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老慢支”

2021-08-31 18:18席华
健康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耳针宣肺胸闷

席华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老年人当中,所以又称之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患者常会出现长期的反复性的咳嗽、咳痰,而且会伴有胸闷以及气喘的情况,一般是多发于秋冬季,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咳嗽、咳痰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在中医治疗中,强调辨证治疗,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治疗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外寒内饮型对于外寒内饮型患者,主要运用小青龙汤进行解表散寒、宣肺化饮。药方中麻黄、桂枝可以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可以散寒降逆;五味子可以防止肺气耗散,再用白芍、甘草和桂枝调和诸药。此药方有外散风寒,内除水饮,表里双解之功。如患者胸闷,舌苔白腻再加上白芥子、陈皮;体温升高,发热时加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等清热解毒。

痰湿内聚型。行温阳健脾,化痰平喘。药方中茯苓可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以桂枝温阳化饮,配上茯苓,有温化渗利的好处。白术可健脾燥湿,用甘草以益气和中,半夏、陈皮来理气燥湿化痰;杏仁进行宣肺止咳。

燥热伤肺型。对于燥热伤肺型的患者,可以运用清燥救肺汤进行辛凉清肺,润燥化痰。药方中桑叶、杏仁可以宣肺止咳;南沙参、麦冬、知母,既能清热润燥,又能滋液养阴,药物混合有润肺止咳之功;桔梗、甘草可利咽生津;枇杷叶配杏仁可以润肺降逆。

肺肾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多会使肺肾气出现亏损的情况,本证多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久病咳嗽及肾;或劳伤太过,先天不足,老年体弱,肾气亏虚,纳气无权所致。可服用虫草类药物,以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证属肺肾气虚、肾阳不足者。症见咳嗽气喘、咯痰、自汗、恶风、易感、身寒肢冷、腰酸肢软、乏力、头昏耳鸣等。

长期咳嗽会使“脾”“肺”“肾气”出现亏损,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哮证”“喘证”等范畴。治疗应兼顾三者调节。

2中医的常见治疗方法

针灸法治疗老慢支: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老慢支效果也很好。

针方组成:肺俞、曲垣、秉风、大杼、风门。

随证加减:外感实证:加列缺、尺澤。内伤实证,加丰隆、合谷、太冲。虚证,加太渊、太溪、足三里。喘甚,加天突、定喘。

耳针疗法治疗老慢支:中医针灸有一种特殊疗法——耳针疗法,治疗哮喘更加简单易操作。

耳针疗法取穴:主穴:气管、支气管、平喘、神门、肺、配穴取枕、内分泌、脾、大肠、肾。

耳针治疗:取交感、胸、心血管系统皮质下,三穴在耳廓上形成三角形,此三角形为胸三角,是开胸顺气之要穴,治疗胸闷、气短最有效之穴位。交感穴和肾上腺穴均有明显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两穴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要穴。耳尖放血具有抗过敏、抗感染、镇静的作用,哮喘发作时应在耳尖放血5~10滴。

穴位埋线: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配合中西医常规治疗,以提高抗病能力。通过穴位埋线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减少。

穴位敷贴:据中医“天人合一”理论,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中,以辛温药物敷贴特定穴位,通过直流电或中频电离子导入,可以疏散风寒、温补肺肾,达到宣肺通络、化痰止咳、温经散寒、调和脏腑的功效,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达到祛除宿疾的目的,有效防治慢阻肺。

冬令膏方:中医认为“冬主收藏”,冬季是服用膏方进补的好时节,疗疾同时可补虚,有着祛邪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慢阻肺发作及减少发作次数的作用。

偏方治疗:(1)苏子粥:苏子30 g(捣成泥)、茯苓10 g(剁碎)、梗米50 g,老红糖适当,煮开成粥。早中晚温服。适用亚急性加剧期,及慢性迁推迟咳嗽气喘、咳嗽痰多纳呆、便秘的患者。(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 g、鲜芦根60 g,清洗共煎吃汤。适用亚急性加剧期,及慢性迁推迟咳嗽痰黄、胸闷气短气短、口干舌燥便秘病人。(3)黄芩党参粥:黄芩40 g、党参30 g、淮山药30 g、半夏10 g、白砂糖10 g、梗米150 g。黄芩、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淮山药、梗米同煮为粥,添加适量白砂糖,周期几个月有滋补脾肺之功。适用稳定型肺脾气虚者。

3运动疗法

步行法:两腿以一定的速度行走,可以促进腹部肌肉有节奏的收缩。此外,双臂摆动也有助于增加肺的通气能力,增强肺功能。每天步行1000~3000 m(步行距离根据身体状况而定),步行速度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步行时,可以适当的改变速度。应尽量保持胸部挺直,配合呼吸练习。一般来说,可以采取四步一吸气和六步一呼气的规律。每天步行1~2次是最好的,对于体力明显较差的人来说,走路是最合适的方式。稍微运动后呼吸急促的患者可以携带氧气袋,边步行边吸氧。如果步行后没有胸闷、头晕等不适,也可以选择一定的斜坡区域进行步行锻炼。

步行和跑步交替:先慢跑30 s,再步行30 s,然后逐渐增加慢跑时间,缩短步行时间,直到用慢跑代替步行。根据这种方法,每天跑两次,每次30 min。运动强度要以出现轻微的呼吸短促为度。

其他有氧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其他适合的运动项目,如划船、健身体操、太极拳、五禽戏等。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上述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进行锻炼。运动一定要适度,以不感到疲倦,不出汗为度。运动开始时,运动量要小,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屏气或过度呼吸,以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视力、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有头晕、视力、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不要勉强。此外,患有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不适合运动。

猜你喜欢
耳针宣肺胸闷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职高专针灸学耳针的学习障碍与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