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瘀中药的炮制技术及其对药物质量与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2021-09-02 16:49钱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安全性

钱瑾

【关键词】活血祛瘀中药;炮制技术;药物质量;安全性

中药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虽然中药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安全性,但是仍然还有一些患者在服用中药后出现中毒的情况,所以中药的药性问题又引起了广大群众和医护人员的重视。作为中医治疗的基础,中药在服用的时候一般是通过复方的组成形式进行服用,但是中药在炮制的时候有需要根据药物组方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同一种药物的炮制方式存在差异,所发挥的功效也有所不同。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必须要对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和炮制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从而才能够保证患者能够接受有效的中药治疗。

1 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分析

中医药中的活血主要是指改善血液循环,而祛瘀则是消散囤积的瘀血。活血祛瘀法主要是基于患者自身血液循环受到障碍所导致的血瘀证,通过改善血液流变的方式加以有效缓解血瘀症状。对眩晕症的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瘀病理变化。所以临床上出现血瘀证时,运用活血祛瘀的理念和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认可[1-2]。目前对活血祛瘀中药的种类及其炮制工艺有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活血祛瘀中药主要有丹参、川芎、延胡索、郁金、桃仁、姜黄、红花、五灵脂、斑蝥等。

2 活血祛瘀中药的炮制原理和作用

2.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的指导,结合中药自身性质,将其进行加工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其化学或物理性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从而改变中药性能和药理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 活血祛瘀中药炮制的作用 中药炮制过程对药物会产生影响的理论在我国传统的医学书籍中早有记载,现代将中药炮制理论及方法整理总结为炮制学[3]。目前我们常用的中药,大多都是通过饮片净制和相关炮制后应用于临床,因此,中药炮制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医治病需求。中药炮制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药物通过炮制后可以进一步强化药物自身的功效和特点。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物自身的性能,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去治疗相关疾病。根据活血祛瘀药的相关作用和特点再采取相关的炮制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实现其作用[4-5]。第二,在药物炮制的过程中还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疾病发展和疾病治疗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药物进行炮制,增强药物发挥药效的趋向性,直达病灶部位。治疗不同疾病时需要选择不同趋势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炮制与配伍的结合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类似于现代的靶向用药。例如生大黄具有泻下通便、攻积导滞的作用,因此一般用于大便秘结、胃肠实热积滞等疾病中[6-7]。酒制大黄泻下作用相对来讲缓和些,炒制后增强了活血化瘀的功效,且能够引药上行,可以清上焦实热,常用于目赤、头痛、口疮、咽痛、牙龈肿痛等症状。第三,药物通过炮制能够有效降低或去除药物的毒性。例如生马钱子具有大毒,但通过砂烫后,其质地变得较为酥脆,马钱子的有毒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被破坏,毒性大大降低。

3 活血祛瘀中药的主要炮制方法

由于中药炮制在制作工艺方面具有较高的特殊性,所以目前无法通过普通的工业化形式进行炮制生产,这就给中药炮制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改善中药炮制技术,需要进行炮制方式进行研究,这也是中药炮制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研究问题。

3.1 炒制法 炒制能够矫正药物自身的不良气味,进一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提高药物疗效。一般情况下,炒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炒黄、炒焦、炒炭、米炒、麸炒、砂炒、土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例如,王不留行在炒黄之后种皮会发生爆裂,有效成分能够进一步溶出;生桃仁自身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在炒制之后则能够增强活血祛瘀的效果;而水蛭使用滑石粉炒可以去除腥味,并且还能降低毒性。

3.2 炙制法 炙制法主要包括酒灸法、盐炙法、醋灸法、蜜炙法、姜炙法、油炙法等。炙制法也是一种能够改变药物气味的炮制方法,活血祛瘀药通过酒炙、醋炙后也可增强药物疗效。通常采用醋炙法炮制的活血祛瘀中药有乳香、三棱、没药、延胡索等。用酒炙法炮制的常用活血祛瘀中药有川芎、丹参、五灵脂等[8-10]。在炙制川芎的时候主要取川芎药材使用黄酒进行搅拌沁润,等待酒被吸收殆尽的时候再置锅内炒干,炒至颜色变深之后再取出晾凉。

4 活血祛瘀中药的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斑蝥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的功效,是临床治疗肿瘤的常见活血祛瘀中药。现代研究表明,斑蝥中的斑蝥素具有双重性,既是其毒性成分,也是其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因此,斑蝥在临床应用时的炮制工艺显的尤为重要。传统炮制中通过米炒法炮制斑蝥,达到减毒的目的[11]。现代炮制研究发现,采用碱制法不仅可以降低斑蝥毒性,还可以将斑蝥体内的斑蝥素转化为斑蝥素钠,其抗肿瘤活性可以显著提高[12]。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以米炒品为主,但是各地炮制工艺不尽相同,例如米的品种、米的用量、炮制程度等,这都会导致临床疗效产生差异。另外,碱制斑蝥并非法定炮制工艺,是否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亦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药具有四气五味的性能,同时也存在不同的种类,但是中药自身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从而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一般情况下,中药自身味道、毒性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活血袪瘀中药通过炮制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味道、降低毒性,而且还能够通過药物处方配伍的不断调整,进一步促进药效的发挥。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活血袪瘀中药炮制的质量,必须在加工炮制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要制定好相关的质量指标,不断完善炮制工艺,改进炮制技术,促进活血袪瘀中药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安全性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含能材料及其弹药系统的热安全性问题”专题主编 余永刚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