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乐观的自我效能儿童

2021-09-05 03:05陶蕾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家庭儿童

陶蕾

[摘   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能力的感知或判断。它对儿童的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绪反应、自我学习监控行为等具有重要影響。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幼儿园三个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体验成功收获愉快感、利用榜样提升效能感、具体评价获得认同感、正确归因增进自信心、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等举措帮助幼儿做乐观的自我效能儿童。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儿童 ;幼儿园;家庭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对个体学习、任务拣选和目标确定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对其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面对问题的韧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变化、自我人格的建立以及群体间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幼儿期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乐观开朗地生活,值得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深入探讨。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能力的感知或判断。班杜拉认为,一种行为的开始以及持续的时间大多数由发出行为的个体对自己相关能力的感知和预判所决定的。自我效能感是诱发个体行为产生的中心机制,是行动发生的重要基础[1]。通过概念可以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和主观感受,个体的行为基于对自我的认识,是由认知控制的行为,强调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作用。

二、自我效能感的具体影响

从选择过程来看,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幼儿的选择。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往往更愿意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环境,以此发展自身能力,增强自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幼儿为防止失败,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难度低的任务,以便轻而易举取得成功,从另一方面看,也限制了幼儿某些潜能的开发[2]。

从认知过程来看,不同效能感的幼儿对行为结果的认知存在差异。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一般认为成功是自己有能力和努力的结果,而能力又被视为可以获得的技能。这种对成功积极的认知方式,使幼儿更愿意行动。

从动机过程来看,自我效能感影响幼儿努力的强度及持久度。面对挫折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并锲而不舍地尝试直到成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幼儿,极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浅尝辄止,一旦失败就选择放弃。

从情绪反应来看,当幼儿遇到突发状况时,其应激状态和情绪反应也会受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临危不乱,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幼儿缺少自信,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应激反应,常常伴随着难过、悲伤与痛苦。

从自我监控学习行为来看,自我效能感与幼儿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一般而言,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喜欢挑战并且相信自己能成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内部动机。自我效能感低的幼儿则恰恰相反,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测、控制和调整。

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人因素

(1)成败经验。幼儿对自身的认识绝大部分依赖于可直接感知的内容,个体的成功是能切实体会到的,有利于幼儿对自身良好认知的构建,并且多次成功建立的高效能感并不会被偶尔几次的失败所影响。相反,如果幼儿持续多次体验失败,就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

(2)生理状态。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会依据当下所呈现的生理状态判定自己的行为结果。关于生理状态的论述,研究者进行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强调的是个体对身体反应的再分析,比如心跳加速会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一种认为不同的情绪情感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比如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但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有限,幼儿对自身生理状态的分析能力较弱,其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可能也较小。

2.家庭因素

(1)父母的自我效能水平。自我效能感高的父母处理事情时的自信和从容会对幼儿形成榜样示范。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低的父母会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3]。同时,也会对幼儿传递一种“爸爸妈妈都不行,那我肯定也不行”的信号,这种替代性经验的获得也会影响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2)家长期望。程度适中的期望会助力幼儿成长,增强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有些家长不考虑甚至不在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盲目地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在幼儿达不到要求时,往往会产生失败后的沮丧,进而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此外,一些家长还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而这种比较往往是畸形的横向比较,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长期的否定也会使幼儿产生自我怀疑,从而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3)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者普遍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专制型教养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父母的权威,这种高控型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做事无主见,喜欢依赖他人,不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敢探索,自我效能感较低。溺爱型教养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孩子作为掌上明珠被“圈养”或“精养”,由于缺乏锻炼,孩子的能力未得到相应发展,多次失败可能导致孩子畏难,不愿勇往直前。而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家长会和孩子共同商量家里的所有事物,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并给予支持,及时肯定孩子的成功,增强自信心。这一教养方式是利于幼儿形成良好自我效能感的理想教养方式。

3.幼儿园因素

(1)教师效能感。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被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指导,儿童也会拥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且有较明确的自我判断与学习主动性[4]。自我效能感越强的教师对幼儿及幼教事业的情感投入越多,工作热情也会随之高涨,相信自己有能力促进幼儿有效学习和活动,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积累成功经验的环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他们对儿童期望值高,不仅会在口头语言上给予儿童更多的表扬,而且会通过微笑、点头、拥抱等身体语言对儿童进行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巩固幼儿的学习动机。此外,与家长自我效能水平一样,教师的情绪流露,比如自信、焦虑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2)言语劝说。言语劝说主要体现在对活动过程或活动结果做出反馈或评价。研究发现,如果对小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和能力进行评价,如“你真努力”“这一类的题目你很拿手哦”等类似的反馈,可以增进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结果的评价也会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幼儿对言语劝说者的信任程度相关,幼儿越信任劝说者,越是看重他的评价。

(3)同伴群体。通过观察同伴群体行为结果而得到的替代性经验也会影响幼儿的自我效能感。3~6岁幼儿的学习方式以观察和模仿为主,模仿对象更倾向于信任、崇拜且相似度高的同伴,并将同伴的经验替代为自己的经验。当同伴成功时,会增强幼儿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同伴失败,幼儿可能认为自己也会失败,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另外,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水平。

四、培养幼儿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1.积累成功体验

一是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适合其发展的游戏,在游戏中发展各方面能力,同时收获成功的愉快感,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二是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适当降低评判标准,在获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即进行及时肯定。三是教师应尽可能地发现并挖掘幼儿的长处,并给予其充分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四是为幼儿设置具体的、合适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或将长远的、困难的目标划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易操作的小目标,使幼儿看到自己的点滴成长,同时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设立难度恰当的学习目标,提升自我效能感。

2.树立恰当的榜样

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情况,树立恰当的、不同层次的榜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纵向比较,比如制作成长档案,收集幼儿作品,言语上也要直接指出幼儿的进步,例如“你看之前你只能拍10下篮球,现在都可以拍20下了,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下次肯定会拍得更多。”通过呈现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直观清晰的结果,帮助幼儿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

3.使用具体评价

教师要给予幼儿更为细致、持续的观察与关注,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性格特质、生活成长状态,善于发现他们所具备的优秀品质,运用具体、简单词汇或语句对幼儿的品质进行针对性的描述,如“你真细心,竟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而不是“你真棒”“你真厉害”等笼统的评价语言,通过正面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

4.引导正确归因

研究表明,认为能力可增长的人其自我效能感明显地高于认为能力固定不变的人[5]。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幼儿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稳定的因素,如努力,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有上升空间的,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幼兒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如智力,幼儿就会对学习丧失动机,出现行为退缩,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

5.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父母应积极回应幼儿,站在幼儿视角看问题,并为其创造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其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同时,家长还应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2]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黎文静.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综述[J].时代教育,2008(6):247+245.

[4]洪秀敏,庞丽娟.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J].学前教育研究,2006(6):44-47.

[5]Winters D, Latham G P.The effect of leaning versus outcome goals on a simple versus a complex task[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1996,21(2):236-250.

(责任编辑   姚力宁)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家庭儿童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