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2021-09-02 18:52韩鑫林永德胡青杨洋周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韩鑫 林永德 胡青 杨洋 周浩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患者以胸部胀痛、咳痰、咳嗽、痰中带血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如果在疾病早期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后病情能够有效改善,但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均会受到病情影响而出现功能障碍,极易由于癌细胞转移为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组织为主,传统治疗时多采用胸部开放式手术,虽然疗效较为理想,但由于创伤较大,对患者预后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2]。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激怒,胸腔镜技术也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文本将就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时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9 年5 月至2020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纳入标准:经胸部影像学、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I 期非小细胞肺癌;符合手术治疗相关指证,且行影像学检查未见有癌细胞转移情况;预计生存时限超过6 个月;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可能对预后造成影响疾病的患者;术前行放疗或者化疗治疗的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手术耐受不佳的患者;术后病理提示为小细胞肺癌或者II 期及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期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或者是肺叶切除术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即患者在全麻状态下,于第五和第六肋间做一个10~20 cm 的手术切口,将第六肋断开后,根据术后影像学提示结果和手术设计方案,对病灶部位进行相应的切除,同时行淋巴清扫术。

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体操作为:患者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状态下取健侧窝位,并行健侧单肺通气。

于患者腋前线第4 或者是第5 肋间做一个长度在3.5~4.5 cm的手术切口,置入30°电视胸腔镜,观察患者胸部是否存在胸膜黏连的情况,同时对病灶部位、胸腔内相关脏器的毗邻关系,观察患者肺门血管解剖或者是异常情况。通过探查确定病灶组织所占的肺叶后,游离并暴露目标肺叶动静脉和肺叶支气管,应用胸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将患者血管和支气管进行离断处理。将病灶所在肺叶进行切除,并将切除的样本送至病理检查。对于病理结果提示为恶性结节的,需行肺叶切除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在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将目标的肺叶动静脉和支气管离断做处理,对与发育不良的肺叶间裂可使用超声刀进行离断。两组患者均在术后清醒后拔除气管套管,送回普通病房。在送至病房后继续行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鼓励患者咳嗽,加强拍背管理,促进患者有效排痰和肺复张。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指标水平,同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长、引流量、住院时长、分钟通气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VAS 视觉模拟法对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和24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疼痛水平越严重。同时给予两组患者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采用QLQ-C30生活質量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功能、症状、总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 表示,用χ2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详见表1。

2.2 手术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胸管留置时间可见,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和手术时长、胸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钟通气量也与对照组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疼痛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3 h、6 h 和12 h 的VAS 评分分别为5.23±0.35 分、4.42±0.41 分和3.18±0.23 分,而对照组患者术后3 h、6 h和12 h 的VAS 评分分别为分7.05±0.41 分、5.97±0.33 分和4.27±0.8 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VAS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为169.13±10.64分,其中功能评分为62.49±3.94分,症状评分为53.48±4.21分,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53.16±2.49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的QLQ-C30 生活质量评分为149.67±12.41 分,其中功能评分为55.79±4.26 分,症状评分为47.81±3.94 分,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46.07±4.25 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肺功能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下降比率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FEV1 下降率为7.11±1.43%,FVC 下降率为7.24±1.21%,WVV 下降率为7.04±0.95%。对照组患者术后FEV1 下降率为11.24±1.58%,FVC 下降率为10.46±1.26%,WVV 下降率为10.39±1.34,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并发症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肺感染1 例,切口感染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6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2 例,切口感染3例,心律失常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微创技术,其具有创伤性小、出血量少、操作简便等优势,在用于肺癌手术治疗时能够确保病灶组织被有效切除[3]。大量研究显示,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患者带来的生存收益要明显增大[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扫量基本接近(P>0.05),表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其不会对胸壁结构造成损伤,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因此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进一步降低了患者围术期死亡风险。

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着胸膜腔粘连等问题,在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时需要医生耐心、轻柔的完成牵引操作,需要避免过度的牵引而损伤肺部组织[5]。

综上所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时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有效完成对病灶组织的清理工作,手术效果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接近,但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加理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