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08-31 02:44朱睿肖丹蕾黄菁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循证

朱睿 肖丹蕾 黄菁

重症颅脑外伤病情相对严重,疾病发展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预后不理想,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而言,因长期昏迷,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呼吸阻塞现象,进而加重了脑部缺血,导致病情恶化。因而,临床上主要通过建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方式实施处理,从而保证呼吸畅通。但是因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逐渐减弱,气管切开后需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呼吸道护理方法,实现及早拔管,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1-3]。现阶段,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但是因为常规护理内容过于单一,针对性不足,所以护理效果不理想。而循证护理方法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护理方法,其针对性较高。因而,本研究针对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98例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98例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纳入标准:由患者本人或者家属签署书面同意书;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心理障碍或者具有精神疾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包括肾、心、肝等;合并恶性肿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49例)中,男26例,女23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68岁,平均(43.58±5.32)岁;其中闭合性颅脑外伤与开放性颅脑外伤分别29、20例。观察组(49例)中,男28例,女21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65岁,平均(43.62±5.29)岁;其中闭合性颅脑外伤与开放性颅脑外伤分别31、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同时营造舒适、干净、安静的病房环境,及时调节室内湿温度,并消毒等[4]。除此之外,评估患者病情发展状况,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吸痰、翻身等等。

观察组实验循证护理方案:(1)循证支持。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检索关键词,包括“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循证护理”等,检索范围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其中有关资料,同时整理、探讨,由资料中获取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一般伴有昏迷、吞咽反射功能减弱甚至消失等临床症状,采取气管切开术后,加强对呼吸道护理的关注,尽量消除导致呼吸道梗阻的各种原因,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然后以患者具体病情发展状况为依据提出循证问题[5]。(2)呼吸道干预。改变传统固定吸痰间隔时间,以听诊啰音、咳嗽、气道压力增加等为依据,严格把握吸痰时机及操作要点,同时选择外径合适吸痰管,对吸引器负压合理控制,保证呼吸畅通。吸痰前轻轻叩击患者背部,一般情况下,于15 s内完成吸痰,避免窒息或者缺氧症状的出现。吸痰期间,加强对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生心律不齐,需要及时停止,在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后实施吸痰[6-7]。(3)气道湿化。气管切开术的实施,明显降低了呼吸道过滤及湿润气体的作用,对其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了显著影响。循证论证后,常规间歇湿化方法及0.9%氯化钠溶液被放弃,而是利用1.25%碳酸氢钠溶液、0.45%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湿化液实施气道湿化,与此同时,将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到气管切口部位,有助于湿化效果进一步提高[8]。(4)体位护理。合适的体位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并能有效地减少压力性损伤、误吸的发生率。患者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5)心理疏导。气管切开术从不同程度上对患者说话能力造成了影响,影响了患者正常交流,使其心理及生理压力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利用肢体接触、舒缓音乐播放等方式,减轻其内心压力,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9]。(6)切口感染预防护理。确保切口部位干净、清洁,每日定时更换气管套垫,并采用75%酒精和2%碘酊消毒切口部位及其周围。同时在切口位置放置宽8 cm、长10 cm的8层纱布套垫。如果存在脓性分泌物,需要将细菌培养工作做好,同时联合敏感抗生素,避免感染的发生。(7)皮下积气和大出血的早期预防护理。术后早期,需要对患者器官切开位置是否存在渗血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观察气管套管内是否存在新鲜血液,若出现少量出血,则需要及早吸出;若出血量较多,则需要马上向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皮下积气同样是术后早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若积气量较少,则可以自主吸收;若积气较多,则需要马上向医生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8)确保环境干净,同时采用接触气道装置消毒。第一,定期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使其分别是22 ℃与60%,采用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d,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熟练。第二,床边放置无菌护理盘,并放置消毒液瓶2个,无菌水瓶1个,于消毒液瓶内浸泡吸痰管和镊子,平均8 h更换消毒液1次,吸痰管要求一人一次一管,用完后,清洗消毒吸痰管,在浸泡后应用。第三,煮沸气管内套管后实施消毒,平均6 h进行1次。第四,消毒雾化器主机,日用1次,雾化完成后,及早清洁雾化器导管,同时放置到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一般浸泡30 min左右,然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晾干后,留置备用。使用完储水罐后,将水倒空,同时消毒留置备用。第五,吸氧采用的湿化水需要每日更换1次,消毒长时间吸氧患者采用的管道和湿化瓶,清洗、消毒储液瓶、吸引器导管及连接管等,并马上将引流瓶倒空。第六,口腔干预,每日实施2次口腔清洁。(9)口腔干预。针对禁食、昏迷或者因为中枢性高热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糜烂者,常规治疗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抗生素,避免感染的发生。但是患者很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科学、规范的口腔护理方法特别重要,予以复方氯己定对口腔进行擦拭,在此期间,保证动作子女狗肉,避免口腔黏膜受损,擦拭棉球不建议过湿,严禁液体进入到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统计感染、呼吸道阻塞和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状况。(2)记录留管时间。(3)统计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包括非常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呼吸道阻塞、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 例(%)

2.2 留管时间

留管时间方面,观察组时间(26.92±5.12)d,比对照组的(38.61±4.79)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1,P=0.000)。

2.3 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现阶段,危重症疾病常用抢救手术方法是气管切开术,患者往往伴有一定创伤,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所以,术后护理工作的开展特别重要,其与抢救能否成功存在紧密联系[10]。循证护理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法,循证护理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等,该护理方法改变了常规护理方法,以便新型的护理方法围绕医疗科技进行,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选取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11]。与此同时,循证护理方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让每位护理人员参与治疗及护理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及水平。利用循证支持,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深入理解循证护理,以便更好地实施循证护理[12]。气道湿化及呼吸道吸痰护理方法,可以及早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以便呼吸道整体环境改善,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自身疾病,改善其异常心理,避免创伤增加患者心理压力[13]。

结果显示,感染、呼吸道阻塞及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19.37%、26.53%、40.81%,观察组分别是4.08%、8.16%、18.37%,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王海玲[14]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感染、呼吸道阻塞和呼吸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是9.76%、14.63%和26.83%,对照组分别是12.20%、24.39%和41.46%,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其能够缓解手术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观察组留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87%)比对照组(77.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王海玲[14]研究结果一致,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是82.93%,对照组是58.54%,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循证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及早拔管,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能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更加满意护理工作,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降低感染、呼吸道阻塞和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而且能够及早拔管,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循证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