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味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hs-CRP、TNF-α、IL-18 的影响

2021-08-31 12:05董路嘎王法明毛平安黄飞波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二陈汤高脂血症病程

董路嘎,王法明,毛平安,黄飞波

(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常见原因[1]。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血清总胆固醇(TC)的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脂血症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并有低龄化趋势[3]。因此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对延缓冠心病进展、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TC和LDL-C水平,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Co A)还原酶,目前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然而其长期用药存在诸多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无法耐受[4]。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以及高脂血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用药以及安全性方面显现独特的优势[5]。本研究笔者运用二陈汤加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观察对血脂、血清hs-CRP(高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18(白介素-18)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病例采集于2018年9月—2019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每组48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冠心病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05±2.13)年;高脂血症病程0.5~6 年,平均(2.64±1.09)年;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33±5.6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冠心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46±2.08)年;高脂血症病程1~5 年,平均(2.652±1.13)年;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8.43±4.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相关诊断要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至少有一个冠状动脉>30%发生阻塞;TC≥5.2 mmol/L,TG≥1.7 mmol/L,LDL-C≥3.12 mmol/L[6-7]。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相关标准[8]。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60~ 80岁,性别不限;3)中医证型为痰阻心脉型[9];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药物导致的高脂血症;2)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4)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生产,国药准号 H22025382)口服,100 mg/日;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号H20030417)口服,30 mg/日;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68)口服,20 mg/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具体方药如下:二陈汤(半夏10 g、橘红10 g、茯苓15 g、炙甘草6 g)加党参15 g、泽泻20 g、柴胡15 g、山楂10 g、当归10 g、桃仁6 g、红花6 g、丹参20 g、赤芍20 g、川芎10 g、牛膝10 g,水煎服,每日1 剂,每次200 mL,早晚温服,2组患者均治疗16周。

2.2 观察指标

2.2.1 血脂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与配套试剂,检测外周血的血清TC、TG、LDL-C、HDL-C。

2.2.2 血清hs-CRP、IL-18、TNF-α水平比较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18含量,试剂盒购自北京正柏生物科技公司。

2.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2.3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18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NF-α、IL-18水平比较

3.3 2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不仅表现为脂质沉积病,而是一种全身动脉慢性炎症反应。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壁,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损伤内皮细胞,增加血液黏度,影响血液流动性,诱发炎性因子释放,加剧病情进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紧密相关。hs-CRP是一种炎症反应标志物,与高血脂症结果呈正相关,其水平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及冠脉病变的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成正相关,与血脂可充分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指数[10]。IL-18是致炎诱导剂,为多效性前炎性细胞因子,IL-18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斑块形成。降低斑块的稳定性,其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1]。TNF-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炎性因子,作为促炎因子,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诱导其他炎性因子的释放,对于斑块的稳定性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12]。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属传统中医学“真心痛”“胸痹”等范畴,多由于嗜食肥甘厚味,纵饮辛辣酒食等,影响中焦脾胃功能,导致运化失常,痰浊内壅,阻滞气血,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其发生与痰浊密切相关,痰性黏滞,易附着血管脉络,导致血行不畅,痰瘀互结,伏着心脉而发病。治疗以健脾化痰、化瘀通络为主。笔者运用二陈汤加味治疗该病,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善治湿痰证。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橘红理气行滞、燥湿化痰,半夏配伍橘红可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还能够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利水。二陈汤的研究显示该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肯定疗效,治疗高脂血症也有一定效果[13-14]。加党参健脾益气,复脾之健运,消痰之根源;泽泻渗湿利水;柴胡疏肝解郁,以助肝之疏泄、气机之条达,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祛;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丹参、赤芍、川芎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引血下行;炙甘草益气复脉定悸、调和诸药。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8、TNF-α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4例、心力衰竭3例、脑血管疾病7例;观察组发生心肌梗死2例、心力衰竭1例、脑血管疾病2例;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0.4%)明显低于对照组(29.2%)(P<0.05)。提示二陈汤加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能够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二陈汤高脂血症病程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