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创作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2021-09-01 10:25冯涧鸣
科学与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初中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冯涧鸣

摘要:随着新课教育的改革。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强化学习课程的多样性,更可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在促进学生基本能力提升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创作与想象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绘画创作;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渗透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积极投入绘画创作实践,提高美术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受以往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初中美术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绘画创作水平、创新能力,推动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1绘画创作教学的意义

在绘画创作中,学生从观察、写生、搜集素材、立意构图、动手绘画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充分发挥形象思维来完成。由平面到立体、由基本图形到复杂图形,以及空间的形状、位置、比例等,都能使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概括、精确。绘画创作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了创造力;再者,绘画创作教学能更好地发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作用。总之,绘画创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2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创作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2.1因材示范,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传统美术课堂上的示范教学往往会出现过于频繁或开展无效的情况,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美术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过于主观地展开示范教学,学生只能通过观看来牢记某个动作或技巧,其创作思维也被局限,导致示范教学变成了一种“定势”教学,学生的绘画也成为照葫芦画瓢。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入手点,发挥示范与引导对学生思维与创作能力的启发作用。

2.2搞好课外创作

学生的禀赋是有差异的,在课堂创作中,有部分学生的创作画质量较高,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原则,把这些学生吸收到课外美术创作兴趣小组中来,在课堂创作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完善课堂创作。几十年来,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睢宁县的中小学绘画创作教学已经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

2.3贴近生活,激发学生艺术感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机结合生活中的元素,深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站在学生的视角选择教学的切入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学生不愿思考、简单模仿他人作品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艺术创作出现雷同。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一步丰富、深化美术教学的内容。

2.4创设有效的美术创作情境

美术课程的教學不仅在于讲授基本创作技巧,优秀的美术作品取决于实际内容的丰富性,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绘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以实际的生活素材丰富学生的基本认知,进而为学生的美术创作设定良好的前提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初中课程教学资源获取的便利性逐步提升,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充实整体教学内容,进而为学生创设有效的美术创作情境,为学生创作能力、艺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充足的准备。

2.5融合网络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此外,信息技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这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也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6重视写生教学,积累创作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美术同样需要熟悉生活。“儿童期能够进行美术创作的孩子,其表现的大多还是教师提供的‘文本’中的东西,最缺少的就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东西,迫切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儿童面向生活、面向自己,‘两个面向’在美术表现的技术层面上要依靠系统的写生、默写课程来完成。”李力加先生所说的“默写”就是创作。部分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形象思维的枯竭,也有些学生受动画影响,绘画形象概念化。这都是缺少写生课教学造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在教材写生内容基础上增加了课时量,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写生机会,使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写生来熟悉生活,丰富创作素材,做好创作准备。

2.7建立学生主导型美术教学课堂

现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的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仍然采用教师机械化讲授的模式,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这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及新课程改革相悖。因此,在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工作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有效调整课堂的授课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以问题指引、学生提问、小组探究及学生课堂创新等模式建立学生主导型美术教学课堂,进而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借助课堂的教学主题和有效的教学工具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构思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最终为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初中阶段课程教学的多样性,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最佳保障。因此,在实际的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进行课程探究,以生活素材与网络资源的结合为课程提供最佳的情境内容,以模仿创作教学工作的开展强化学生的创作基础,以课堂授课机制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最终借助课程的巩固和创新促进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为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发展与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提供最佳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运.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研版),2015,5(8):29.

[2]戴建.初中美术绘画创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8):35.

[3]胡佳妮.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75-176.

[4]吕峦.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20(2):257.

[5]杨胜胜.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0):94.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学校 535034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初中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