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将热血沃中华

2021-08-24 02:25周莲珊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1年8期
关键词:赵一曼抗联敌人

周莲珊

七彩童年

1905年10月25日,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白杨嘴村黎明前的寂静。在川南乡村医生李鸿绪的家里,诞生了一个新生命!这个在夜色氤氲中诞生的孩子乳名叫淑端,她就是后来的女英雄赵一曼!

这个叫白杨嘴的小村子,却没有一棵白杨树,环抱村庄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竹林。竹林深处是鸟儿们的世界,竹林外则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赵一曼要上学了,父亲给她取了个学名叫李坤泰。

赵一曼8岁时,父亲为了家里的孩子能有文化,就聘请私塾先生,在家中开设私塾学堂。在农村的田野里跑惯也跑野了的赵一曼,怎么能习惯坐在硬板凳上学习呢?她认为大自然才是她最好的教室,因为她的性格就是好动、好玩。私塾里的规矩太多了!两只手要背在身后,嘴里要大声朗读《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这些文字在赵一曼的眼里是那样古板,没有丝毫活力。

赵一曼像一个男孩子,常常从村里的桑树上采摘桑叶,用一个小盒子偷偷地养蚕。她还时常跑到学堂外的草地上,捉来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放在小盒子里养着。

一天,先生正领着大家背诵《三字经》,突然,赵一曼的书桌里传出一声声知了的叫声。这一次,赵一曼被先生抓了个正着。先生没收了她的知了,又要没收她养的蚕和蝴蝶。她的心爱之物就要全军覆灭了!趁先生弯腰之际,赵一曼把一只螳螂扔到了先生的脖子里……

这下子可闯大祸了!

先生拿起戒尺,让赵一曼伸出一双小手,狠狠地用戒尺打了几下。赵一曼感觉自己的小手掌火辣辣的痛,一串串晶莹的泪珠儿从她的双眸里滚落下来。

生离死别

1930年夏,赵一曼抱着一岁多的儿子宁儿去汉口。她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到照相馆拍一张母子合影。一是这张合影要寄给远在莫斯科的丈夫陈达邦,他还没见过儿子一面;二是要给将来长大的宁儿留一个念想,妈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者、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

三天后,赵一曼抱着宁儿拍的那张母子合影冲洗出来了。照片中的赵一曼抱着宁儿,是那么端庄,那么美丽,那么年轻。

照片洗了三张,赵一曼选出一张最喜欢的,夹在写给丈夫陈达邦的一封信里寄了出去。

赵一曼写给丈夫的信,是用一截铅笔头写的,信中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句话:“达邦!别离太久,想念很深,你的儿子诞生了!我给儿子起名叫‘宁儿……我一切都好。不必挂念,望你珍重。”

给丈夫的信寄走了,同时,也寄去了赵一曼母子对亲人的思念。

赵一曼决定把孩子暂时送到堂兄那寄养。安置好孩子,她也好全身心地为党工作。她常说:“我为了党,为了革命,可以随时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可是,这次离别竟成了生离死别,从此,赵一曼再也没见过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直到壮烈牺牲;而她的宁儿也没再见过自己的母亲……

密林鏖战

1935年11月14日,赵一曼任政委的抗联第二团团长。50多名戰士奉命来到一个叫安山屯的地方狙击、牵制进山“扫荡”的日军。

第二天一早,由于混在群众中的反革命分子告密,敌人立即调集兵力前来围攻赵一曼所在的抗联部队。

赵一曼发现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围攻过来后,率领部队立即撤离到密林深处,构筑狙击阵地。等敌人靠近抗日游击队的阵地,战士们以少对多,以一顶十,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斗打响之后,阵地上炮声隆隆,枪声阵阵,到处硝烟弥漫,弹雨纷飞。森林里树木横飞,荒草燃起熊熊大火。战斗十分惨烈。

抗日游击队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相比,人少且弹药不足,但是,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英勇顽强,以一当十,以十顶百,表现出了无比顽强的精神和毅力。

在赵一曼的指挥下,游击队一连打退了敌人从几个方向来的数次猛攻,敌军未能前进一步。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日军发起了第6次进攻。日本鬼子兵和伪警察一边开枪射击,一边从山下慢慢地向山上爬。那些鬼子兵端着刺刀,面目狰狞,穷凶极恶。赵一曼战斗到最后一刻,子弹打完了,便徒手相搏……

英勇就义

赵一曼身负重伤,昏迷被俘。被俘以后,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的侵略行为。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全副武装的伪警察押上了回珠河的火车。

赵一曼知道自己这一次肯定凶多吉少,她不禁想起远在四川的姐姐弟弟、上海的同志好友、异国他乡的丈夫,还有寄养在汉口堂哥家7岁的儿子。

在火车上,赵一曼向押送她的伪警察要来一张纸和一截铅笔,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赵一曼写完遗书,交给押解她的伪警察。伪警察把赵一曼写的遗书作为证据放进公文袋里。

敌人用马车拉着赵一曼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企图以此来恐吓抗联战士和抗联家属。

赵一曼一路走,一路宣讲。敌人担心她的演讲会激发当地群众的抗日情绪,几次用枪托打她的嘴巴。

到了珠河县小北门外敌人预先准备好的刑场,赵一曼昂首挺胸,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视死如归。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敌人向她开枪射击。在瑟瑟秋风中,年仅31岁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轰然倒下,但她的精神永远屹立,正如她所写的一首诗《滨江述怀》: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猜你喜欢
赵一曼抗联敌人
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赵一曼:用“红枪白马”书写抗日传奇
推荐书目《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致敬钢铁女战士:赵一曼鲜为人知的原名曝光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抗联英雄赵尚志
赵一曼(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