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策略

2021-09-05 05:17时卫宏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时卫宏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应在体育教学中采取表现性评价策略。要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使其发挥体育骨干力量的作用,成为教师的小帮手;对体育学困生及时提供帮助与纠错,鼓舞其斗志,激发其学习的动力;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表现,达成教学目标。评价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直观可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给予即时鼓励、修正、调控及引导的教学评价活动。表现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明确技术动作,掌握运动方法,及时改正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标。

一、对良好表现的评价:示范引领

以A教师五年级“五步拳”的武术教学为例。教师发现几名学生的动作干脆有力、标准规范,询问后得知他们均为“习武之人”,学过武术或跆拳道等。于是A教师组织全体集合观看这几名学生的动作示范,并请其他学生评价他们哪里做得好。比如:弓步能够做到前腿弓平,后腿蹬直,成90度,上体挺直;马步的两脚间距为“三脚半”,大腿与地面平行,两脚尖内扣并平行向前;推掌能够做到力达掌根;冲拳能够力达拳面,动作迅速而有力。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总结出了动作要点。这时,教师再将这几位学生分配到各组担任组长,进行分组学练。

教师及时发现表现良好的学生,用表扬和展示的方式,既可以肯定这些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他们再接再厉,也为其他学生增加了学习机会。教师要注意用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并分析同伴的展示,这比一味地强调技术要领更有利于学生领悟所学内容。此外,表现好的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的助手,更好地带动全体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二、对学习困难表现的评价:激发动力

B教师的授课内容为八年级耐久跑,其为学生集中讲解了生理极点和二次呼吸时身体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和担忧。在接下来的12分钟计时跑中,教师发现身体偏胖和意志力较弱的学生“由跑转走”了,于是及时安排互助小分队,要求由一人或者两人帮助一位跑不动的学生跑起来,具体帮助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教师不断鼓励学生,陪着学生一起跑。学生中间也自发地出现了拉着同学跑、推着同学跑、鼓舞和激励同学跑的景象。最终,所有学生都坚持跑完了12分钟。

耐久跑是一项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很多学生谈“跑”色变。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跑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既有生理上的不适应,也有心理上的不情愿。教师在发现学生想要放弃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其中,口头鼓励只是一种直接的言语引导,可以振奋精神,但除此以外,学生还需要更实质性的立竿见影的举措,才能坚持达成运动目标,增强运动自信。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而通过这种耐久跑的教学或训练,可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优秀意志品质。这些品质只有通过切实的体验与内心的克服才能真正转化成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体育品德,必须在运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以熏陶和培养。

三、对重难点的评价:目标指引

蹲踞式跳远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C教师在执教七年级蹲踞式跳远时,在示范讲解之后,安排学生们分组学练。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和弹跳力较好,跳得较远,教师对此称赞道:“非常好,跳得很远。”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错误,教师让他们暂停练习,全体集中,选出一名动作规范的学生和一名动作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正误对比示范,让其他学生分析蹲踞式跳远的正确技术动作。接下来,再让动作标准的学生帮助动作错误的学生改进技术动作。

另外一位D教师,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将技术动作划分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步,并让学生以多种方法进行练习:一是让学生头顶羽毛球体会助跑、起跳的衔接及身体向上跳的技术动作;二是一人手持充气棒,距离地面30厘米,练习者要收小腿并超过充气棒,体会举腿收腹前伸的技术动作;三是设置四条不同远度的界线,让学生自选远度挑战。针对做得好的学生,教师直接指出他们哪里好,比如:助跑与起跳衔接好,起跳充分;收腿积极,主动前伸,在空中呈蹲踞姿势等。而对动作有错误的学生,教师则进行单独辅导。

以上C教师采取了正误对比示范的方法,对于学得好的学生是一种积极强化,但对于动作错误的学生来说,就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而D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更加完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便于学生更轻松有趣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能够对症下药,能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针对动作错误的学生,采取单独辅导的方式更尊重学生,也确保了整堂课的练习密度,教学效果较好。

四、符合学情的评价:直观可视

A 教师授课内容为二年级立定跳远,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以“高人、矮人、飞人”的方式进行了形象化的比喻。教师在巡视中,会对技术动作好的学生竖起大拇指说:“真棒,给你一个大大的赞。”但是学生在分组练习时就没有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激情了。

B 教师与A教师同课异构,采取了贴合学生发展实际需要的情景化教学,以小蝌蚪找妈妈串联了整节课。小蝌蚪要通过学习技能、掌握方法、层层通关,最后顺利地找到妈妈。B教师在学生掌握了每一关的技能后,给学生胸前贴上一枚代表“通关”的贴纸,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直到他们掌握全部技能。

同是立定跳远的教学,A教师和B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不同。A教师采用了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的口头表扬可以短暂地鼓舞学生,但持续效果不足。B 教师采用了更具“实质性”的表扬方式,贴纸对低年段学生来讲是更“实在”的,激励作用更强,而带有挑战性质的趣味游戏也使学生在练习时目标更明确,并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显然这种教学设计更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表现性评价是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的及时评价,其中包括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暂时落后或掌握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点评与指正,通过课堂上的有效评价、直观评价达到促进全体学生进步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