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场》节目的定位与特色

2021-08-31 22:37吴黎
锦绣·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立场谈话选题

吴黎

近几年,谈话和访谈类节目在新媒体上可谓是方兴未艾,不仅中央电视台保留着原来《面对面》、《对话》等多个王牌谈话节目,腾讯、爱奇艺等新媒体平台上也出现了《奇葩说》、《立场》、《非常静距离》等新类型的谈话节目。这种谈话节目浪潮兴起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社会的急剧变革,竞争给每一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人们需要倾诉、聆听,通过语言的交流使焦虑得以缓解;二是随着社会民主程度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处理外部信息是总是希望倾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解更多的背景情况。这两点为谈话和访谈类节目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立场》是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易立竞,继《易时间》、《易见》之后又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尽管因为某种原因被“搁置”了两年,但那些关于人性的闪光点丝毫不褪色:俞灏明的生死体验,韩红的公益与音乐,黄晓明的“跌落神坛”,周笔畅的“雪藏”与复出,周杰的“较真儿”与淡然……易立竞给《立场》的定位“这是一档探讨人性的节目”。她在之前的长文里曾经写到,“生命似异实同。人性这东西,哪怕过了千百年变化都极其微小。”本文将从主题设置、选题设计、对话机制和主持风格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立场》节目的定位与特色。

(一)主题设置

对公众人物的聚焦,能令观众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新闻事件。《立场》节目中所涉及的人物,许多观众都已经从媒体中了解过,但是由于媒体在客观报道的过程中受到诸如时间、空间、角色等条件限制,无法把该人物背后许多真实而曲折的故事在有限的报道中展现出来。如今,通过《立场》节目,嘉宾以第一人称讲述采访中的见闻和感受,使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解了那些在一般的报道中无法知道的背景,又有了新的认识角度。例如,周笔畅的那期访谈,与她一起回看懵懂的出道,走红,雪藏,复出,也终于读懂了她的小心谨慎,她的克制,她的自知,更有她的勇敢和对梦想的执着。这些背后的故事,在娱乐报道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其中有很多东西可能恰好是观众想要知道的,《立场》节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把节目内容和风格定位于此,来为公众人物梳理过往,回看自己。

(二)选题设计

选题,是节目的主要内容,也是节目的核心。《立场》节目在选择哪些人物作为采访对象方面是慎重的。从已播出的节目情况看,我认为节目编导进行选题设计时考虑了以下因素:1.受众对所选取的人物的兴趣是否强烈?2.受众所期待看到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期节目的嘉宾,他们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3.其他电视媒体是否已报道过,还有没有开发的空间?4.该人物的可供开发资源还有多少,还有哪些背后的故事没有挖掘?5.资源中所含的故事性是不是较强等等。

《立场》节目多选择在观众中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因为他们能产生明星效应。由于媒体的强势覆盖,以及镜头前的高曝光率,使得关于他们的采访经历,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对话机制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对谈话有这样一段阐述:人们渴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对某种问题找到答案,于是便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群,在空旷的草地上或绿荫下席地而坐。在漫无边际的话语中迸发出的火花就成了后来的思想。

节目的整体结构需要凭借这种对话机制来支撑。这一机制的运作过程就是对话主客体话语的互动过程。较理想的情况是记者和受访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能够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换句话说,就是主客体双方都能够自然地对话,采访过程比较顺畅,双方谈话时的心态比较放松。比如说采访俞灏明的那档节目,让他走进死亡体验馆,刚开始他留下的“遗愿”是体验极苦和极乐,但在重新经历了一番“死亡体验”之后,他把黑板上的内容修改成了“留下灵魂”。采访中,他回看了曾经的年少成名,红极一时,回看了那场生命转折点的火场重生,以及其后经历的种种人情冷暖。这些换来的,不只是粗粝的外表,还有愈加成熟的心。承受了别人没有的痛苦,自然也收获了他人所没有的感悟和阅历。

(四)主持风格

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这是由谈话节目的形态特点决定的。即兴交流是谈话节目的重要魅力所在。主持人的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 由此可以看出,谈话节目与主持人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互为表里。谈话节目为主持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个性的空间,而当主持人的风格逐渐形成,并与节目逐渐融为一体时,主持人就成为节目的灵魂,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一面旗帜。

《立场》节目的主持人易立竞总以一副冷峻的表情猝不及防、

直击要害地犀利发问。有网友讲,听她提问,宛如接受审问,让人头皮发麻。她说:“我希望走进对方的灵魂中,因为那样会看到更多的真相。”就是这样个性鲜明的主持人,《立场》也有了要挖掘人物深处内心的灵魂。看似无情的人,其实往往心里有大爱。她不过多带入主持人的个人感情,其实是避免带节奏,把真实的感受交给被采访者。比如:她企图追问负面舆论对周杰产生的影响,却遭到了他的“绝地反击”。有网友评论称:“心惊肉跳地看完了一整期。”节目播出后,在浓浓的火药味中,《还珠格格》《少年包青天》后淡出荧屏的周杰凭借耿直的性格圈粉无数,而涌向易立竞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不安好心”“挖坑讓人跳”……网络上对她的评价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极其喜爱或特别讨厌。

《立场》在不长的时间里,充分获得了大量观众的认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尽管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但它给人的思考却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节目创意制作的完善,此类节目的命运和前景一定会好起来的。

参考文献

[1]刘燕南,“《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2] 陈丽.谈话节目中的人际沟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05期.

[3] 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20年”,《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4]张玲玲.关于主持人的几点思考.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立场谈话选题
新年刊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扬善
选题有误
草地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
(1)阅读理解两则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