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医院2020年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与评价

2021-08-31 06:57陈玉婷
医药前沿 2021年19期
关键词:禁忌症胶体不合理

陈玉婷

(肥西县中医院药剂科 安徽 合肥 231200)

人血白蛋白具有增加血容量、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转运有毒物质和提供营养等作用。由于人血白蛋白适应症宽泛,目前国内没有针对性的指南和共识,导致临床使用存在很多误区,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另外,人血白蛋白价格昂贵,由于血浆原料的局限性,还经常缺货、断货。规范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可有助于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20年度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医嘱处方进行专项点评,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调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历,共计136份。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病历号、科室、性别、年龄、用药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Serum albumin,ALB)、临床诊断及用药原因、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

1.2 研究方法

参考人血白蛋白说明书、《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1]、《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中《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2]、《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3]等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院的人血白蛋白医嘱点评标准,见表1。

表1 人血白蛋白医嘱点评标准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 s)表示。

2.结果与讨论

2.1 基本情况

经统计,136名患者中,男性77例,女性59例,年龄29~98岁,平均年龄(65±13.22)岁。涉及4个科室,使用量排名前3的科室分别为骨科(44.91%)、普外科(35.33%)和大内科(18.46%),人均使用量为63.21 g,使用疗程为1~18 d,平均 5.26 d。

2.2 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

136份病例中,有9例(6.62%)使用人血白蛋白前未查血清白蛋白浓度,用药前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布,见表2。

表2 患者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n(%)]

国内人血白蛋白说明书、《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中均指出其适应证之一为防治低蛋白血症,但并未明确规定低蛋白血症的具体应用目标值,这一笼统的表述导致人血白蛋白的不合理使用。而《美国医学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中未有这一适应症,但指出在肝脏移植符合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时可使用。临床使用人血白蛋白的重要参考指标是血清白蛋白浓度,依据我院制定的人血白蛋白医嘱点评标准,符合适应症、无禁忌症、用药前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为合理;不符合适应症、有禁忌症或用药前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为不合理。

2.3 用药原因

根据临床诊断、相关检查及病程记录资料,对136份病例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理由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

表3 人血白蛋白用药原因[n(%)]

通过表2可以发现,我院人血白蛋白用药原因不符合点评标准的主要为术后营养支持,占比达34%。《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需要营养干预的患者,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外源性白蛋白输入人体后,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才能被机体利用,生理状态下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19天,病理状态下仍需5~11天,所以静脉输入白蛋白不会很快被分解利用,且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和异亮氨酸[4]。

我国临床使用人血白蛋白的重要参考指标为血清ALB≤25 g/L[5]。表2显示,仅13例(9.56%)患者在用药前血清ALB≤25 g/L,说明医师对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指征把握不准确。当血清ALB≤25 g/L时,可以根据病情给予输入人血白蛋白;对于血清ALB>25 g/L,且不伴有水肿、急性低血压等症状者,不建议首选人血白蛋白治疗,应给予规范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6],若给予充分营养支持后,患者血清ALB仍<30 g/L,可考虑输注适量的人血白蛋白。

2.4 用法用量

136份病例中单次使用剂量为5~20 g,一日使用频次以qd为主,bid比例较低,一日总量从5~30 g不等。我院人血白蛋白用法用量不适宜主要为单次用药剂量偏大,点评病例中有8例病例单次剂量达到15 g,1例病例单次剂量达20 g,建议遵从说明书剂量“5~10 g/次”为宜。

2.5 禁忌症

136份病例中有11例患者存在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禁忌症。其中,2例患者合并心力衰竭;2例患者用药前血红蛋白<60 g/L;3例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有4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用药前其血压通过降压药维持正常,使用人血白蛋白后,有2例患者未监测血压,有3例患者血压升高,但医师未重视,未调整降压药剂量。

患者在输注人血白蛋白后,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增加,会加重其心脏负荷,从而加重心力衰竭,导致严重的肺水肿。血容量的增加会使血液进一步稀释,血红蛋白浓度进一步下降,进而加重贫血表现[7]。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白蛋白大量从尿中排泄,导致严重低蛋白血症,一般对症处理宜用利尿剂,若输注人血白蛋白,一般在48 h内从尿中排泄完全,并不能改善其低蛋白血症,同时伴随尿蛋白排泄增多,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小球上皮细胞和小管-间质损伤。因此,以上患者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应权衡利弊,尽量避免使用,如治疗必需,应在严密观察下使用。另外,由于白蛋白分子量大,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循环血流量增加,升高血压,Hstmark A T[8]等也发现,不同年龄组中,不论性别和年龄,血清白蛋白与血压均呈正相关。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或通过降压药维持血压正常的患者,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剂量。

2.6 合理性分析

基于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结合生化检查结果和病程记录,依据本院制定的点评标准,对136份病历进行专项点评,内容包括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及其他用药不适宜等,见表4。

表4 人血白蛋白不合理使用情况[n(%)]

结果显示有60(44.12%)合理,76(55.88%)不合理。在不合理病例中,适应证不适宜为主要的不合理原因,占不合理病例的48.68%(37/76),存在用药禁忌症占14.47%(11/76),用法用量不适宜占11.84%(9/76),用药疗程不适宜占2.63%(2/76),该2例疗程较长者,复查血清ALB≥35 g/L,却未停用。

3.讨论

目前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仍存在较多不合理情况,急需制定改进措施。首先,应加强全院医师对相关指南、规范的培训学习,使其严格掌握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指征、禁忌症等;第二,建立使用人血白蛋白的预审制度,由医师填写人血白蛋白申请表,临床药师根据点评标准及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对不符合用药指征的申请不予批复;第三,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将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向相关科室反馈,加强沟通。

猜你喜欢
禁忌症胶体不合理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8月,山西开始为12~17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黄河水是胶体吗
加拿大的政治正确和“禁忌症” 文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联合泡沫敷料预防褥疮的疗效观察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