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基础三因学概要

2021-08-23 21:19罗日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探讨

罗日

摘要:藏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藏医的基本理论包括三因学说、人体类型学说、人体解剖及生理、病因学说、疾病分类等内容。在这里概要探讨一下藏医基础——三因学内容。

关键词:藏医基础;探讨;三因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56-01

藏医药学源远流长,与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藏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五行,即:土、水、风、火、空五种元素和人体内在的五行间得以相互平衡才能实现健康。三因学说[1]是指隆、赤巴、培根(音译),汉语有译为“气、胆、痰”者,有译为“气(或风)、火、粘液(或水和土者)”[1]。这三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各有其生理机能。正常情况下,这三者相辅相成、各司其职,使人的身体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健康、平衡与稳定的状态;但是当其中一个要素出现“盛衰”变化,人的身体都会转为病态。

1.隆

“隆”意为风,主呼吸。分成5种:①维命隆。位于头顶部,在喉、咽、胸部运行,司饮食吞咽、呼吸、分泌唾液,能够促进人体五官清明,增强记忆力。②上行隆。位于胸部,在舌、鼻、喉等处运行,其作用是润泽肤色,使发音清晰、振奋精神。③遍行隆。位于心脏,在全身各部位均有运行,可使口鼻开合灵活,四肢能举动,行走屈伸自如,并司理语言和思维。④等火隆。位于胃脘部,在内脏器官运行,能够消化食物,对食物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行区分,促使血液形成。⑤下泄隆。位于肛门,在大肠、膀胱、阴部及大腿内侧运行,主要对女性月经、男性精液以及排泄、分娩等进行管理。

1.1隆-偏盛

则见肤黑,干瘦,喜热,身体颤抖,便秘,腹胀,肠鸣,多语,眩晕,体重减弱,睡眠减少,五官功能减退,识觉不聪等症状。

1.2隆-偏衰

则见精力衰减,无聊话少,身体不适,记忆力衰退及出现培根增盛症状。

1.3隆-紊乱

则见脉象不耐按压,虚而浮且有间歇,小便稀薄清澈,泡沫多,搅动、冷却后基本无变化仍清稀。因隆性主动,故动辄喘甚,且好动善行,神志散乱,注意力不集中,茫然无所向,头晕头痛,甚则昏仆,耳鸣舌燥,舌干糙色红,口感涩味,痛无定处,身打冷颤,活动时背部疼痛,肢体僵直,全身伸缩困难有捆绑感,眼睛有外突感,稍一活动就痛彻全身。汗毛竖立,失眠,呵欠频做,恶寒颤栗,想伸懒腰,无端愤怒,腰胯关节如被杖击般疼痛,后颈窝、前胸、面颊、太阳穴等处感觉刺痛,大椎、百会、檀中等隆穴开张,压之疼痛,恶心干呕,黎明前后咳嗽,吐泡沫状痰液,夜晚腹胀腹鸣,午夜至黎明胃部有饿痛感等症状。

2.赤巴

“赤巴”意为火,主身体之热能。分成5种:①能消赤巴。存在于胃肠,能通过对食物进行分解,对为身体增加热量,并协助其他4种赤巴保持正常的机能。②变色赤巴。存在于肝脏,能够使胆汁、肌肉、血液与骨骼等能够维持自己的颜色。③能作赤巴。主要在心脏中存在,能够起到支配意识,赋予人胆识,让人骄傲并产生欲望等作用。④能视赤巴。位于眼部,使人眼能视物,主司人的视觉,并使人能辨别客观世界的各种颜色。⑤明色赤巴。存在于皮肤,使人的皮肤色泽鲜明而润泽[2]。

2.1赤巴-偏盛

可见大小便色黄、皮肤发黄、巩膜黄染,消化力增强,容易饥渴,体温亦增,少睡失眠,便溏腹泻等症状。

2.2赤巴-偏衰

可见体温下降,肌肤失华,颜色发黑,触之冰冷等症状。

2.3赤巴-紊乱

可见脉象洪大、细数而紧,尿色赤黄,味臭且挥发力强,火热上炎,头痛身热,口感酸苦,舌苔厚而灰黄,鼻腔干燥,目睛赤黄疼痛,痛处不移,夜晚失眠,白昼多眠,痰色赤黄,口有咸味常欲饮,上吐下泻胆汁样或血液样物,易汗臭,颜色赤黄有腐败气味,肿块易迅速溃脓,脓液易感染其它部分机体,正午、夜晚时分食物正消化时,头眼疼痛严重。

3.培根

“培根”意为水和土,主体液。分成5种:①能依培根。存在于胸中,是最重要的一种,能使其他4种培根保持正常,调节全身水分,使其保持适量。②能化培根。存在胃之上部、食物未经消化的部位,主司食物磨碎和腐熟。③能味培根。存在于舌部,主司人的味觉。④能足培根。存在于头部,主司眼睛等器官的发育,也使人的欲望满足和知足。⑤能合培根。存在于所有关节处,主司骨与骨之间相互连接,使之能屈伸自如。

3.1培根-偏盛

可见体温下降,消化不良,身体沉重,神情懈怠,活动艰难,尿色青白,面色毗白,关节松弛,进取心消沉,痰唾增多,嗜睡多眠,呼吸困难等症状。

3.2培根-偏衰

可见因培根所在部位的饮食精微和肌肉等盛衰,影响及头脑,则出现头晕、心颤、关节松弛等症状。

3.3培根-紊乱

可见脉象沉迟,小便色白味淡挥发力小,口臭,味觉不灵,舌苔、齿馥呈灰白色,面部肿胀,痰涕较多,头晕体沉,不思运动,消化力减退,食欲不振,呕吐或下利完谷或粘液状物,腰肾部疼痛,身体浮肿,甲状腺肿大,全身肿胀瘦赘增生,行动迟缓,神志不清晰,嗜睡,倦怠无力,皮肤发痒,四肢僵硬,关节活动不灵便,阴雨天、黄昏、上午进食后,培根病易发作。

4.结论

隆、赤巴、培根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使其成为整体。如果三者不协调,消化吸收就会受阻,以致引发疾病。

5.总论

藏医学作为一种科学文化遗产,不仅为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健康长寿服务,同样也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服务。藏医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具有很大的优点,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不少新思路、新思想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巴桑德吉.浅析藏医"三因学"[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6(3):187-188.

[2]董骞,张硕.三因学说——从藏医看中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5):69-70.

猜你喜欢
探讨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