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化进程中广西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景观设计

2021-09-05 16:49周杏会
旅游纵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景观设计广西

周杏会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底蕴与资源都较丰富,本文选择从乡村文化生态着手,将其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将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乡村建设。文章对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概括,然后提出建设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庆典、探索与发展民族创意产业、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推动民族乡旅文化融合创新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旅景观融合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文化生态;景观设计;广西

中图分类号:G249.2;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8CGL001);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825)。

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打造文化生态理念的主要体现,这不仅需要农业农村部进行顶层设计,还需要各地加以实施,它是建设文化旅游景区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需要保证广西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的持续活跃性。为推进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的交叉融合,在乡村需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与价值的产业。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从景观设计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文化生态传承与发展。

一、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的必要性

合理运用乡村文化生态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广西乡村旅游文化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是振兴乡村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广西人民若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可以打造一个完善的乡村文化生态产业链,丰富乡村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而广西人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整合,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双向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赢得游客对当地人民的服务质量与满意度,进一步拓宽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渠道,从而为乡村文化传播与新农旅发展夯实基础[1]。广西人民需要以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基础,重新调控新农旅产业布局,以此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向现代化产业转变。根据乡村文化旅游融合调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固性。广西人民发展新农旅时需要保持传统产业生态不变,然后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特别是乡村景观设计可以融合当地乡土聚落的地方特色和和风俗文化,即将文化生态与旅游有机融合[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将民族特色产业、民族庆典、民族创意产业等融入景观设计理念中,以此打造出特色旅游小镇,使乡村民族节日影响力传播深远,推动民族创意思想有更好地创新。在设计乡村旅游产业时,要以局部地区为中心进行发展,调整乡村产业布局与新经济产业的规划模式,进而起到推进乡村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作用[3]。

二、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业的景观规划设计

(一)建设民族特色旅游小镇

近年来,广西各部门与人民在建造具有民族特色旅游小镇方面投入很多精力,无论是特色产业还是地域文化习俗。其中,广西在建设特色县域文化资源的全过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利用,从而为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品牌效应的旅游小镇奠定了基础[4]。2018年,此项目在广西地区实施与开展,他们通过推荐、评审、讲解等环节进行评选,最后将被选定的特色乡镇名单进行公示,第一批评选活动广西选出了40多个特色小镇培育名单,随后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将第二批与第三批特色小镇进行公布。此次确立了34个特色小镇,有关单位与社会组织加大了对这些地区资金支持,对广西人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乡镇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将特色理念融入景观建设中,将有效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与文化传承力度。在发展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时也需要根据民风民俗着手进行考虑,如宜州市的刘三姐镇,该镇具有浓郁而淳朴的壮家风情;坐落于北海市的银海区侨港镇,由于离海边较近所以具有海洋风情;以中渡镇为例,它隶属于柳州市鹿寨县,亦是洛江文化的代表;莲花镇具有浓郁的瑶族文化,它是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镇;灌阳县的油茶小镇,它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显著的民俗风情特征,因而被选定为中国特色小镇进而发展起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如果给予足够的支持,可以让具有特色景观的小镇建设起来,推进广西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特色文化小镇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效应,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乡村经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打造有影响力的民族庆典

在建设具有特色景观规划设计的小镇时,需要充分融入民族文化,还可以将经济与旅游发展进行衔接,将民族节日庆典文化融入其中,以此可有效推动当地经济链的发展,同时还能使民族庆典在海内外都有深远影响。在建设文化旅游业时将广西影响最大的“三月三”歌圩节融入其中,以此可有效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的傳统节日,通过开展节日庆典,会推动民族文化深远传播,动员全体广西人民都参与活动。此期间不需要刻意渲染气氛,广西人民在庆典活动中会释放出饱满的民族热情,当游客来到广西旅游会受到他们的感染并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促进广西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在开展“三月三”节日庆典期间,可以对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打折销售,不仅可以调动游客的购买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开展旅游消费嘉年华活动的同时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这将让游客具有欣赏与了解民族文化盛宴的最佳时间。开展“三月三”庆典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广西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使特色民族文化效应传至海内外。传统节庆活动中的瑶族盘王节歌会与炮龙节都可以作为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并将其发展为联谊会,让所有庆祝丰收的人民能广泛交友,这将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参与其中[5]。

(三)探索与发展民族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广西人民以民族文化资源设计灵感为基础,然后经过人们长时间的琢磨与创新,使其从传统运营方式转变为全新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应用高科技技术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使其具有创新发展性。这样可以衍生出具有强文化内涵、高文化价值的民族文化产品,并进一步提升广西局部地区的经济效益,提高人们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广西以“文化+”为发展思路,以民族文化为主线进行积极探索,然后将旅游业与饮食文化、乡村产业等进行融合发展,可以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而打造出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色产业品牌。以北海合浦县的珍珠为例,此地因为盛产“南珠”而远近闻名,可以选择将其作为产业链进行发展,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将民族风情融入其中,让更多游客在特色小镇中准确猜出该地的特产与文化。自明朝开始“南珠”就享有较高声誉,随着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的提高,小镇讲解员可以同游客讲解“南珠”的来历与历史价值,将其以雕塑或是模型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了解与参观。同时可以将其置于博物馆、艺术园林,亦或是建设以南珠为主题的酒店,发展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而促进“南珠”文化的传播。有关人员可以以“南珠”为灵感,制作与之相关的动画片,便于历史文化的传播,将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左江花山岩画可以为广西文创创意产业提供发展契机,其属于崇左市的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其文化内涵不可估量,影响力也非同凡响。崇左市若是以此为基础推崇花山文化,充分挖掘该地的文化价值。以此为基础举办夜游花山及演艺项目,可以促进手艺人拥有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更多产品,让游客对花山岩画有更深层次地了解。此外,还可以选择建设互动体验区,让民族特色文化拥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建设与之相对应的景观区,推动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景区建设[6]。博物馆或相关单位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线,让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在景区内讲解当地历史文化。不同行业也可以进行跨界合作,向群众推出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另外,广西当地可以举办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设计大赛等,以此加深人们对广西文化的印象,使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乡村旅游业长远发展,旅游资源得以有效开发。

(四)挖掘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

现阶段的旅游就是生态文化旅游,只是需要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良,将景观设计理念融入乡村旅游,可有效提升广西民族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评价乡村生态旅游的标准是景观设计规划水平的高低,根据乡村的核心发展理念进行规划可以有效增强文化底蕴,使特色民族文化发挥至最大,使其拥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因此,要全面地认识与了解生态文化旅游所具有的真正含义,充分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内涵,这是建设发展生态景观乡村旅游的关键要素。在建设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注重历史文化的导入,其对人们精神世界有引领作用。游客在乡村旅游时发现该景观设计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将会进一步增加游客对生态文化认识的清晰度,使游客心情愉悦,同时还能引起同当地文化的共鸣。若想找到适合广西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要素,政府相关部门、各大院校、科研院等需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细致地剖析,对村寨历史、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传承至今的神话故事等文化进行研究,对该文化发生的背景、历史价值和传承至今的含义进行探索,然后分别传输给景区讲解员与景区规划设计人员,让设计人员将风格元素融入园区建设过程中,导游将当时人民的心情与见闻进行传播,可使园区景观设计成果充分展现该地的生态文化。在景观设计方面投入海量的精力,引入地区文化产业、特色产品、饮食民俗,这将对广西人民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有较好地推动作用,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五)推动民族乡旅文化融合创新

创新设计灵感可以使乡村景观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民族产业创新,是推进乡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乡村生态景观规划,对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可以推动广西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更趋向于现代化,建设蕴含现代元素的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旅文化的发展。广西进行文化旅游创新时,需要将乡村旅游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以便于乡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所以在设计乡村景观时需要细致观察时局变化,重视形式创新,进而带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为使乡村文化能深入民心,需要对特色文化给予重视,重视发展旅游景区的亮点项目,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从而推动特色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在保持传统旅游体验的前提下,以现代化技术为指导,让民族生态博物馆展览形式逐渐朝数字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能刺激人们脑细胞的效用。要充分调动游客思维方式与行为,综合考虑旅游体验形式,将乡旅文化与景观设计进行融合,自然元素可以改变游客的思维,让其能更加喜爱广西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因此,广西人民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挖掘能让游客身心愉悦,记忆更加清晰的方式,融入区域特色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理念,可以是饮食文化、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在景观园区内设置亲子旅游活动、网红打卡地等,此类活动能很好地與乡村文旅结合,提高人们的体验度。具有独特气质的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透人们的心理,让人们欣赏文化的同时摒弃其他杂念,这对乡村振兴与旅游行业的发展有推动效能[7]。

三、结语

在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可以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其可以对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从而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城市旅游城市化进程。若将乡村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与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传承我国文化。广西文化生态与旅游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协调发展才能有效促进文化生态与旅游业的共存。

参考文献

[1] 宋志鹏.回归乡土:自媒体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呈现[J].视听,2019(12):161-162.

[2] 杨华刚,刘馨蕖,赵璇,等.乡土聚落环境中仪式空间的形态表达与存在机制研究[J].中国名城,2020(9):73-78.

[3] 谢毅男.论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动力与传承创新[J].乡村科技,2019(30):18-20.

[4] 郑庆杰.仪式的空间与乡村公共性建构:基于江西赣南客家村落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7-48.

[5] 李苏,张淑玉.认知、情感与意向:地方文化认同及其建构维度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7):109-111.

[6] 李伟.日本学校乡土德育的特色及经验借鉴[J].教学与管理,2019(18):122-124.

[7] 刘彤瑶.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路径探索:以徐州“曹氏香包”为例[J].人文天下,2019(9):62-69.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景观设计广西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广西广西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广西尼的呀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