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视域下汉服文化复兴对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的建设作用探究

2021-09-01 22:23洪凯李晓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服文化自信新媒体

洪凯 李晓璐

摘要:自2003年始,中国逐渐兴起汉服文化复兴思潮,数量众多的中国青年人涌入汉服这一领域,使沉寂多年的汉民族服装文化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逐渐抵抗西方服饰文化的强势入侵。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的促使该文化现象的传播,致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踏足该领域,巩固了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媒体 汉服 文化自信

引言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文化软实力中重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争夺的重点和焦点,也在一方面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复兴,汉服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服饰文化也得到相应得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国家文化心理状态,是对国家文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有机组合,其内容既包括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的认同与认可。在新媒体视域下推动汉服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是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是中国的必争之路。

一、汉服文化复兴起源

汉服是“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在周朝时期,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从而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这是汉服文化最初的起源。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数次遭受了外来民族的入侵,例如蒙古族的入侵形成的元朝,满族入侵形成清朝,在这些外来民族的入侵中,大部分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而选择同化,但也有例外,清朝的断发易俗使得汉服文化受到巨大影响,在国际范围内,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是中山装和旗袍,作为传承更为久远的汉服样式则被韩国和日本稍作改变便称之为传统服饰,为了获取更多的话语权,也为阻止更多的国家剽窃中国历史文化,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在民间层面轰轰烈烈的进行起来。

二、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汉服文化传播现状

随着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尤其是受到日本和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年重视传统文化中的服饰,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1]。当今社会下,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一系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部分传统文化也逐渐走向没落,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2]。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汉服虽然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传承和保护可以很大程度的激发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新媒体强势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化层面的保护工作也更进一步,基于抖音、微博、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其保护工作进行的更加顺畅,也将一大部分的人群吸引到该行业中来,逐步形成规模化,不再是一群“发烧友”的爱好,并逐渐有向官方发展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汉服之后的良性发展趋势,势头强劲的汉服文化在高校青年的群体中反响最为强烈,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强势崛起,使得当代青年人亟需在文化上获得自豪感与荣誉感,这时汉服文化的复兴显得格外符合时宜。

三、汉服文化复兴对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建设作用

汉服文化的复兴离不开当代年轻人的推动,对国家实力的认可,对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使人们对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兴趣越来越大,本文以以高校青年為例来分析汉服文化的复兴对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的建设作用。

全球化发展下激发民族认同

近些年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不同国家可以实现不同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软文化输出的本质上来解读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文化强势者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渗透与传播,对很多国家自身文化发展有着严重影响[3]。

我国在发展初期采取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虽然在此过程中极力避免了出现苏联解体之类的事件,但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仍不容小觑,西方的文化入侵使得部分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向往西方式的“田园牧歌”的生活,逐渐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但汉服文化的复兴在当代年轻人逐渐走向不正确的道路的时候,通过服饰文化的引导与熏陶,使得当代青年人更加愿意去了解民族文化,在此过程中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民族意识的增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逐渐使得人们了解在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各国独特灿烂的文明的魅力所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对民族服饰与文化保护力度相较于汉族来说明显较强,一方面是汉族在不同朝代的民族服饰各有不同,一方面是汉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付出努力最多,近代史以来,汉族的有志之士在新文化运动中付出巨大的努力,当然也包括断发易服,使得后期中国汉族传统服饰发生断层,至今为止,西方国家仍以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是旗袍,汉服的复兴很好的使占得国家大部分人群的汉族人更加有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意识,增加向心力。

四、汉服文化复兴未来道路探寻

(一) 加大汉服推广宣传力度

汉服文化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为了让汉服文化复兴有序健康发展,必须要实行一些必要的措施。加大汉服的宣传力度,扩大汉服的受众基础,使得汉服的不再是小众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之类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将华美的服饰展现给更多的人,线上线下一起行动,逐渐将该行动从民间自觉转换为社会共识。

(二) 进行汉服改良

传统汉服的样式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情况而发展演变的,如果全部照搬传统汉服文化,那么对汉服文化的推动明显不利,如果想要使得汉服文化复兴运动发展的更加壮大,必须根据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使得汉服更加适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三) 将汉服文化融入学校教育

汉服的复兴毫无疑问是整个民族的事,全社会都参与其中是必要的[4]。最好的推广方式就是从小教育我们的下一代重视汉服文化的发展,将汉服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不单单是在汉服文化的发展上有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国家更具向心力,国家之间的实力竞争也更具优势。

五、结语

一个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重建过程肯定是很艰难的,我们应该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走出一条符合中华民族自己的伦理和审美观的现代化道路。汉服的发展既要有所突破,又要引经据典,保留传统文脉,值得人们继续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江佩珊,俞梦歆,黄晶,周可宁.汉服文化对高校青年群体的影响解析[J].国际公关,2020(10):277-278.

[2] 闫冉.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创作与文化传播价值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注释:

[1] 江佩珊,俞梦歆,黄晶,周可宁.汉服文化对高校青年群体的影响解析[J].国际公关,2020(10):277-278.

[2] 闫冉.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创作与文化传播价值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3] 江佩珊,俞梦歆,黄晶,周可宁.汉服文化对高校青年群体的影响解析[J].国际公关,2020(10):277-278.

[4] 邹晓伟,周莉.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传承[J].汉字文化,2020(24):164-165.

安徽新华学院 230088

猜你喜欢
汉服文化自信新媒体
Viral Revival
留学生创办汉服社让外国人爱上汉服
上台说汉服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时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