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丹参滴丸预防冠心病进展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1-09-02 21:41蒋颖莹薛翔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冠心病

蒋颖莹 薛翔

【关键词】冠心病;冠心丹参滴丸;拜阿司匹林;冠脉支架植入

冠心病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有:胸闷、气喘、呼吸短促、心慌、烦躁、多汗、胸骨后压榨感等;冠心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严重时可致患者心衰及猝死[1-2]。目前临床中冠心病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及外科搭桥治疗,虽然目前冠脉支架植入术已越发的成熟,但是对于冠脉狭窄程度尚不需要支架植入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早期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可有效的改善胸闷、气短、心绞痛等不良症状,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预后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更应得到医生的重视,优化药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肌梗塞及死亡事件的发生。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文选取在我院2016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进行治疗的40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冠心丹参滴丸对于预防冠心病进展的临床价值意义。

1 临床数据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 年5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 明确冠心病但无支架植入指征的患者,合计例数为4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0 例。实验组男性15 例、女性5例,年龄48~79 岁,平均年龄(64.25±8.62) 岁;病程10~96个月,平均病程(49.64±1.75) 个月;常规组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46~80 岁,平均年龄(66.15±10.94) 岁,病程13~88 个月,平均病程(51.21±2.22) 个月。对比两组年龄、病程等数据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又名: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 片) 治疗,1 次/d,1 片/ 次,温水送服。实验组在口服拜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冠心丹参滴丸口服( 生产企业:哈尔滨业锐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93232,规格:40 mg*180 丸),初始剂量为3 次/d,10 粒/ 次,舌下含服,饭前饭后均可服用。两组药物均连续用药1 月,随后复诊根据病情调节用药。

1.3 观察标准 随访时间为12 月±3 月。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分类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ro-BNP;复查心电图,根据ST 段改变分为基本恢复及恢复百分之五十以上,未达百分之五十为无效。随访期间需要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40例患者数据以SPSS23.0软件核算,计量资料若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x±s 进行数据描述;无序分类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均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 表1 数据表明,治療后,实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 明显优于常规组50%,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 表2 数据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ro-BNP、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ro-BNP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2.3 对比两组心电图ST 段改变 表3 数据说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常规组65%,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2.4 对比随访期间需要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比例 随访期间,实验组需要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4。

3 讨论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确,多为多种因素诱发,诱发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家族遗传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其中高血压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诱发作用,是导致全身血压病变产生冠状动脉病变的诱因。据临床实验表明,临床冠心病患者中有60% ~70% 患者均患有高血压,持续性分高的血压可对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引起粥样硬化病变,进而心肌缺血或坏死[3-4]。

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都是用于治疗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都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降低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的作用。拜阿司匹林通过小肠吸收药效,但吸收较慢,且蛋白结合率低,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长期服用可致血药浓度有着较大的改变,易产生毒副作用。目前较新的替格瑞洛出现的不良症状相对较低,安全性能较高,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能降低不良症状发生风险。但是联合使用拜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仍然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所以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PCI 术后患者考虑使用。然而,部分冠脉狭窄无支架植入指征的患者仍有进一步进展,甚至需要PCI 的可能,对于这一类患者如能联合中药治疗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冠心丹参滴丸是一种中成药,将中草药通过一定的比例配方制成成品,便于临床治疗,其主要成分有:三七、丹参、降香油[5]。三七味甘、无毒、微苦,根茎入药,可外敷内服,具有散淤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闷刺痛、跌扑肿痛等方面。丹参以根入药,含有丹参酮,具有抑制细菌活性、消炎、活血化瘀、促进伤口愈合的效用。常用于扩张冠状动脉、可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香油于豆科植物降香檀中提炼而成,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油中包含β- 没药烯、反式-β- 金合欢烯、反式- 苦橙油醇等,具有理气止痛、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之作用。三者共用,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抑制心肌组织中丙二醛的生成,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上述结论说明,在预防冠心病进展治疗过程中,服用拜阿司匹林联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有助于患者在早期进行有效的血液循环功能改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避免病情恶化,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按摩治疗冠心病靠谱吗
冠心病会遗传吗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冠心病患者寒冷季节的自我护理
无症状不等于没有冠心病?警惕无症状性冠心病!
女性更年期患冠心病几率大
Tp—e间期延长对冠心病猝死的预测价值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