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宁波木雕花板的艺术特色

2021-09-02 07:19王昕
流行色 2021年6期
关键词:金漆花板木雕

王昕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宁波,属于江南水乡与东海港湾的综合体,工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其中,朱金漆木雕和金银彩绣、泥金彩漆并称“三金”,是宁波传统木雕花板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艺种类。朱金漆木雕是指在木雕基础上施以漆朱、贴金、彩绘等装饰工艺,追求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该技艺以宁波市为中心,辐射至鄞州、奉化、余姚等地,形成地域装饰特色。

一、历史脉络

宁波的木作髹漆工艺可上溯到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河姆渡文化漆碗的木胎表面残存朱漆,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据史料考证,朱金漆木雕兴盛于北宋时期。随着土木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彩漆和贴金的装饰木雕应运而生,但限于宋代礼制,朱金漆木雕仅以装饰寺庙、官府建筑为主。据元至正三年(1343年)修撰的《宋史·舆服志》记载:“天圣九年,禁京城造朱红器皿。”同时规定五品以下官服不得使用朱色,可见当时朱色地位之尊,该禁令同时制约了朱金漆木雕的广泛应用。到了南宋,大批名门望族迁入明州城内,朱金漆木雕开始大量用于贵族的建筑、陈设等。明清以来,朱金漆木雕与宁式家具并行发展。清代,宁波商品经济兴盛,市肆繁荣,朱金漆木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进入市场,宁波花板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从建筑装潢到家具装饰,从日常陈设到佛教造像,从日用器具到庆典道具,几乎无处不见,发展到清末民初更是达到繁荣的巅峰。民国初年,政局动荡、战乱频生。在经历数年高潮后,宁波朱金漆木雕逐渐衰落。

二、雕漆合一

宁波花板多取材樟木、银杏木、水楠木等本地所产杂木,施以雕刻、髹漆和妆金完成。花板图案的构图饱满细密、层次丰富、造型浑圆。雕刻技法通常以深浮雕为主,兼具浅浮雕、透雕、半圆雕、嵌雕等技法。事实上,朱金漆木雕并非宁波所独有,在江南、华南传统嫁奁家具花板中均很常见。宁波朱金漆花板不追求精雕细琢,而十分讲究漆工的修磨刮填、金箔贴敷、矿彩描绘、线条勾勒和螺钿镶嵌。在雕刻之外,宁波朱金漆花板运用饰朱、贴金、妆彩、描金等技法,辅以泥金、泥银、沥粉、洒金、缀金等手段,各种装饰工艺争奇斗艳,呈现出琳琅满目、金碧辉煌的面貌,给人一种浑厚炫彩,富丽堂皇的视觉印象。

宁波朱金漆花板(如图1)以“朱”和“金”为最大亮点,“朱”即朱砂,并非化工色漆,而是一种用于调制天然漆料的矿物原料。朱砂色泽艳而不俗,温婉自然,与天然漆料结合后久不褪色,价格也较为昂贵,有“一两黄金三两朱砂”之称。宁波漆工所用的朱砂主要通过海路运输而来。明代的宁波已形成打制金箔的行业,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描金是宁波象山地区朱金漆花板的重要特色工艺,一般与彩绘相结合,在红地上描漆。在雕刻基础上,用黑线勾勒出部分造型或细节的轮廓,然后在其中填入金彩,获得形态立体精湛,色彩华丽的效果。

图1 宁波朱金漆花板

明清以来,崇红尚金之风在宁波民间持续盛行。百姓普遍喜爱并使用金饰,但碍于价格昂贵,便有在银箔上刷黄色光漆的做法,以模仿黄金效果,称为“银箔罩漆”,又名“假金”,此法多用于装饰低档家具。

相比江南其它地区,宁波朱金漆花板的色彩更加绚丽。除了朱漆和金箔外,还有靠其它材质呈现的色彩,例如,取自青金石粉的青色,取自黛粉的绿色,还有闪亮的贝壳片与琉璃珠点缀其间。花板中各种色彩与质感的物料皆来自于自然,华丽但不艳俗,显得丰富而和谐。

三、图案程式

宁波花板图案的构图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图画式和纹样式两种。图画式构图采用散点透视,以主体形象为核心,组织和经营画面元素,使其呈现出主次对比,空间分明,自由灵动的图画效果;纹样式构图多采用对称布局,在中央的几何形框线中置入图案形象,四角填充向心的蝙蝠、蝴蝶或花草等角花元素,形成套嵌式的画面层次,以适合纹样达到秩序性的装饰效果。

在形象比例上,宁波花板图案虽借鉴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但并不遵循“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画诀,而形成自身的程式化。在图案中,通常人大于屋,树高于山,人物的头部也被刻意夸大,这种充满主观色彩的夸张比例,既适应了装饰的要求,又突出了主体,并增强了艺术效果。

在图案造型上,宁波花板图案极具概括性,如:石上长树即为山,飞鸟流云是为天,行舟浮水即为河;又如“武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的人物造型口诀,服饰、道具、姿态也有固定的样式。这种程式化特征源于造型经验的长期总结,使宁波传统木雕特色鲜明、妙趣横生。

四、图案题材

清代早期,宁波花板的图案题材多为忠臣、孝子、先圣、贤士、佛道、神仙、山水、花鸟、瑞兽等,辟邪瑞器、博古珍宝等图案也较常见。清中晚期以来,雕刻题材以吉祥图案为主,多表达富贵、喜庆、多子、功禄等主题,如“福在眼前”、“吉庆有余”“五子夺魁”“双龙捧寿”“花鸟虫鱼”“蟾宫折桂”等;也有不少如“二十四孝”“孟母三迁”等宣扬传统道德的典故题材,以及展现文人志趣的“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文艺题材。

在宁波花板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戏曲题材。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浙东各地流行地方戏曲、表演等。除了本地的甬剧、姚剧、宁海平调等地方剧种,外来的京剧、昆剧、越剧、杭剧等也在宁波地区广为流传,唱、做、念、打,一招一式皆形成固有的程式传到宁波。因此,戏曲故事成为清末宁波花板的主要题材之一。戏曲的剧目繁多,均来自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寄托着人们对伦理道德的崇尚以及质朴的生活理想与信念。清中期以来,戏曲故事成为宁波最受大众欢迎的花板图案题材,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别具特色的“京班体”风格。

五、其它工艺

除朱金漆木雕工艺外,“骨木镶嵌”也是宁波花板装饰风格的组成部分。民初赵汝珍先生《古玩指南续编》载:“镶,以物相配合也,嵌者,以物陷入也。镶嵌者,即以金石贵重之物钉入木器内,成为有意义之图案或图画也。”宁波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镶嵌工艺当属骨木镶嵌技艺,即采用象牙、牛骨、黄杨木、螺钿为原料,在红木、花梨木等硬木的木坯上排花、胶花、拔线、凿槽,然后,施以鱼胶并将裁好的骨木纹饰敲嵌入槽,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

明末清初,随着铜锯丝的应用,木嵌技艺的发展以及红木木材的进口,宁波骨木镶嵌技艺得到迅速发展。清乾隆年间,骨木镶嵌技艺日臻成熟,发展为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形式。道光以后,骨木镶嵌已广泛装饰于宁波地区的民间家具上,成为家具主流的装饰工艺之一。鉴于材料和工艺的特点,骨木镶嵌的图案讲究布局匀称,构图上采用散点透视,突破空间和比例的局限,所有画面元素均不重叠,将前景与后景的形象展现在一个平面上,形态简约,轮廓分明,装饰性较强,呈现出汉代画像砖的艺术特点,装饰性很强。在长条或横幅花板中,骨木镶嵌巧妙借用建筑物、山石、树木形成自然间隔,同时也将不同情节的画面穿插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幅通景广角的连环图案。宁波骨木镶嵌利用浅色镶嵌物与深色木坯的明度色差对比,形成强烈的剪影效果,使图案具有醒目、热烈的视觉风格。平嵌形式的镶嵌物与木坯表面保持齐平,并在打磨后的镶嵌物内部施以线刻;高嵌的镶嵌物高于木坯表面,并施以块面分明的浮雕。平嵌、高嵌组合应用有利于突出重点,展现画面层次。不同颜色和质感的骨、木混嵌,则可以丰富画面色彩,烘托主题形象。骨木镶嵌花板多表现场景式的画面,人物、动物、植物、建筑、景观和谐组合,琳琅满目且秩序井然。

此外,宁式家具中常用“一根藤”装饰窗棂、床围或花板。所谓“一根藤”,是指用榫卯拼攒制作一根蜿蜒曲折的线条,形成花瓶、扇面、文字等形状,达到变化的装饰效果,寓意幸福象藤蔓一样延绵不断,成为宁波装饰工艺的重要识别符号。“一根藤”以线条为元素来造型,因此需要用结子来加固结构。结子,在宁波一带谐音名为“吉子”,是安装于家具、窗棂或其它框架结构之间的小构件,在加固结构的同时起到装饰作用。宁波的结子样式丰富,雕刻精美,其中木质细密、色泽光润的黄杨木雕结子是宁波花板中的特色。黄杨木雕结子尺寸为手掌大小,以透雕形式刻画人物、动物、花草或建筑,插嵌于红木框架结构中,显得小巧精致,玲珑活泼。黄杨木的象牙黄色泽与深色的硬木搭配,显得层次分明,极具装饰效果。

猜你喜欢
金漆花板木雕
浅谈北京故宫藏金漆类文物保护及传承
东阳传统木雕花板的艺匠传承
承恩寺壁画《帝后放飞图》金漆镶嵌彩绘屏风在京完成
烧结机尾除尘布袋破损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
十二生肖
电厂布袋除尘器花板结构有限元分析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竹丝镶嵌屏风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