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路径研究

2021-09-01 10:25赵金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赵金凤

摘要:本研究以高校科研、科研育人等概念为逻辑起点,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厘清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的困境,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实施路径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方案与思路。本研究有助于指导科研育人的实践,促进科研育人的推广,协调科研中的发现创造知识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路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正从科教兴国迈向人才强国时代,高等教育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科研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要从全方位、多角度開展科研育人工作。

一、应用型科研与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应用型科研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应用型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研究融入教学可以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近些年学者们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应用型科研的研究不断增加,对应用型高校应用型科研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方法和理论基础,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对应用型高校应用型科研的界定不清。文献中学者们对应用科技大学应用型科研内涵进行界定,没有针对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特点,界定民办高校应用型科研;二是应用型科研推动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不全面,学者们大多从科研管理角度提出应用型科研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较少结合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角度去综合分析。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学校方面

学校对科研育人在思想上是否重视,有无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强有力的措施,是科研育人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调查数据显示,所在学校强调科研育人不够,把科研育人即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的学校很少。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科研育人重视不够,相关政策缺失,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环境不优,氛围不浓。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学校的政策与环境对科研育人和团队的小环境不优,影响乏力。

(二)教师方面

一是部分教师科研动机功利性较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考核评估体制的变化,大部分教师对应付考核、晋升职称和创收赚钱等功利性追求远高于对科研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追求。二是教师科研育人意识总体不浓,要求不严。三是教师科研育人目标偏低,站位不高。四是教师科研育人的主动性欠缺,投入不足。五是教师对指导本科生科研不够重视,范围褊狭。

(三)学生方面

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程度不深,受教育时间受限。现实中,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时间较短,参与科研的程度较浅,使得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学生在科研团队中角层次偏低,受教育机会不多。研究生一般从事比较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从事科研业务工作较少,使得近距离接触导师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相对而言,本科生受教育的机会更加有限。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科研机制顶层设计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学历、高层次和高水平人才的领航作用,依托创新型党支部、科研团队、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充分发挥高校教师队伍科研育人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道德品质、学术能力与人格完善产生有力影响。

第二,健全科学研究制度。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改进学术评价方法,构建学术诚信体系。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以科研项目为载体,配备专业导师团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技术素养和创造能力。通过构建完善的科研育人机制,配备具有较强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导师,以高水平项目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二)重视隐性课堂的先进文化传播

科研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科学研究,将校训、校歌、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等校园文化融入到日常学习科研工作中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在学术中追求至善至美,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养的科研人才。同时,科研也需要人文的浇灌,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提升人文素养。

(三)加强显性课堂的科研育人机制融合

1.以科教融合为动能,培养科研力量

坚持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导向,教师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分享教师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心中对科研的向往,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和创造欲望,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科研水平,真正实现“科教融合”而非“科研漂移”。

2.以产业融合为助力,推动科研发展。

将高校科研育人与产业视角相融合,实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企业产业间的相互配合,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研究、开发、生产三个环节紧紧相扣,突出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当地企业等各方资源,形成科研创新、科研育人的完整链条。

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升科研能力

首先,通过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形成争先恐后的学科竞赛氛围。通过学分抵扣、将学科竞赛作为评奖评优考核依据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学生参赛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为未来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级别的学科竞赛,高校予以经费、政策的支持以及专业的指导,促进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此外,高校也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同学进行选拔和培训,做到团队成员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科研竞赛过程中,团队老师的指导以及参赛学生的学术探索和实践经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科研成果在经过指导老师、专家评审后,能够更好地推动科研团队进一步巩固成果探索新知。

基金项目:山东协和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育人路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xh16)阶段性成果

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道路探析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