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9-02 15:43虞海流蒋尚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皮瓣筋膜创面

虞海流 蒋尚海

【关键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

在现代手工业的发展中,人们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在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出现机器压伤、切伤等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事件的几率也随之上升。在出现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往往会合并肌腱损伤、骨折或外露的情况,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处理上也较为棘手[1]。而手则是负责精细运动的器官,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解剖结构也较为复杂。因此在对患者的治疗中,不仅是要进行外形、长度的修复,也要保证患者的手指的正常功能[2]。在对患者的修复治疗中,修复方法也很多,不同的修复方式也各有优劣。对本次研究将对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展开相应的分析和探讨,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100 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在2018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我院接受治疗。在100 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74 例、女性患者26 例,患者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值(39.51±2.49) 岁。在受伤因素中,冲压伤39例、切割伤42 例、撕脱伤19 例;受伤的部位上,拇指37 例、食指19 例、中指17 例、环指15 例、小指12 例、多个手指同时缺损5 例、右手69 例、左手31 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治疗,且创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染。在本次研究中,排除无法正常进行交流沟通以及不能进行术后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止血、清洗和麻醉处理。将创面的受感染的部位以及明显失活的组织进行剥除,对骨折处采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在创面得到彻底的止血后,对其皮肤缺损的面积进行测量,进行皮瓣的设计。要注意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确认,是否有全身性的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凝血障碍的等疾病,皮瓣的提供区有无外伤等。在皮瓣的设计中,根据皮肤创面的大小及形状进行剪纸取样,在手指的中、近节的背侧进行皮瓣的设计。设计皮瓣的大小要稍大于创面的10% ~20%,便于覆盖。在形状的设计中,根据所手术后的部位进行确定。如在指端处进行伤口的缝合,则形状则以说水滴样或是橄榄球型为宜,以便于伤口处的缝合,减轻对皮肤的张力。在对皮瓣的形状、面积等进行去确定后,进行皮瓣的切取。切取皮瓣时,按照设计好的形状边缘切开,并掀起皮瓣。在皮瓣的切除中,注意切取的层面为深筋膜下,伸肌腱腱膜浅层。在切取时,注意保护好伸肌腱腱膜层,在该层面进行逆行向远端游离切取,保留宽1 cm 筋膜蒂,并尽可能的保留皮瓣的浅静脉,增加皮瓣的回流,降低皮瓣的坏死概率。切取的范围不超过指横纹连线,同时也尽量避免出现超过两个关节切取的情况,以免在手术后对患者的手指活动造成影响。在皮瓣切取后,将皮瓣翻转覆盖创面,注意在旋转时保持蒂部的平整,不要进行扭曲或折叠,对其张力进行保持。在进行缝合时,皮瓣和创面的缝合要松紧适当,不宜过紧造成皮瓣的拉扯和对血管蒂的压迫。在边缘处进行缝合时,在保证筋膜蒂不外露的情况下,进行无张力缝合[3]。缝合区可采用Z 成形術进行缝合,减少由于直线切口而形成的瘢痕挛缩现象。若无张力缝合无法顺利完成,则可采用局部有力植皮或是小创面采用凡士林纱布条进行覆盖,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移植。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抗凝血等处理,并对关节处进行夹板固定。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对皮瓣血运情况进行定期的观察,出现瘀血等现象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手术后的14 d 后进行拆线,并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在拆线后,在患者的切口处采用弹性织物进行压迫,以预防瘢痕的增生对手指活动的影响[4]。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进行跟进。观察患者在术后皮瓣的成活情况、皮肤缺损处的外观恢复情况和活动情况。并对患者的在治疗后的满意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2 结果

在对100 例患者的手术情况的观察中,修复的手术时间1.2~3.5 h,手术的平均时长为2 h。经过术后的观察,共有96 例患者的皮瓣成活,4 例患者的皮瓣存在部分坏死的情况,其成活率为96%。

在患者的术后恢复中,共有36 例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了局部水泡,10 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瘀血现象。在拆线后,将患肢抬高,在皮瓣远端处作小切口放血后,均得到了恢复。在脱痂后皮瓣的存活状态良好。

在后续的随访中,经过3~24 个月,患者均有着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患者的恢复前期,皮瓣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僵硬。在经过功能锻炼和恢复后,皮瓣的颜色红润,质地柔软,手指皮肤缺损处的形态和功能良好,手指的DIP 活动度为58.26°~ 76.45°,PIP 活动度为81.46°~ 105.27°在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的调查中,所纳入研究的100 例患者有81 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6例患者表示满意,3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7%。

3 讨论

随着现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机械化生产的背景下,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也在上升,其中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则是最为常见的情况之一。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意外后,进行及时的治疗,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在手指的外伤中,除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以外,也会有着部分肌腱、骨外露的情况,若受到感染而没有及时的处理,则容易造成感染加重,进行患指截断的处理,在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中,造成极大的不便。为此,在对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进行皮瓣移植修复,保留手指长度和功能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腹部皮瓣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固定,手术时间长,同时在皮瓣移植后,其外观也会有颜色暗紫、不耐磨等缺点,使患者在生活中感到别扭不自在,在临床上也已经很少使用了[5]。为了在患者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对皮瓣部位的选择中,也应选择符合其生理功能的皮瓣进行修复,将对患者的修复后的感觉恢复极为重要[6]。

在手的解剖结构中,手指的近、中、末节以及手背部均有血管穿出,以链式血管网的形式存在,也是皮瓣的主要血管来源[7]。在进行指背筋膜蒂皮瓣切取中不对主干动脉造成损伤,对患者的手指活动能力的限制较小,同时其操作也较为简单,可使手术能够更快速的完成,即使在基层医院中也能进行操作[8]。

在进行皮瓣切取时,操作容易出现血管穿支或静脉损伤的情况,因此,在切取皮瓣时,要注意对通向皮瓣中央的静脉进行保留,以确保在进行缝合后能够进行正常的供血和回流,预防坏死的情况[9]。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也可将皮瓣的部分感觉神经进行留置,在恢复时,由于感觉神经的作用也能够有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手指恢复时间有着促进作用。

在手术完成后,即使操作方式简单快捷,但在术后的观察也是必须的。在患者的术后,对皮瓣的供血情况进行定时的观察,进行记录。在患者入院时期,嘱咐患者按时换药和镇痛,也可将会出现的情况向患者进行告知,在出现相关症状后,能对情况简单的进行处理,降低并发症的进一步的发展。

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对100 例患者进行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均取得了成效。经过观察,在100 例患者中,除4 例患者的皮瓣存在部分坏死的情况外,其余的96 例患者的皮瓣成活,成活率为96%,表明此种方式下,皮瓣的成活率能够得到保障。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患者中共有36 例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了局部水泡,10 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瘀血现象。进行处理后恢复正常,达到供区植皮的成活目的;在术后的随访中,患者表示,在经过功能锻炼和恢复后,皮瓣的颜色红润,质地柔软,手指皮肤缺损处的形态和功能良好;因此,在此种基础下,所纳入的100例患者有81 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16 例患者表示满意,3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能够表明此种方式在对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中应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能够更好的提高皮瓣存活率,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且有着操作简单、安全的优势,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皮瓣筋膜创面
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间歇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
局部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筋膜枪是“放松神器”吗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及预防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