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降低剖宫产术产妇后疼痛的效果评价

2021-09-02 01:19王凯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干预疼痛

王凯云

【关键词】剖宫产;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是剖宫产产妇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给产妇带来焦虑、烦躁情绪,还易增加产妇腹部损伤风险,如果引发子宫收缩,则易影响产妇哺乳与生理功能,给新生儿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临床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的疼痛[2]。本项研究在剖宫产产妇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以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从而为改善剖宫产护理服务提供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剖宫产手术孕产妇28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40 例,两组孕妇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组织学习与疼痛有关的知识,掌握疼痛的评估工具,能根据量表正确评估疼痛;加强思想教育,转变落后思想与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多巡视病房,主动去评估产妇是否存在有疼痛,认真倾听产妇及家属的疼痛主诉,做好相关的体查,检查手法要轻柔,不以主观评断作为标准。②实施疼痛健康教育:增加疼痛知識宣传,孕妇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介绍一些疼痛知识给孕妇,加深孕妇对疼痛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将评估疼痛程度及止痛的重要性告知孕妇,增加孕妇对疼痛的重视,将引起疼痛的原因与术后相关并发症一并告知孕妇,让孕妇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将术后疼痛发生时间与相关止痛方法告知孕妇,使孕妇生产过程中保持平稳情绪。嘱咐产妇及时表达术后疼痛,并根据产妇疼痛程度,给予有效的止痛办法。③心理护理: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向产妇开展心理干预,保障态度亲和、言语易懂,高度关注与产妇的深入沟通,促进产妇对医务人员有良好的信赖程度,了解其心理情绪问题后再给予合理的改善方法,使其维持积极的分娩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后配合及术后护理。 ④疼痛行为干预:剖宫产产妇由于害怕牵扯伤口,不愿碰触伤口与腹部,但这种做法并不利于产妇术后伤口恢复,护理人员在护理产妇时,在不碰触产妇伤口基础上,给予产妇腹部一定按摩,一方面减轻伤口给产妇带来的疼痛情况,另一方面促进产妇伤口恢复。对产妇实施疼痛护理采用转移产妇疼痛注意力法,缓解产妇术后疼痛,如聊天、观看电视或听音乐等方式。密切关注产妇切口状况,如有异常发生,需连续医生做好及时处理。指导产妇正确翻身,建议产妇及早下床活动。教会缓解疼痛方法,如疼痛感较强烈,呼吸或咳嗽时使用双手按压腹部切口、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等。指导并教会产妇术后母乳喂养,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婴儿身上,激发其母性,能够强化其克服疼痛的勇气和信念。⑤合理应用止痛药物:对术后易产生疼痛产妇加强疼痛防护,在疼痛初始、未开始时,给予适量止痛药物,并按时给药,保证产妇体内维持有效止痛药物浓度,对止痛药物应用做好明确解释,尤其是成瘾相关话题等,介于个体差异,同剂量的止痛药物对产妇也会存在效果差异,对此需个体化给药,根据产妇实际病症、身体耐受性等科学给药。依据产妇实际情况帮助产妇镇痛:每个产妇的临床表现以及性格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时间;手术恢复情况;疼痛程度(VAS 评分)[4];睡眠质量(PSQI)[5];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采用t/χ2 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时间(46.37±4.56)min、术后24 h VAS评分(5.12±0.88)、首次排气(16.61±2.80)h、首次下床(18.47±2.47)h、PSQI(7.03±0.77)、住院时间(5.22±0.68)d 少与对照组的(52.40±5.23)min、(6.23±1.14)、(20.72±3.23)h、(23.90±2.25)h、(8.34±0.83)、(6.35±0.85)d,差异显著(t=10.300、9.120、11.376、11.229、13.691、12.461,P<0.05);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对于产妇而言剖宫产属于重大应激事件,产妇不仅生理上会出现重大变化,心理上也会出现相关的变化,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随着术中麻醉失效,切口疼痛与内脏痛逐渐增强,宫缩和使用缩宫素可引起子宫收缩疼痛[5];产妇对疼痛认知不足,不懂如何去预防和减轻疼痛及受到环境的暗示等;医护人员观念落后,缺乏对疼痛主动评估及常规评估意识及知识,对疼痛评估工具不掌握,护士对疼痛评估存在个人偏见,类比心理影响护士对产妇的判断,部分护士认为要求止痛的产妇不一定有疼痛,有的护士认为产妇在夸夸其谈;产妇未能做按需哺乳导致奶胀;体位不适压迫伤口引起疼痛,担心活动会引起疼痛而不敢活动,长时间处于被动的体位,引起疼痛不适[6]。

如果未对产妇进行有效干预,术后疼痛则会严重妨碍产妇产后恢复,另外还可能因疼痛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对于术后疼痛情况,镇痛技术和镇痛药物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缓解产妇疼痛方面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通过临床实践显示,单纯依靠镇痛技术和药物无法完全解决疼痛问题,还需要配合一定的临床护理措施[8],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转变,临床护理中越来越重视剖宫产手术产妇的术后疼痛护理,并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9],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有效控制不仅与产妇对疼痛感的态度,还与护理人员对待疼痛程度的态度有关,护理人员正确使产妇认识和评估疼痛感,正确认识和使用麻醉止痛药,根据产妇疼痛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产妇疼痛感[10],如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预防乳汁淤积引发的乳房胀痛,鼓励产妇与孩子进行接触,快速适应自身母亲的角色,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等。在产妇产后采取多模式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产妇身心状态恢复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因此能够保障疼痛干预效果[11],结果本文观察组全面分析、归纳、总结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疼痛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应用止痛药物及行为干预等干预措施,观察组剖宫产时间(46.37±4.56)min、术后24 h VAS 评分(5.12±0.88) 少与对照组的(52.40±5.23)min、(6.23±1.14),差异显著(P<0.05),并且多模式护理干预产妇的首次排气(16.61±2.80)h、首次下床(18.47±2.47)h、PSQI(7.03±0.77)、住院时间(5.22±0.68)d 少与对照组的(20.72±3.23)h、(23.90±2.25)h、(8.34±0.83)、(6.35±0.85)d,差异显著(P<0.05),证实疼痛护理干预除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外科,对改善睡眠,促进术后康复均形成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分段式疼痛护理为适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疼痛护理的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对产妇身心状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利于产妇术后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剖宫产护理干预疼痛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