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互联网+”就业创业 以稳就业构筑社会治理服务新格局

2021-08-31 22:37周辉
锦绣·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既是对社会治理的重大考验,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目标。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方法,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深挖就业增长潜力,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完善政策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构筑社会治理服务新格局。

关键词:居民就业;互联网;技能提升

一、重心下移,开启“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持续做到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打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就业组合拳,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形势,新增就业持续向好。全市1-5月份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8946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38人。就业稳则人心稳,家庭和,社会稳,国家稳,为深化社会治理能力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依托“互联网+”助力政策落实更畅通。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微信群、自媒体等多途径宣传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通过网络申报和不见面审批,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失业金稳岗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用人单位复工复产稳就业,累计返还稳岗补贴1849万元,惠及企业3045家,稳定职工就业104745人。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48.5万元,惠及企业637家,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

创建招聘“云平台”让劳动力供求对接更高效。依托互联网开发设立了人才招聘云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变“线下面对面”为“线上键对键”,帮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实时视频和面试,实现见屏如面,提高供求对接实效,今年以来350余家企业上线,提供就业岗位23000余个,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需要。

打造“云”培训课堂助力劳动者技能提升。积极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发展“云培训”等形式,通过微信、钉钉、抖音等网络平台,培训内容涉及育婴师、中西式面点、茶艺师、家政服务、电工等多个职业工种,线上培训3084人,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市的线上培训工作予以宣传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二、服务下沉,打造“互联网+”服务新机制

完善“人社微服务”机制,全力稳企业保就业。成立企业用工服务专班,将全市1569户“四上”企业全部摸排并纳入“四上”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建立了14个服务企业微信群,入群企业2200个。建立了“一企一策”动态帮扶体制机制,建立了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工专员服务制度,开展常态化精准服务,做到了复工情况清、返岗情况清、用工需求清、困难问题清,进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精准服务企业,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打造“1+N”服务平台,助推乡村振兴。以启动“洋河镇农村劳务市场”为抓手,打造“1+N”劳资供需就业平台。“1”即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一个镇级公益性“洋河镇农村劳务市场”,“N”即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庄组建多个盈利性农村“劳务合作社”,累计发布各类信息4000余个,帮助实现灵活就業1000余人次,实现用工就业服务不打烊。

畅通“互联网+”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依托胶州人力资源网、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培训信息等,方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取创业信息;依托微信、QQ等手机服务圈,通过建立创业政策服务群、朋友圈共享等方式,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创业政策覆盖面,提升创业服务效率。今年以来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180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01%。

三、优化再造,提升“互联网+”服务新效能

“互联网+”不只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更是一种价值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互联网+”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升级完善“互联网+” 打造真正的信息互联网络, 消除信息孤岛,重点在制度建设、技术支撑、技能提升等方面发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建议进一步梳理公共就业服务事项,不断健全服务清单目录。对有关联的服务事项进行整合优化、“一链办理”,深入推进“扁平化”就业服务制度,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完善就业创业培训信用制度。依托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培训领域信用制度建设,对骗取、虚报、冒领各类就业创业培训资金和失业保险待遇的,纳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其他部门开展联合惩戒。

在技术支撑方面,建议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建议将高校毕业生、居住证、省内居民身份等信息与市公共就业信息系统对接,力争实现与发展改革、工信、教育、国土资源、银行等部门数据交互,最大限度扩展信息互认共享。开展就业大数据增值服务。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公共就业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在技能提升方面,建立高素质公共就业服务队伍。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将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全部轮训一遍。适时组织开展业务大练兵、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政策熟悉度。

作者简介:周辉(出生年—1969.12.1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青岛胶州市)学历,本科,职称,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