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9-02 01:16卫梅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重症监护室临床效果

卫梅梅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ICU 是为一些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抢救的重要医疗场所,患者的病情和机体变化迅速,需要医护人员格外注意和观察,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有能力进行处理,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相比普通病房ICU 病房是治疗护理高风险的科室,ICU 病房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会高很多[1],因此,在对ICU 危急重症患者施护过程中,还应分析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安全风险事件得到有效控制[2]。本次研究并对ICU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从而保证护理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得以降低,现将报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4 月对重症监护室80 例进行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组);2020 年5 月至10 月对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引入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组),两时间段重症监护室均为固定护理人员(12 名),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管理,包括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并做好病房卫生等,风险管理组实施下列风险管理:①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以及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组建专门的小组,对ICU 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评估,找寻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在小组例会中提出,经过讨论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细化管理细则,鼓励全科护理人员积极按照准则开展护理工作。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主要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器械查对制度、检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此外,管理过程中还将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保证护理人员可对各项管理制度及护理技能全面掌握。优化护理流程,ICU 病房涉及很多常见疾病护理和规范性较强的专科操作,如CVP 专业性监护、呼吸机操作等等,所以将其进行细化和优化,依据ICU 病房的诊疗特征和患者疾病状况,完善护理服务流程;针对各种急救药品的摆放、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清洁都需严格监管理。③提高重症监护室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培训,通过讲座的方式使护理人员掌握风险管理的重点;强调护理文书记录书写,医疗纠纷的产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护理记录的不完整引起的,可见对强化护理记录书写管理的重要性。在对患者的进行日常护理时,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护理记录的书写,并保证记录完整。构建护理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风险事件发生后,可将事件的危害性将至最低,保证护理质量。④强化相关法律意识:如果护士不具备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极有可能导致护理风险存在。针对这样的情况,除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外,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意识,还与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⑤更改护理工作服务模式:为了防止护士因压力过大发生疲惫护理现象,建立科学的弹性排班工作制度,对护士工作量进行合理分配,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并对护理人员实施合理安排,将经验丰富护理人员同经验欠缺的护理人员进行相互搭配,从而全面协调护理人员的搭配。⑥开展定期考核监督: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实施记录处理,表现优异操作人员应给予褒奖,表现差人员应给予批评教育以提升其在护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⑦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健全临床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对护理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既往护理经验及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护理中容易出现风险事件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服务的不足。

1.3 观察指标 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基础理论、专科操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责任心、护理服务、护理文书书写)。患者指标( 护理风险防范、配合护理、风险事件)。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3.0 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采用t/χ2 检验。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护士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平均(95.22±2.58)、专科操作(96.02±2.14)、突发事件应对(94.78±2.09)、工作责任心(95.22±2.14)、护理服务(97.17±1.97)、护理文书书写(96.74±2.11) 全部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8.45±4.66)、(90.35±3.18)、(89.02±2.59)、(92.03±2.08)、(91.23±2.22)、(89.53±2.35),差异显著(t=4.403、4.905、5.156、4.214、4.776、4.864,P<0.05)。详见表2。

2.2 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风险防范91.25%、积极配合护理97.50%、护理满意98.75% 高于常规护理组67.50%、83.75%、86.25%,差异显著(χ2=13.782、8.901、4.975,P<0.05);发生风险事件2.50% 低于常规护理组10.00%,差异显著(χ2=4.053,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事件,在对ICU 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医院管理、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等方面因素相关:①医院管理:医院管理制度若不够健全,会造成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未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从而容易造成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3];②护理因素:护理人员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法律法规意识浅薄、责任意识淡薄、操作技术熟练度较低、不熟悉无菌操作的相关规范、综合素质较弱、未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等[4]。护理资源分配不合理,出现人员岗位不足现象等。③患者方面:主要在于患者对治护工作不依从,并质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质量,容易造成护患者纠纷[5]。

常规护理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与全面性,无法依据患者病情,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导致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护理风险因子[6],近年来伴随着医院护理水平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具有较高要求,从而加快了新型护理理念的产生,而风险管理是指相关单位针对风险要素实施衡量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处置,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7],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相对先进护理理念,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護理品质,在实施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心理状况,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方案。本文观察组在对ICU 患者施护时,对ICU 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原因实施全面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从而保证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得以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方式,并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以此充分规避不良事件和风险事故发生;同时系统完善的ICU 风险防范机制,明确ICU 护理风险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流程,通过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护理人员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意识,提供更加良好完善的护理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有效避免患者护理风险事故出现[8]。结果重症监护室护士护理质量高于常规护理组,并且患者护理风险防范91.25%、积极配合护理97.50%、护理满意98.75% 高于常规护理组67.50%、83.75%、86.25%,差异显著(P<0.05);发生风险事件2.50% 低于常规护理组10.00%,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为ICU 患者进行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为ICU 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操作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ICU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缜密的护理流程,最大程度的降低护理风险,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重症监护室临床效果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