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研究

2021-09-05 02:48吴玉凤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小学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飘》为例就小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展开研究。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有助于开阔文化视野、提升审美水平与人文素养,通过对《飘》这部作品的探讨就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提出几点建议:从文学形式与作品体裁角度去阅读和鉴赏;从文学与文化角度去阅读和鉴赏;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飘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037-02

【本文著录格式】吴玉凤.小学生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研究——以《飘》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37-38.

前言

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鉴赏,可以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塑造健康的人格。指导小学生有效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可以开阔其视野,使其了解并掌握各种作家的写作特色与风格,并且感受思想与价值观。实践表明,通过文学作品教育功能熏陶,可以实现学生文化认知水平与综合阅读能力的双重提升。基于此,文章以《飘》为例就小学生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策略展开探讨。

一、《飘》的简介

《飘》是玛格丽特·米歇尔的代表作之一,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是一篇以美国和南北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故事的发生背景在亚特兰大及其附近的种植园,主要描述美国南方人在南北战争前后的生活场景[1]。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以白瑞德、斯嘉丽、梅兰妮、阿希礼等人为代表对那个时代南方人形象进行刻画。整个故事的主线是斯嘉丽和白瑞德之间的爱钱,围绕这个主线介绍美国内战前后美国人民政治态度、言行举止、习俗礼仪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做出的相应改变。《飘》看似是对战争进行描写,实际上写的是在面临战争时人类的心境变化[2]。作者在小说中描述的很多地方十分迷人,将美国佐治亚州内战时期的场景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表现了在战中人们应付社会巨变的艰辛过程。

二、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一)开阔文化视野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快速途径,众所周知,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人文精神、地域特色和背景文化,而阅读文学作品是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以《飘》为例,对这部作品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够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相较于其他的文化获取方式,借助阅读与鉴赏的手段可以客观地认识到美国19世纪中后期的南北文化差异,了解并掌握英美文化及其发展背景[3]。《飘》是一部有影响力的英美文学作品,部分内容反映了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人文文化、奴隶制文化的变化,将不同民族间文化差异淋漓尽致体现出来,而且其中蕴含很多深刻哲理,阅读与鉴赏这部名著,可以让读者感受不同地区人文色彩,有助于开阔文化视野。

(二)提升审美水平

文学是一种语言类艺术形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知识财富。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的独特语言艺术和独特的心灵世界。加强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能够引导小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做的艺术与智慧。以《飘》为例,该作品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其文字表达具有独特的表达风格,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风俗,引导小学生阅读该作品,能够帮助小学生感受其表达技巧和艺术感染力,从中体悟国外民族文化特色。不同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不尽相同,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受到艺术感染与熏陶,亲身体验文学作品的特征,其审美鉴赏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升[4]。

(三)提升人文素养

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可以实现与作者的跨时空对话,充分了解作者思想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与结果,实现读者与作者跨时空对话,并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思想的互动。在《飘》中,作者塑造了若干伟大的女性形象,她们敢于抗争命运和追求自身幸福,并在追求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真谛。作者借作品中女性形象表达了自身的思想和追求[5]。通过阅读,小学生可在阅读中关注故事人物的性格、追求和命运走向,了解不同人物具备的精神品质,与作者在思想上形成共鸣,并在阅读过程中自我重塑,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三、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一)从文学形式与作品体裁角度去阅读和鉴赏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要想正面理解作品内涵,需要根据作品的文学形式、体裁等选择合适的欣赏角度。以《飘》为例,该作品融合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在人生体会,并将个人经历代入到故事人物中。如该作品在刻画斯嘉丽形象时,通过设计斯嘉丽面对在友情和奴隶制度的矛盾的思想挣扎,表现人物在面临复杂关系时的情感冲突,借故事人物的思想感受体现奴隶制对人们的思想伤害。通过刻画人物在面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思想感受,侧面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特殊时代下的人物思想挣扎,表现了浪漫主义情怀与人文精神[6]。

文学作品能够将作者所在时期的社会面貌充分呈现出来,而且当时的社会矛盾也会通过作品呈现出来。譬如,读者在阅读与鉴赏《飘》的过程中,通过斯嘉丽的经历可以看到并感受奴隶制度的落后以及粗陋的习气。与此同时,通过赏析分析主人公,能够深入了解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具体状况,尤其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与歧视。在南北战争中,奴隶追求平等、独立、自由,这是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敢于与现实、命运做斗争。虽然作品中对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是侧面的,但是只要深入思考、鉴赏是可以捕捉到的。在读者阅读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奴隶群体的可贵品质产生深远影响,感染着读者,促使他们勇于追求自我。

(二)从文学与文化角度去阅读和鉴赏

文学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必然受到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并形成与时代文化背景相一致的思考。同时,受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作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背后文化内涵,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其背景文化。只有立足时代背景去鉴赏和解读文学作品,才能掌握作品的精髓以及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尤其是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因为中西文化差异性,若是读者不了解其背景文化,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思想偏差,不能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例如,在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飘》时,读者必须要了解斯嘉丽所处时代背景,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翻看课外书等途径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只有这样才能体会作品中披露的社会现象,发现作品中很多语言形式的戏剧性,进一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强烈的文学效果。因此,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要善于从文学与文化角度去赏析,立足文化差异性去解读文学作品,与作者产生情感、心理层面的共鸣。只有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才能感受到作品的现实意义,而且这有助于提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三)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

在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内涵。由于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所以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在具体的阅读和鉴赏过程中,读者需要细致品读,从自身的阅读习惯、喜好出发进行品读,将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阅读剑圣过程中,深刻感悟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发展,并藉由故事情节发展与故事人物思想形成共鸣。在小学生阅读鉴赏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身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文学作品蕴含和传递的思想形成明确的认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阅读技巧。《飘》中以浓墨重彩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并精心设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既体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又侧面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与批判。在小学生阅读该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阅读作品,并形成基本框架,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便于学生把握阅读总体思路,并在总体思路指导下品读作品。《飘》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去叙述故事,文章有着严谨的结构,各种以往的片段穿插在整体框架中,形成显著的对比,每个环节紧紧相扣,读者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应带着情感去精读,只有借助反复精读才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而且准确认知作品的脉络形成,再借助细致、独到的鉴赏感受作品内涵,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换言之,在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作者要坚持细致品读重点部门与整体感知作品相结合的阅读与鉴赏方式,尤其是整体感知,可以弥补片面阅读的不足。读者在阅读之前可以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对有关于作者和作品的文化、经济、社会等背景资料进行搜集,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于对应的思想格局中放入作品,从而辩证、客观地理解作品内容,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完整鉴赏。在阅读和鉴赏中,读者要保持辩证思想观念,这样才能客观地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

四、结论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达到通过阅读与鉴赏获得更高审美水平、人文素养的目的。文章以《飘》为例简要阐述了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小学生读者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恩萍.从文学伦理学角度重读《飘》中思嘉的人物形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1):109-111.

[2]冯旭.以《飘》为例谈外国文学作品赏析[J]. 名作欣赏,2020(36):49-50.

[3]侯利军.《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46-148.

[4]陈华.接受美学视域下《飘》中斯佳丽形象的读者接受[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05):42-47.

[5]兰倩,王雨诗.《傲慢与偏见》与《飘》之比较研究[J].名作欣赏,2020(26):86-87.

[6]唐建怀.父权体系下的女性崛起——女性主义视域下《飘》中斯嘉丽的魅力形象解读[J].社科纵横,2019(06):113-115.

作者简介:吴玉凤(1988-),女,山东菏泽市单县,本科,学士学位,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小学生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文学作品与数学
我是小学生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