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PIK3CA蛋白表达、血常规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1-09-03 06:24王兆邦梁秋亭冯家华
海南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血常规肺部机体

王兆邦,梁秋亭,冯家华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东 东莞 523900

肺癌患者在放疗、化疗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破坏到自身的免疫功能,导致发生肺部感染,若感染得不到良好控制,甚至可促使癌细胞进一步扩散,造成病情恶化,从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2]。因此,早期了解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癌基因(PIK3CA 蛋白)主要参与着肿瘤细胞的形成、扩展、增殖等过程,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其在判断感染中也有一定价值[3]。此外,血常规在了解机体炎症状态中作用关键。另有研究发现,在肺癌患者中凝血功能紊乱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凝血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4]。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PIK3CA 蛋白表达、血常规指标和凝血指标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19年12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和40例肺癌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未感染组)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 年版)》[5]中肺癌的诊断标准,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确诊;②感染组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6]中相关标准,均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表现,并通过X 线片、实验室指标等检查确诊;③具有活检病理组织标本;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肺水肿、肺血管炎、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②合并其余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③合并其余恶性肿瘤;④近半个月内服用过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1)比较两组患者的PIK3CA蛋白表达水平。将两组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IK3CA蛋白的阳性表达,试剂盒由北京中衫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将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为阴性对照替代一抗。阳性判定方式:在高倍镜的观察下,随机选择5 个视野,400 倍放大下计数100 个癌细胞,先记录细胞质和(或)细胞核染色程度,其中无染色记0分,淡黄色记1分,棕黄色记2分,棕褐色记3分;再记录阳性细胞的所占比例,其中≤5%记0 分,6%~25%记1 分,26%~50%记2 分,51%~75%记3 分,>75%记4 分;将染色程度、阳性细胞比例两结果相乘,结果≥4分则判定为PIK3CA蛋白阳性。(2)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水平。收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感染组患者采血时间需在感染24 h内)5 mL,室温下静置30 min,在3 000 r/min的条件下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收集血清储存于冷冻箱中备检,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W)的表达;(3)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江苏鸿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H1202型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IK3C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感染组患者的PIK3CA 蛋白阳性率为47.50%(19/40),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3,P<0.05)。

2.2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比较 感染组患者的WBC、PDW、MPV、NEU 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LT、LYW 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感染组患者的APTT、PT、TT明显长于未感染组,FIB、D-D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肺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表现,肺部感染是肺癌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和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抗感染能力降低等因素相关[7-8]。且当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后,不仅会加重自身病情,还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不利于预后[9]。

PIK3CA 蛋白是体细胞突变后形成的一种癌基因,对IA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s)的活化过程具有刺激作用,且可促使癌细胞生成、转移等。随着学者们的逐步研究发现,PIK3CA 和感染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通过分析是由于在感染的刺激下,可促使癌基因PIK3CA蛋白发生突变,导致其在病灶组织中出现高表达。张海波等[12]研究中也显示,通过测定PIK3CA 蛋白的表达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在临床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具有着重要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肺癌患者病情的不断进展,会促使机体释放大量凝血因子,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诱发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栓风险[13]。另也有报道显示,在肺部炎症的刺激下,也会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中,血常规指标WBC、PLT、PDW、MPV、NEU、LYW以及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FIB、D-D水平和未感染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存着着明显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表现异常。肺癌患者遭受到肺部感染后,机体在炎症状态的刺激下,可对肺部血管内皮功能造成损伤,促使凝血系统激活,导致大量凝血因子被逐渐消耗,最终造成凝血功能失衡。李华等[15]报道也显示,和未合并感染的患者相比,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凝血功能更加紊乱,和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其次,在感染的刺激下,会导致PDW、MPV、WBC水平升高、PLT水平降低等表现。此外,在肺部感染的炎症反应过程中,NEU有着主导作用,其表达的升高可释放大量的毒性物质,不仅会削弱到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还会对肺组织的血管内皮造成损伤;LYW是机体免疫反应的核心指标,其表达的降低代表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由此可见,肺部感染的发生也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在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可密切监测PIK3CA蛋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警惕肺部感染、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例如所选样本量过少,未纳入健康者进行对比研究等,对于此部分缺陷,今后也将持续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出现异常表达,临床上可重点监测上述指标,全面性地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猜你喜欢
血常规肺部机体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