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耳尖放血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2021-09-02 17:10张丽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高血压

张丽丽

【关键词】高血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耳尖放血

原发性高血压实为一种心脑血管常见病,具有诸多典型特点,如并发症多、发病率高及多需终身用药等,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还会引发多种靶器官损伤,比如肾功能下降、脑出血及心肌纤维化等。当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此病,常用药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但由于需长期或终身用药,因而易产生耐药性,且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1]。在传统中医中,高血压属“中风”“眩晕”等范畴,且多见于肝阳上亢型,治疗以平肝潜阳之法为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疏肝解郁、平肝潜阳等作用,在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方面,有着不错效果[2]。耳尖放血是一种较新型的治疗手段,其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血压,应用效能突出。本文围绕本院于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期间收治的90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耳尖放血,评定其效果,现就此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90 例,将其分成三组( 随机数字表法),在A 组30 例中,年龄40~78 岁,平均(64.28±4.05) 岁,男性18 例、女12 例;B 组中,年龄40~77 岁,平均年龄(64.26±4.02) 岁,男17 例、女13 例;C组中,年龄40~76 岁,平均年龄(64.14±4.06) 岁,男16 例、女14 例;三组年龄等资料经综合比对,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此病诊断标准相符[3];高血压分级均为1~2 级;经头颅CT检查证实没有脑梗塞、脑出血。排除标准:合并神经、造血、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脏器功能异常;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A 组采用传统降压药治疗,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6,规格:5 mg*7 片*4 板):口服,5 mg/ 次,1 次/d,卡托普利片( 北京京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69,规格:25mg*100 片) 口服,12.5 mg/ 次,2 次/d。B 组在A 组基础上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组方为半夏10 g、生姜10 g、人参10 g、黄芩10 g、生姜10 g、牡蛎20 g、龙骨20 g、柴胡15g、大黄6 g、茯苓15 g、大枣6 枚。伴失眠心烦者,基础方加夜交藤10 g、合欢花10 g;口苦目赤:加夏枯草5 g、龙胆草10 g;腰膝酸软:何首乌10 g、枸杞子10 g。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C 组在B 组治疗基础上采取耳尖放血治疗,即取耳尖,用一次性无菌手术帽将头发遮盖,医者用手指对耳轮进行按摩,使其充血;将患者耳尖穴以及操作者双手消毒之后,左手将耳廓固定,右手拿采血针( 一次性) 对准刺入(1~2 mm),随即出针,对针孔周围进行轻按,使其自然出血,各侧穴位均放血5~10 滴( 每滴都如黄豆大小),后用消毒棉球对针孔进行按压便可,双耳交替开展,1 次/d。三组均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就三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情况对比。①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量化表进行评分[4],共有13 项,如溲赤、失眠健忘、五心烦热、头痛、口苦、耳鸣、眩晕、便秘、腰酸膝软、目赤、急躁易怒、口干、面红等,各项分值均为0~3 分,总分0~39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有着越重的症状。②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 周时,测定两组坐位肱动脉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测前静息5 min,每5 min 测1 次,连续测3 次,取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1.0 处理数据,针对计量资料,用t 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明显,则由P<0.05 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三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tA 与B=0.17,tA 与C 组=0.24,tB 与C=0.05,P>0.05);治疗后,三组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C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A、B 组,均明显偏低(tA 与C组=6.85,tB 与C=3.13,P<0.05),且B组较A组低(t=3.65,P<0.05)。详见表1。

2.2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三组治疗前的SBP、DBP 水平经对比,并未发现明显差异(t=0.50、0.34,P>0.05);而在治疗8 周时,三组与治疗前比较,都有降低(P<0.05),C 组降幅高于A、B 组(t=3.12、3.04,P<0.05),且B 组降幅高于A 组(t=2.78,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当前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来治疗高血压,治疗目的主要是提高心排血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及保护肾功能等,始终秉持小剂量持续用药、个体化用药以及联合用药原则,以此来最大程度降低血压水平[5-6]。但需要指出的是,传统西药治疗高血压虽然可获得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会引发耐药性,且效果有限,易引发不良反应。因此,需要积极找寻一种有效、实用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7] 指出,采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在傳统中医中,高血压病机多指素体阳盛、肝阴不足,受多因素影响( 比如劳逸适度、饮食不节及忧郁恼怒等),造成肝阳上亢、气郁化火及肝失疏泄,最终上扰清窍。治疗原则以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有报道[8] 指出,柴胡龙骨牡蛎汤具有多种作用,如对心血管系统功能进行调节,促进血压降低及血管壁弹性的提高;此外,还能通上宣下,对神经功能进行调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出自《伤寒论》,其中记载道:“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男转侧者,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此药中,柴胡、黄芪为君药,具有疏肝解郁、清热理气的作用;龙骨、牡蛎为臣药,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之功;另以桂枝相辅,可达到温经化气、平冲降逆的目的;另外,茯苓具有宁心安神、健脾渗湿的作用;半夏则能茯苓燥湿健脾;大黄则有清泄里热的作用;而人参、大枣则能升举清阳、补中益气。针对伴失眠心烦者,加用夜交藤、合欢花,则能起到安神助眠、舒郁理气的作用;腰膝酸软者增加何首乌、枸杞子,可以达到益肾强肝、补益精血的目的;而口苦目赤者,增加夏枯草、龙胆草,可以实现泻肝胆火、清热燥湿的目的;手足麻木通过加入天麻、钩藤,可以达到调达血脉、平肝熄风的目的。诸药联合,可共奏平肝潜阳、疏肝解郁。针对耳尖放血而言,其具有祛瘀通络、调和阴阳的效能,耳尖穴连于脏腑,与多经脉的支脉关联( 如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因而耳尖放血可祛瘀通络及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的作用。从本文结果可知,C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较A、B 组,均明显偏低,且B 组较A 组低。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与耳尖放血相联合来治疗高血压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与耳尖放血相联合的方案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能改善其症状,而且还能降低血压,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高血压
高血压年轻化,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舒张压高 算不算高血压
除了遗传,得高血压还有几个原因
Hold住,你的血压!
美国更新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界定范围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补肾降压汤为主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2例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