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1-09-02 07:03张美琼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术后脑出血

张美琼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

高血压脑出血指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年龄在45~65 岁的中老年群体。高血压引发的脑出血属于非常危急重的一种疾病,同时脑出血也是高血压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高血压脑出血则是因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再加脑动脉硬化后,导致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改变后,促使血压升高引起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2]。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采用手术,虽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率。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作为该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它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还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3]。因此,本文主要将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在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58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诱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58 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有22 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 参照组),另外36 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 对照组)。从表1 中可看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护理措施:(1) 加强基础护理:①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间隔1 h 进行1 次叩背排痰;对于长时间卧床者,应协助其采取半坐卧位,有助于增强肺容量与顺应性,便于膈肌运动,促进痰液排出,利于肺功能恢复。②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较浅者可应用定时刺激法,用吸痰管刺激患者的咽喉深部,促使患者产生咳嗽反射,然后将导管退到口腔, 待患者咳出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转动导管进行吸引;吸痰前先叩击患者背部,有利于痰液吸出;对于深度昏迷,且痰液多、黏稠不易吸出者,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患者吸痰[4]。(2) 防止误吸:①对于昏迷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采取侧卧位,能有效的预防舌后坠、误吸呕吐物后,引起窒息与吸入性肺炎的情况发生;②对于鼻饲者,喂食前需要将患者的床头抬高45°,能避免酸性胃内容物流入到患者的气管,从而引起气管痉挛、吸人性肺炎症状。(3) 饮食指导:早期进食,以满足患者机体组织的营养、加快脑组织功能重建以及降低并发症为主;因此,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与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流质食物,补充患者机体因高热、脱水所消耗的能量,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5]。(4) 保暖护理:对于合并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加强保暖措施,防止患者受凉,除了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外,还要给予痰液黏稠且不易吸出患者雾化吸人,并做到勤翻身、勤叩背,吸痰彻底的护理工作。(5) 气管切开护理:对气管切开者吸痰的时候,应严格按照无菌要求,不仅能预防气管内继发感染发生,还能避免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内;及时更换切口周围的敷料,敷料若是被痰液污染后,应立即更换[6]。(6) 防止医源性感染:①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呼吸治疗设备必须定期清洁、消毒;②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每日采用紫外线对室内进行1 次消毒;③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④病床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限制探视人数,减少人员出入;⑤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各项医疗操作,预防医源性感染发生[7]。

1.3 观察指标 采用GC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8],量表包括睁眼反应、肢体运动以及语言反应等,总计3~15 分,分为5 级。①患者在1~3 级,则表示预后良好,即患者病情完全恢复,没有发现后遗症,生活能够自理;②患者在4~5级,则评定为预后不良好,即患者处于植物状态或者直接死亡,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昏迷程度越严重。分析诱发参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 检验,计数资料经χ2 检验,以例(%)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GCS 评分比较 表2 结果示,参照组GC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要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2.2 分析诱发肺部感染因素 表3 结果示,导致参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包含昏迷、误吸、营养供给不足、既往有肺部疾病及医源性,其中占比最高的为昏迷40.91%(9/22)、误吸27.27%(6/22)。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高血压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病时会突然出现①恶心呕吐、②头痛[9]。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起病较急、病情危重;所以,临床上为改善患者的预后,以早期清除颅内血压、降低颅内压为治疗原则[10]。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方式为手术,虽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该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会影响预后,增加患者死亡率[11]。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GC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着肺部感染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分析为:GCS 评分的高低与患者有着非常密切关系,当患者评分较低时,表明患者的正常生理反射在减弱或是消失,且其排痰能力降低,从增大其发生误吸的风险,无法有效的将分泌物排出大气管,进而堵塞呼吸道,最终引发肺部感染;此外,还可能会增大空气中、口腔中的细菌进入患者肺部的几率,也是引发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2]。从研究结果3 中可看出,诱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要是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则会对手术效果与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临床上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干预,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加快康复。

综上所述,诱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护理干预,以此来减少发生肺部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术后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