用相当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监护患者的行为,还要监督患者家属的陪护行为,以最大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3.1.2 家属及陪护人员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很多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没有一个健全的精神病相关知识系统,当患者处于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时家属就认为患者康复了,允许患者自由活动,甚至未经医护人员允许,私自带患者回家,却不清楚患者可能对病情故意隐瞒,也可能突然出现幻觉妄想,以至于发生不良事件[2]。本组病例中就有患者家属因精神疾病相關知识缺乏,擅自带患者回家,患者回家后,与父母亲发生争吵,导致患者情绪失控,在家持刀割腕自弃。也有患者与家人自行外出吃饭,在外出吃饭期间,因自己点多两个菜,母亲言语责骂,趁家人不注意,自行服用盐酸地芬尼多片48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8片自弃。

3.1.3 受精神疾病症状影响

精神症状出现时患者一般会失去辨认力与控制力,促使不良事件的发生[3]。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发生时患者大多处于疾病状态下,受精神症状的影响而发生外走、自杀、自伤等不良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本组患者中就有患者因为精神症状影响,而采用修眉刀划伤手腕、偷服药品、用头撞墙等方式,发生自杀、自伤等不良事件。

3.2 护理对策

3.2.1 满足患者需求

事实上,虽然精神疾病患者有一定的病态情感、思维及行为,但同时他们也具有跟常人差不多的需求、认知,比如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救治与被救治的需求等[4]。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来说,热情的关爱可以有效的对患者不良情绪做到安抚。因此,护理人员给予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时可以尽可能热情、主动的接待患者,给予患者详尽的住院制度、医院环境及病房设施的介绍,引导患者用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讲求说话的艺术,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拥有一个基本的信任,避免与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以降低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

3.2.2 给予陪护人员培训

首先,对陪护人员的技能进行培训,让他们使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引导陪护人员掌握基本的生活护理知识,对精神病患者的重点24小时监护内容、病情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患者没有家属照料时,护士长可以进行推荐之前我院做过陪护考核合格的陪护人员,做到择优录取。聘用之后,护士长采用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陪护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淘汰掉不合格的陪护人员,保证护理质量。其次,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家属住院制度、病房环境、陪护要点以及患者病情特点等方面的宣教[5]。日常护理过程中引导患者家属学会一些日常的护理知识,为患者回归社会及家庭做好准备。最后,护理人员对高危自伤自杀、出走、跌倒等行为患者的家属及陪护人员做好教育,让他们对其重点监护,让患者一直在其家属或陪护人员的视野范围内活动。

3.2.3 改善基礎设施

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患者的关注也逐渐全方位,不仅对患者的感受给予了关注,还对住院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式病房的设立,患者可以自由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帮助患者做到安心修养。同时,开放式病房的设立,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可以有效的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6-7]。但不可否认,开放式病房的设立在产生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劣势,比如开放式病房患者出走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劝导重症精神病患者住封闭性病房,待病情控制后住开放式病房,做好患者家属的劝解工作,做到信息互通,同时让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为保护患者安全,减少患者外出,若患者暂时没有陪护,则给予其特殊的配饰,禁止外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3.2.4 保证患者安全

护理人员在患者刚入院时就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首次全面评估,高危风险的项目进行每日评估,在院患者每周进行护理风险,针对性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精神症状进行仔细甄别,一旦发现有出现不良事件的征兆就给予科学的干预。若患者有攻击行为,那护理人员不可独自面对患者,同时接触时应该合理组织语言,对患者言语、行为中暗示的信息准确捕捉。对有自杀、自伤、出走等行为的患者重点监护,对其的心理动态准确揣摩,给予患者言语、行为上的鼓励,帮助患者的心理冲突得以缓解,拥有健康的行为模式。精神疾病患者主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是否及时、准确的服用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督促患者用药时确保患者准确服下药品[8]。同时,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拥有预见性,对患者的病情准确评估、对患者的言行密切观察,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秀琼,周丽,郭建梅.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J].护理学报,2018,14(10):34-35.

[2]张雁文,刘惠英,丘东友,等.不同管理模式对精神病院护士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8,14(6):525-526.

[3]成平,崔凤琢,任静,等.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里健康关系的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19,17(4):187-188.

[4]李玉梅,张秀芹,李遵清.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舒适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8,22(1):63-64.

[5]徐伟琴.精神科家属陪护存在的缺陷和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19,15(2):72-74.

[6]陈玉芳.精神科开放病房的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18,25(4):38-39.

[7]郑春丽.医院病房开放式管理现状分析与护理应对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8,28(3):55-56.

[8]李梅枝,王金爱,谢云菊 . 对开放管理的精神科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J]. 护理管理杂志,2019,6(2):39-40.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精神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