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分析

2021-08-23 21:19王雪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临床检验分析

王雪艳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提高合格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收集的送检不合格体液标本134例,调查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中送检不及时与容器错误为主要原因(占比20.90%),其次为标本污染(占比16.42%)、药物影响(占比15.67%)。结论: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主要与送检不及时、容器错误因素相关,因此临床采集标本时,应及时送交检验,并选择合适的容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67-01

临床检验在我国是指临床医院实验室或研究所为临床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实验检查、检测工作,可明确得知检查结果,适用于临床疾病诊断[1]。通常是将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通过仪器进行检测的方法,强调检验过程中的检测措施及检测质量,对检测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临床检验标本种类繁多,常采取体液检查[2]。体液标本包括尿液、粪便、痰液、脑脊液、胸腹水及其他穿刺液等,是临床检查最主要也是最有用的手段之一,效果良好,应用范围广[3]。随着医学发展,临床体液标本检验应用广泛,但不可避免会出现送检不合格现象,因送检不合格原因众多,对此,本研究针对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收集的送检不合格体液标本1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标本来源:男79例,女55例;年龄20~78岁,平均(58.72±2.34)岁;尿液标本56例,粪便22例,痰液18例、脑脊液8例、胸腹水10例、阴道分泌物12例、精液5例、前列腺3例。

1.2 方法

(1)标本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前1天,根据需要采集标本要求,告知患者进行合理准备。(2)尿液标本:包括尿常规,以随机尿多见,留取中段尿;标本量一般为5ml以上,应在1h内送检;尿细菌培养,采集前,应清洁采集部位,进行标记,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常采集中段尿或耻骨上穿刺尿;24h尿蛋白检查,采集24h尿,即患者在一次性排空膀胱后的24h内的全部尿液;记录尿量后,取10ml送检,该项目采集患者应在检验部门领取5~10ml甲苯,避免尿液中的细菌代谢,影响检测结果。(3)粪便:采集患者新鲜粪便中带有黏液或脓血等现象的异常部分,常规采集量为3~5g,应在1h内送检。(4)痰液:患者采集标本前应漱口,深咳后取清晨第一口痰;细菌培养患者应注意无菌操作。(5)脑脊液:取3个无菌试管,第一个为病原生物学检查;第二个化学、免疫学检查;第三个病理、细胞学检查;每个试管采集1~2ml标本,无菌操作。(6)胸腹水:进行穿刺,取中段标本。(7)阴道分泌物:由妇产科医生采集,患者在采集标本前24h,禁止性交、盆浴、阴道上药或灌洗等。(8)精液:患者在采集前3~5天应禁欲,采集前,排净尿液,收集一次性射出的全部精液,放入干净、干燥容器内;应在1h内保温送检,温度应在20~40℃之间,以免影响精子活动。(9)前列腺:采集前,排空膀胱,清洗尿道外口,无菌操作,包皮上翻,防止载玻片触碰尿道口,造成污染,压迫前列腺体进行采取。(10)对检查标本应按照规定及时送检,仔细检查及核对,分析不合格标本出现原因。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不合格标本占比,观察各体液标本的不合格例数。

(2)分析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4],观察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容器错误、标本凝固、药物影响、采集量不够等原因对不合格率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不合格标本占比

不合格标本中,尿液所占比例(35.82%)最高,其次为痰液(13.4%)、粪便(12.69%),见表1。

2.2 分析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

总结分析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包括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容器错误、标本凝固、药物影响、采集量不够,其中送检不及时与容器错误为主要原因,其次为标本污染、药物影响,见表2。

3 讨论

临床检验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上的连接学科,由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组成,是医疗卫生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检验医学为基础实施,多学科相互配合进行的综合性应用[5]。

临床标本送检时,常会产生不合格现象,对此,应及时寻找原因,积极干预。检验标本的質量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作用,是检查质量的有效指标,起决定性作用[6]。体液检查种类多样,尿液、粪便、痰液、脑脊液、胸腹水、前列腺等标本均属于体液检查,在临床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应严格按照体液标本采集规范采集标本,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7]。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表明,不合格检验标本中送检不及时、容器错误是主要原因,其次为标本污染、药物影响、采集量不合格、标本凝固。标本被污染,标本采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处理存放,或标本送检中被其他物质污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容器不合格,主要是指体液标本检验中,很多标本需要盛装在特定容器中才能复合检验要求,一些医护人员采集标本时,因盛装容器错误不符合检验标本,而影响检验结果。标本送检不及时:最常见于尿液、粪便标本中,标本采集后未及时将其送交检验,标本性状暴露在空气中而发生改变,而影响检验结果。标本受药物影响:采集标本前,未了解患者用药史,及最后用药情况,标本容易受到药物影响,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标本凝固:标本采集后,未进行妥善存储,导致标本凝固,或需要添加抗凝剂标本未及时添加,而导致标本性状发生不变化,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临床可针对性改善:选择合适的盛装容器,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防止反复应用增加清洁工作;严格控制标本采集量,严格遵医嘱执行采集标本;避免标本之间污染,遵照无菌操作要求取液,于标本存储过程中严格把控微生物培养,杜绝污染可能性;避免药物相互影响:采集标本前,询问患者用药史与最近用药情况,在保证身体情况允许情况下采集标本。及时送交检验:安排专人负责送交检验,妥善收集与贮存标本,根据标本性状不同分类保存。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提高临床标本采集质量,提高送检合格率。

参考文献:

[1]郭新宇、阿米娜·卡德尔. 医学计量如何为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J]. 中国检验检测, 2020, 28(06):26+98.

[2]汤丽. 临床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58-60.

[3]向小红[1], 吴勇[1]. 临床血液体液室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 008(002):127-128.

[4]杨辉.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12):161-163.

[5]黎英,包玲,栗正,雷琴.检验体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177-178.

[6]陈立华, 魏移娟. 探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改善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 021(010):253-254.

[7]更藏达杰.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与建议[J]. 人人健康, 2019(9):263-263.

猜你喜欢
临床检验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检验探讨
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