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产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04 09:40惠品晶王丽春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脑损伤早产儿动力学

蔡 蓉 惠品晶 王丽春

早产儿是指37周以前出生,体质量多在2500 g以下的活产儿,其并发症和病死率均高于足月儿,且存活的早产儿中约10%存在一定的脑损伤[1-3]。随着近年高龄产妇数量不断上升,早产儿出生率也大幅攀升,出生体质量也越来越低[4]。然而早产儿各脏器发育尚未成熟,容易遗留有神经发育和认知行为缺陷。文献[5]报道早产儿特别是6个月龄之内的早期干预治疗,可促进其大脑功能的恢复,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早产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频谱,探讨其相关参数在评估早产儿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74例,胎龄32~36周,平均(35.20±1.34)周;体质量1500~2500 g,平均(2120.15±262.65)g,根据出生后6个月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中的发育商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102例(发育商<85分),平均胎龄(34.41±1.36)周,平均体质量(2011.74±275.67)g;预后良好组72例(发育商≥85分),平均胎龄(36.02±0.99)周,平均体质量(2279.08±130.68)g。所有早产儿出生后3 d内均行经颅脑超声检查。排除超声资料不完整、出生后不定期随访及先天发育异常疾病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二、仪器与方法

使用迈瑞M7 Serie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P2S探头,频率4~12 MHz。患儿取侧卧位,检查期间需保持安静状态,将探头置于颞窗。采用CDFI于大脑脚前方可探及Willis环,MCA由Willis环向两侧垂直发出,向外行走,将取样框置于其水平段,选取取样容积,取样容积为2~3 mm,调节声束与血流方向的角度尽可能接近0°,获得3个以上连续稳定、形态相同的频谱图,测量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以上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中级以上超声医师完成。

参考文献[6]将RI≥0.75或RI≤0.50、PSV和EDV高于或低于2个标准差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辅助诊断依据。

三、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两组早产儿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预后不良组PSV、EDV低于预后良好组,PI、RI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和图1,2。

表1 两组早产儿MC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s)

表1 两组早产儿MC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s)

PSA:收缩期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

RI 0.76±0.07 0.72±0.06 3.24 0.00组别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t值P值PSV(cm/s)42.40±8.25 45.82±8.72-2.61 0.01 EDV(cm/s)9.96±3.73 12.47±3.92-4.27 0.00 PI 1.58±0.30 1.38±0.26 4.64 0.00

图1 预后不良组早产儿声像图(PSV:41.8 cm/s,EDV:8.57 cm/s,PI:1.56,RI:0.79)

图2 预后良好组早产儿声像图(PSV:52.51 cm/s,EDV:12.32 cm/s,PI:1.44,RI:0.71)

二早产儿MCA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中PSV、EDV、RI异常的早产儿比例分别为26.47%、32.35%、52.94%和4.17%、6.94%、27.7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15.96、5.05,均P<0.05)。PSV、EDV、RI评估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26.47%、32.35%、52.94%,特异性分别为95.83%、93.06%、72.22%,准确率分别为55.17%、57.47%、60.92%;且均与早产儿不良预后相关(列联相关系数=0.28、0.29、0.24)。

讨 论

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包括脑血管发育尚未成熟,脑血流的自主调节能力较差,与正常足月儿比较,早产儿缺氧易引起脑损伤。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不可逆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其后遗症包括脑瘫等。MCA是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供应同侧大脑半球80%的血液[7],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评估早期HIE及其病变程度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8]。国内外研究[8-10]认为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直接反映大脑的血液供应状态,对早期诊断窒息引起的脑损伤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国外研究[11]显示,与正常新生儿比较,窒息新生儿出生后72 h RI异常,3年后的不良预后(死亡或脑瘫)是正常新生儿的8.8倍。且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越显著,预后越差[12]。本研究通过对174例早产儿在出生后3 d内的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早产儿PSV和EDV低于预后良好组,PI和RI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徐海燕等[13]研究结果一致。当早产儿处于缺氧早期时,凭借机体自主调节机制,优先供应生命器官,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此时MCA代偿性扩张,RI、PI下降,PSV、EDV升高,脑组织血流供应增加,一般发生于出生后12 h内[14]。由于缺氧引起脑细胞氧化代谢障碍,形成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脑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此时RI、PI升高,PSV、EDV下降,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当EDV下降至0,即舒张末期血流缺失,常出现脑白质缺血坏死,提示病情较重[15]。若未及时干预治疗,易出现脑瘫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研究结果表明预后不良早产儿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不利于脑组织的生长发育。

本研究PSV、EDV、RI预测早产儿不良结局的敏感性分别为26.47%、32.35%、52.94%,特异性分别为95.83%、93.06%、72.22%,准确率分别为55.17%、57.47%、60.92%;且各参数均与早产儿不良预后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早产儿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偏低,分析原因为部分早产儿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界值,虽然处于正常范围未达到HIE的诊断标准,但是该部分早产儿的预后同样较差。当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界值时,应警惕是否会引起后期不良预后,此时需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予以积极有效的监护治疗。本研究各MCA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早产儿不良结局的特异性普遍较高,与唐榆[16]研究结果一致。当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时表明此时早产儿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应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减少不良预后的产生。因此,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早产儿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动态监测早产儿M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早期评价早产儿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脑损伤早产儿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新生儿脑损伤与围生期感染关联性的Meta分析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2004~2013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性脑损伤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利用相对运动巧解动力学问题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