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水平的影响

2021-09-02 06:17言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艾灸抑郁乳腺癌

言欢

【关键词】艾灸;乳腺癌;抑郁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 又称乳岩,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国内外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抑郁水平普遍较高,导致其生活质量低下[1-4]。對抑郁的治疗,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四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停药后易反复,且副作用大。抑郁在中医里属于“郁证”,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副作用较小。本研究采用传统中医艾灸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以期降低患者抑郁水平,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 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5.42±6.72)岁;干预组平均年龄(46.41±6.29)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癌诊断,且处于化疗阶段;符合抑郁诊断;年龄在18岁以上;未服用任何抗抑郁药者。排除标准: 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者;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有颅脑外伤史者。抑郁诊断标准:《精神病学·第7 版》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症状有:集中注意或注意能力的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 周。排除继发性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5]。

1.2 方法 干预组采用艾灸法对患者进行干预疗,穴位主要有双侧内关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四关穴( 合谷穴、太冲穴),行平补平泄手法,每穴灸20 min,1 次/d,5 次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 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百优解(盐酸氟西汀分散片,20 mg/片),每天早晨服用1 片。两组同时在治疗第二周和第四周结束后分别进行HAMD 评分。

1.3 观察指标 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为多维度量表,共17 个条目。用于测量成人和青少年的抑郁情况,得分0~7 分为正常,8~13 分为轻度抑郁,14~18 分中度抑郁,19~22 分为严重抑郁症状,≥ 23 分为重度抑郁[6]。

本研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二周后和治疗第四周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D 评分变化: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较高,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两周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均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也均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发生抑郁在中医学“郁证”中属于“因病致郁”范畴。而导致“郁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失调而引起。在中医学中经络是人体中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在中医学中认为艾灸有温经行气作用,可用于郁证治疗[7]。本研究所选穴位中,内关穴用以宁心安神;三阴交用以调治肝脾肾三经之病变;合谷、太冲用以开关通窍,疏肝解郁;诸穴合用,条畅气机,疏导情志。《针灸甲乙经》:“心谵谵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可以治疗神志疾病[8];“三阴交”有治疗神经衰弱等作用;“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 有舒经活络、行气开窍的作用,“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9]。此外,有研究显示电针刺内关穴和三阴交穴能够显著减少大鼠的抑郁样行为[10]。可见,通过艾灸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等穴可通经活络、疏肝解瘀、舒畅情志,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症状,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艾灸抑郁乳腺癌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婆婆迷上了艾灸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千万“别”艾灸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