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演出监督的舞台监督职能与项目管理职能

2021-08-31 22:08江滢
锦绣·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能团体舞台

江滢

一、概述

演出监督是我国文化主管部门针对文化演出相关管理人才设立的一项职称评定通道。近十多年来,该职业已经成为各大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专业剧场、舞美工程企业、旅游演出单位以及娱乐演艺场馆不可或缺的专业岗位。

在我国大型文化演出活动逐步规范与成熟的近30年间,演出监督的工作职能,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以演出团体中一个完整的演出项目为例,演出监督从以往偏技术层面的舞台监督功能中,逐渐剥离并确立出一项全局管理职能,且没有其他职业或职能部门能够更加胜任这一管理任务。本文将对演出监督的职能做一梳理,并以演出项目为载体,阐明演出监督应更深入发展管理职能的必要性。

二、演出监督的产生与职能划分

概括来讲,演出监督最初的出现,是由于艺术创作者及表演者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身份价值的认可,无法再在社会物质生产力逐步迭代更新的专业表演活动中,独立实现上述目标,他们需要专业人员在舞台上统一调配一切辅助人员和设施,在舞台以外针对观众与活动组织者承担经纪管理职能,以保证演出作品的顺利呈现,维持得来不易的身份地位、经济来源与市场价值。

舞台上,演出监督需要在创作、排练、演出阶段,系统地掌握自上而下的计划与动态,同时指挥管理各工种负责人,按照导演的要求跟踪调度舞台上的各类模块(例如灯光音响、服化道具、布景牵换、演员候场等),完全落实领导及导演的舞台意图,对质量进行把关。在这里,演出监督的工作性质与职能,其实与舞台监督重合了,什么是舞台监督,在后文中有所介绍,这一点对后面讲到的演出监督之所以要剥离舞台监督职能的论述至关重要。

舞台外,是演出监督职能发挥最为广阔的空间,这一职能即项目管理,通过对演出产品的策划、立项、营销、执行等方式,保证演出的顺利呈现,协调各方需求,实施整个项目的市场行为。这需要演出监督既具备一定的舞台素养,了解演出产品的艺术主旨和舞台技术方面的实际要求,与演出组织者、演出场所执行演出落地工作;还要精通策划、营销与管理,具備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大量项目执行经验,进而把握进度、保证收益,确保演出有序高效进行。

三、演出监督与舞台监督的关系

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设立的职称体系当中,舞台监督是作为演出监督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环节,从属于演出监督这一职称之内的,舞台监督实际上可以等同于演出监督两大职能当中的舞台职能。2006年,《演出监督》国家职业标准开始实行,他将演出监督定义为:“从事舞台艺术产品制作、管理及经营工作的人员”,也就是说,演出监督的职能已经明确的从舞台监督这一技术工种延伸到了艺术管理层面,他们二者之间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舞台监督比演出监督这一职业更早出现,由于其工作属性有很大的技术指导成分,因而不乏行业标准及学习教材,同时还有国外系统化的理论和经验能够借鉴,可以说整个行业的发展相对更成熟一些。演出监督的出现,则基于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更多专业的演出团体和表演场所应运而生,形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演出产业链,他的功能几乎涵盖了一个演出作品从无到有、再到完结的全部过程,其涉及的领域过于广泛,需要的专业能力过于综合。但是,舞台监督和演出监督共有一个特殊的职业属性,那就是他们始终是为艺术作品而服务的,他们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在各自侧重的领域之外,还需要同时具备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那就是一定的艺术审美基础,和较为综合的艺术知识及舞台经验。任何一个脱离了艺术素养的技术人员,都无法实现创作者的意图和优质的演出效果;任何一个缺乏艺术底蕴的管理人员,都无法真正尊重艺术,发掘和实现舞台作品的艺术价值,他们都不能成为合格的舞台监督或演出监督。

四、演出监督应独立发展管理职能的现实因素及必要性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了解到,演出监督和舞台监督应该是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演出监督兼具舞台监督职能,舞台监督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演出监督,但在一个演出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一个演出监督同时担任舞台监督的角色,几乎是不可能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同一个时间段内,二者的主要活动空间完全不同。例如在演出彩排过程中,舞台监督须在舞台上对所有演职人员的工作进行指挥调整,而演出监督的活动轨迹是毫无规律可言的,他们此时不光要与演出主办方或是剧院方协调舞台上临时出现的事故或需求、不断修改和确认后续的工作日程,还需要关注票房销售情况、调整宣传推广方案、布控风险、控制经费等,此外还有一项艰巨的工作面临着他们,那就是突发事件的处理。

从部门设置方面来说,演出团体并不会为演出监督设立专职部门,承担演出监督工作的人员须投入演出团体的日常工作当中,熟悉团体运营模式,了解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和不同人员的工作范畴。通常这一职务由演出运营部门担任,一个演出团体的运营部门一般被称为演出业务办公室、演出中心、演出经营部等,是从事演艺经纪、策划运作、演出活动策划承办等文化事业的专业职能部门,人员大多是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的人才或由表演者转型而来,他们不仅拥有舞台艺术素养,还拥有丰富的演出运营与执行经验,是培养专业演出监督管理人才的最佳人群。而舞台监督较多出自创作部门或舞美部门,也有少数隶属于演员部门的情况,这些部门都比较利于舞台监督的培养和发展,但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由此可见,一个演出团体并没有兼顾管理与舞台监督职能的人才培养体系,而演出监督在运营部门就能够最大化的实现项目管理职能,并不一定需要专业的舞台技术,专职专用,合理且必要。

从演出项目的管理水平方面来说,大多数演出项目缺乏成熟、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流程松散、缺乏风险预案、推诿责任是普遍通病。而专业的演出项目管理也是相当复杂的,需要完成大量的筹备工作,配合相当的人力物力,按时完成每一项进程,处理危机及突发情况。因此,演出团体要想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演出项目,必须要培养专业的演出监督,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给予充分的支持与职业成长空间,使他们在演出项目的概念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都能利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完成工作、解决问题。例如运用WBS理论分解演出项目工作结构,梳理并建立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流程;与市场营销理论相结合,为演出定位、策划、宣传、销售等工作打好事实基础;利用工作平台的便利以及自身的开拓性,与演出商、制作人、演出场所、新闻媒介、政府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经营网络等等。

猜你喜欢
职能团体舞台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台上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画与话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