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患者健康干预中应用健康促进模式的临床价值

2021-09-02 05:39吉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护理

吉芳

【关键词】健康促进模式;慢性肝病;护理

慢性肝病主要指肝脏系统慢性损伤,其致病因素复杂,疾病类型涉及肝硬化、肝炎、药物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可导致机体多个组织器官慢性损伤,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肝脾肿胀、上腹部疼痛等[1]。慢性肝病患者病情迁延,需长期接受规范化治疗干预,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身心状态,需配合采取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2]。健康促进模式属于全新的健康教育管理理念,通过对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3]。为深入探究评估健康促进模式应用的实际效果,本研究择取本院患者为基础性样本,分析健康促进模式应用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为研究年限区间,择取样本共126 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经肝功能等综合性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肝病,并知情同意本研究之内容,组间资料如表1。

1.2 方法 基础性慢性肝病诊疗及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期间各项常规检查,告知慢性肝病用药方案及饮食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对患者病情上的情况变化进行常规的监测,如机体产生了异常之状况需及时告诉医师。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复查时间并定期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研究组患者行基础性慢性肝病诊疗及护理方案联合健康促进模式,基础慢性肝病护理方案参照对照组。院内设立慢性肝病健康促进小组,组内成员学习健康促进理念,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制定合理的慢性肝病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设计慢性肝病访谈提纲:护理人员分析慢性肝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制定适宜的访谈提纲。本研究中提纲的具体内容包括您的日常行为中哪些对疾病有害或有利;自觉性格特点及身体状态;是否认同健康促进行为可改善疾病治疗效果;是否认同护理人员所要求的行为;是否具备战胜疾病信心;经济条件及日常生活环境是否影响健康促进行为实施,阻碍因素有哪些;未来是否能够严格执行健康促进行为。②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以调查问卷之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问卷的具体内容需包括患者基础资料调查分析;1 年内就诊治疗情况、遵医嘱用药及复查情况等。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慢性肝病健康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慢性肝病健康知识、患者参与健康教育情况及随访情况等。为提高健康促进模式的应用效果,院内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使其掌握慢性肝病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熟悉健康促进模式实施的具体流程,学会与患者沟通,掌握访谈的正确方法,并能够为患者制定适宜的健康促进方案。③患者最终评估:通过患者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流程,护理人员需确定实施健康促进模式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了解患者入院前对健康促进模式的认知水平、性格与自信心等自我感受效能、日常行为相关情感因素、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及生活环境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影响健康促进行为的具体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定健康促进计划。④确立健康促进计划: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针对性健康促进计划,并分析影响健康促进措施落实的阻碍或促进性因素,共同寻找替代方案,并告知相关内容,使患者理解计划相关内容,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酒、定期服药及随访、适量运动、改善心理与情绪状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等健康促进措施,以带动其治疗依从性提高。⑤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健康促进模式的主要目标为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慢性肝病健康观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此来控制病情进展。具体实施健康促进模式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上门和电话二者相结合之随访的模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其制定完善的健康随访计划、用药时间安排、日常饮食及运动计划,分析影响上述计划的因素,寻找替代性方案。随访期间,护理人员需采用播放视频、口头表达及示范等方式重复为患者讲解慢性肝病的用药计划、运动康复计划和饮食方面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以此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健康促进计划模式下,患者随访每月完成1 次,随访的时间0.5~1 h/ 次。

1.3 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依从性通过本院调查表进行评估,两组之间生活质量评分则采用SF-36 表格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各类数据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计算,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用x±s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χ2 检验,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 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详见表2。

2.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研究组较之更具优势(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美国护理医学研究人员于上世纪80 年代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健康促进模式的基本理念,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整体护理观念等,并融合行为科学及护理医学等内容,将社会认知与期望价值相关理论紧密结合,进而组成健康促进的基本模式[4]。近年来,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在疾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中广泛应用健康促进模式,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实际临床价值正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广泛关注。

慢性肝病患者病程较长,需长期坚持系统治疗干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均可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需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不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5]。常规慢性肝病健康教育模式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对影响健康教育成效因素的分析,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程度较低,不利于疾病治疗效果改善。健康促进模式内容简洁清晰,护理人员容易理解与操作,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可准确分析患者相对复杂的健康行为,并可确定影响健康促进模式的要素,通过替代性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健康促进措施应用的合理性[6]。与常规慢性肝病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患者主观能动性在应用健康促进措施后得到充分的激发,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改善自身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之生活习惯、认识到遵照医嘱合理用药等的重要性,进而避免慢性肝病持续加重[7]。同时,健康促进模式下的健康教育针对性及实用价值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以慢性肝病患者为教育的核心要素,分析影响健康教育成效的因素,并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目标及计划,患者与护理人员协同完成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措施的应用效果[8]。

总结分析本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资料,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用药、饮食、门诊随访、锻炼等不同之维度的依从性也高于其他对照组,在SF-36 各不同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其他对照组,可认为健康促进模式应用于慢性肝病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应用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健康教育期间需准确把握其基本要素,包括患者个体特征、情感与行为认知、行为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并依据慢性肝病的病情与治疗特点确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及内容,逐步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应用健康促进模式期间,护理人员需掌握相关技巧,如为患者讲解日常用药方案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证语言简洁易懂,指导患者重复用药方案,并为患者提供书面用药资料,设置闹铃提醒按时用药并且记录用药日记等,对患者家属监督用药计划的落实情况提供指导,以此来全面提高其用药治疗依从性,避免因为私自停服药物等不良行为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9]。

综上分析可知,慢性肝病患者健康干预中应用健康促进模式可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全面推廣。同时,本研究在多种客观因素的干预下存在不足,纳入患者样本量较少,缺乏同类型数据资料的比对性分析与研究,研究时间较短,流程等方面尚需完善,慢性肝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健康促进模式的价值仍需持续探究。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