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绒癌化疗后继发子宫动静脉瘘1例

2021-09-04 09:40孙亚楠杨红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动静脉本例盆腔

孙亚楠 郭 婧 杨红玉

患者女,27岁,孕3产2。因阴道大量出血3 h就诊。既往月经规律,2年前因清宫术后组织学诊断滋养细胞肿瘤予以EMA-CO化疗5个疗程,甲氨蝶呤单药化疗3个疗程,化疗后定期复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为阴性。入院后体格检查:经产外阴,阴道内可见大量暗红色出血,宫颈口可见宫腔压迫管,子宫增大,如孕40 d大小,压痛明显,活动度差。超声检查:子宫大小6.1 cm×5.3 cm,内膜厚0.7 cm,质地不均,宫颈右后方探及5.6 cm×4.3 cm团状强回声,呈丰富血流彩球状,内部回声欠均匀(图1)。超声提示:子宫动静脉瘘。盆腔MRI检查: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增厚,子宫右后下侧周围可见扭曲、粗大流空强化血管影,可见大小约4.1 cm×3.8 cm椭圆形高信号影,边界较清晰,夹杂点状信号影(图2),右侧附件未见异常强化信号影,余异常血管分界欠清晰。MRI提示:子宫右后方血管畸形并出血。入院后查β-hCG阴性,结合既往病史及超声诊断综合诊断:绒癌化疗后右侧子宫动静脉瘘?入院后累积出血量超过1000 ml,血压80/50 mm Hg(1 mm Hg=0.133 kPa);因患者拒绝行盆腔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且无生育要求,遂急诊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大体标本见:右侧子宫血管明显增粗,可见明显动静脉瘘形成,最粗血管直径约3~4 cm(图3)。

图1 子宫动静脉瘘CDFI图

图2 子宫动静脉瘘MRI图

图3 子宫动静脉瘘大体标本

讨论:子宫动静脉瘘是由动静脉血管绕过毛细血管网,在子宫动、静脉间形成异常通道或交通支[1],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子宫动静脉畸形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子宫动静脉瘘常继发于剖宫产手术、人工流产、分娩等,少部分由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绒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引起,其中继发绒癌继发的子宫动静脉瘘仅占3%左右。本例患者继发滋养细胞肿瘤,属于后天性。子宫动静脉瘘发病罕见,临床常表现为阴道反复出血、慢性盆腔痛、性交痛,严重者甚至因为阴道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可极大的改善临床结局。研究[2-3]表明β-hCG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其异常表现可导致妊娠滋养细胞层增殖紊乱,进一步引起子宫动静脉瘘;且绒癌患者常在化疗前及化疗期合并β-hCG升高情况下并发子宫动静脉瘘,但本例患者发生子宫动静脉瘘却是在化疗结束后2年,非常罕见。因此,不能将β-hCG水平作为诊断标准,还需密切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其首选检查方法,不仅可检测子宫动静脉瘘出血程度,还可反映子其血流动力学特征,即病变区呈丰富血流彩球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本例患者超声表现典型。

子宫动静脉瘘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视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决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盆腔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子宫全切术等,因本例患者无再生育要求,且拒绝接受盆腔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术后2 d阴道出血止,术后2个月复查恢复良好。

猜你喜欢
动静脉本例盆腔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吗?
盆腔积液怎么办
都是忽视“O和1”的错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