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有效性研究

2021-09-02 05:43季春蕾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价值分析临床应用

季春蕾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液分析仪;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相较于以往,当前我国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概率表现出了逐年上涨的势态。由于该疾病患者携带遗传基因,相较于其他血液病发生率而言,此疾病发生概率明显更高。恶性肿瘤患者为发生急性白血病的高危人群。急性白血病的发生除了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之外,更会威胁其生命安全。由此能够看出,使用一种有效方式积极诊断急性白血病并对患者开展治疗意义重大。相关统计表明,近10 年以来,全球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概率已达到3-4/10 万左右[1-2]。临床在对患者开展检验过程中,通常对其血液内白细胞比值、血红蛋白含量水平以及超敏c 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加以分析。最近几年,临床在开展急性白血病检验工作时,通常会应用血细胞分析设备完成该项工作[3]。这种仪器的应用除了能够提升检验师工作效率以外,且也能够于短时间内取得精准性高的检查结果。另外这种检查方法重复性较高,可实现多次单一样本多次检验,因而备受广大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青睐。可以为患者疾病确诊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全面探讨,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有效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择取,2018年1 月4 日至2021 年1 月4 日,我院所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题加以分析,现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实验择取2018 年1 月4 日至2021 年1 月4 日我院所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25 例为研究样本。将其列为急性白血病组。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实验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实施。相关精神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有关内容。纳入对象:经诊断,患者确定为急性白血病者;临床资料齐全者;同意参加实验调查者;神智正常、无精神疾病者。排除对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者、精神疾患、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晚期癌症者、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临床资料缺失者。在该组中男患者65 例、女患者60 例。年龄8.46~71.3 岁,年龄均值(40.58±4.38)岁。另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5 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在此其中男64 例、女61 例。年龄9.42~72.3 岁,年龄均值(41.79±4.62) 岁。经对比,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可比。

1.2 方法 本实验应用迈瑞公司所生产的全自动五类血液分析设备对受试者开展诊断。做好检验工作之后,应用专门通道以及专业试剂分析两组受试者的白细胞数目类型。另外也要强化对其外周血内异常细胞水平检查力度。通过这种办法降低受试者早期阶段白血病漏检问题。收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完成血液收集工作之后,将其放入到真空抗凝管内轻轻摇晃,确保血液样本均匀。将血液样本放于室温环境下2 h。在此之后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设备对样本加以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含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超敏c 反应蛋白浓度。记录好相关指标检验结果,倘若发生异常,应开展二次复检工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急性白血病组以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液样本内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 以及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hsCRP)。

1.4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应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计数资料实施χ2 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开展t 值检验分析,若P<0.05,代表有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组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更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组受试者的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水平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白血病属于一种人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汗、乏力、淋巴结肿大、贫血、发热等等。由于患者存在白细胞生长障碍的情况,就此引发其血液内白细胞停滞于细胞发育各个阶段,堆积在受试者骨髓以及其在造血组织内[4]。令患者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临床中,又将白血病分成慢性白血病以及急性白血病两类。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于人类白血病发生原因尚存在争议。疾病的出现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当前诸多学者指出[5]:至少存在两类分子事件一并参与到疾病发生以及发展之中。即所谓的“二次打击”学说。一方面,因各种因素所引发的造血细胞内部分基因决定性突变,就此激活了某类信号通路研发克隆性异常。造血细胞生成这种细胞取得增值以及生存之优势,凋亡受阻。另一方面,某些遗传学改变很可能会涉及到相关转录因子,就此引发造血细胞分化紊乱或组织现象发生。就白血病流行病学方面来看,当前中国的白血病发生概率大约为3~4/10 万左右[6]。此疾病发生概率和其他亚洲国家类似,疾病发生率比欧美发达国家要低。就因癌症引发的死亡率之中,白血病分别居于第6 位( 男性) 以及第7 位( 女性)。35 岁以下成年人以及儿童为该疾病的好发群体。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男女比例大约为1.81:1。在成年患者中,主要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常见类型;而在儿童患者群体中,则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较常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会随着自身年龄增长而表现出疾病发生概率增高的趋势。针对于疑似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讲,应用血液检验法加以检查能够及时掌握受试者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真实情况,有助于评价白血病患者具体疾病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在对患者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使用血液分析仪完成该项工作不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血液检验品质,且和常规检验方式相比而言,使用此法完成诊断优点诸多,具体为:第一、检测速率快。应用此法能够有效提升检验师的工作效率。可在短期内获取精准的检验结果。第二、使用血液分析仪开展检验,简单方便,操作不复杂。另外,对于操作者自身工作年限要求也较低,即便是新进检验师同样可以在短期内掌握该设备的使用技术。其有着比较广泛的适用性。第三、血液分析设备可以实现反复操作,针对于疑似性高的结果与复诊病患实施检测,可降低误诊、漏诊率。第四、应用此法开展检验结果分析时间短,且具体结果较为明确。可帮助医生在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病情。第五、对患者应用血液分析设备完成检验,能够于相同时间段内分析诸多指标,进而为临床提供更多有利参考信息。应用血液分析设备对患者开展检验能够实现有效筛选样本内的血液细胞。即便进行多次检验也不会产生过多误差[7]。血液分析仪也可以对血液样本中细胞内部颗粒具体性质、细胞规格、细胞表面结果开展实时检测,就此在根本上保证急性白血病患者最终检验结果精准性。此外,应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开展检查过程中,对于检验师操作水平要求较低。其适合于在基层医院内推广以及应用这种检验方法出具结果速率快、检验结果精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检验师的工作压力。可以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疾病治疗争取更多时间。但不容忽视的是,若患者血细胞严重异常,应用血液分析设备开展检验所出具的分类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差。进而出现误诊、漏诊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检验师要对血细胞计数异常的血液样本开展复查,以在根本上提升最终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组受试者血红蛋白水平更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组受试者超敏C 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水平明显更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使用血液分析仪完成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樣本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其有着使用方便重复性高、诊断结果精准等等特征。可方便及时为医生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有助于受试者在确诊之后接受针对性治疗。该法值得进一步于临床内推广以及应用。

猜你喜欢
急性白血病价值分析临床应用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浅析涌泉穴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