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模式下的音乐教学活动分析

2021-09-05 02:48杨美嫒宋祖臣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分析

杨美嫒 宋祖臣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国民的必需品。在网络“肆意横行”的年代,网络可谓是无孔不入。在各行业利用网络进行积极更新换代的趋势下,对传承了几千年的音乐教学也随之进行变革,以此通过在网络这一模式下运用新型的音乐教学活动来适应新时代人民的艺术诉求。本文聚焦网络自身的优缺点、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以及通过网络对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模式;音乐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063-03

【本文著录格式】杨美嫒,宋祖臣.网络模式下的音乐教学活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63-65.

一、明确师生角色,丰富教学活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所需要的工具共同来完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成为知识输出者和知识吸收者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在某一学科门类或某一文化与技能等方面拥有过人之处的权威知识群体,是由国家颁发证书以及得到学生及其家长认可的特殊人群。而在网络的影响下,教师的定位便不再具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将自己所擅长的知识技能传授给需要的人,完成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就扮演了“教师”的角色。同样,在网络影响下,“学生”也不单单指在校的学生,只要拥有学习热情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并且通过虚心接受别人的教导,从而习得一定知识与技能,在此过程中就扮演“学生”的角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对网络影响下教学新观念的真实写照。

(一)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代素质教育观念中,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网络教学的出现则更好的促进了这一观念的实施。在网络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选择有计划地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下,因材施教方法的重点体现。在针对非在校的学生人群,他们在自身阅历、学习目的等方面更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更是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人群。比如在音乐基础乐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再如在音乐史课程的选择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史论学习能力,选择中国或西方的音乐史课程,真正实现“当家作主”,整个过程突出学习者的个性,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第一大动力。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多年教学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没有新意,完全提升不起学生的兴趣。更由于学生群体定义范围的增大,传统的教学内容也无法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随着网络音乐教学的出现,各种类型的音乐教学方法不断展现在学生面前,其绚丽多彩和极具辨识性的宣传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目光,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个性的教学方法极大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且极具针对性的适应各类学生学习的网络音乐课程的出现,进一步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成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就是针对社会成人的一种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其内容简单易学,深受学生的喜欢。

(二)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盏明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起到教学的主导与引领作用。在网络影响下的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的“角色”被分为两种:其一为知识的讲授输出者,其二为知识的鉴别推送者。在这两种类型的角色中,教师都扮演了其中的主导作用。在第一种角色下,教师主导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尽早转换。在第二种角色下,教师主导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甄别,判断学习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整体教育大环境下的教学理念。例如在网络声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吸气、呼气、发声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网络是一个人人共享、人人参与的平台。在网络音乐教学中,教师面向的是各个领域及年龄段的不同音乐学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增添了极大的难度。但是经过反复的实践与练习,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由此可以实现对不同受教育学生的熟练指导,这对教师来讲也是一种进步,能够将自己的教学法灵活运用于各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增强教师教学技能与水平的提升,而且对教师教学所用到的教学工具的完整性与综合性也到较强的提升。当教师在网络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优秀的课程时,教师也可以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一名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与提高,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加深传播交流,彰显民族精神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狼烟烽火”和“飞鸽传书”式的信息传递方式。网络这一信息传递媒介的出现,催生出各行业迅速发展的新模式,由此网络在音乐教学领域也得以大展身手。网络自身的时效性、便利性等优势在音乐教学领域展现的淋漓尽致,其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身的日程安排进行学习,不再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网络作为一个万物互联的集體,它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并且在网络中存在各个国家与民族的优秀音乐教学资源,丰富了我们音乐学习的知识内容,开阔了我们的国际视野,为我们了解与学习世界音乐、民族音乐提供可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在众多的世界音乐中推广自己的民族音乐,更进一步在国际舞台展现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文化。

(一)拓宽音乐知识来源,提升音乐课程水平

知识内容是支撑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知识内容的获取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教师只有在拥有一缸水的情况下才可以给学生一碗水,所以教师的知识储备是极其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教学知识来源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为主,在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一般按照教科书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环节来进行,在对知识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方面则较为欠缺。例如在讲授音乐鉴赏课,讲到贝多芬的人物介绍时,书本的知识就仅仅局限于重点曲目的介绍,而对人物的生平及创作经历等详细内容则没有阐述。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缺陷,通过网络的搜索,可以找到大量关于贝多芬人物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能够使学生深入的进行了解。

音乐课程是承载音乐知识内容讲授的主要模式。音乐课程讲授包含多项内容,在课程导入、教学技法、重难点提示、课后作业等环节拥有众多技巧。传统灌输式的音乐教学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传统的音乐课程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进行,由于缺乏新意,因此在备课中所提到的教学目标等内容都成为摆设,无法真正实现。但是网络的出现给教师带来众多紧跟时代趋势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例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以及柯达伊手势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视频的模式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不再“纸上谈兵”。通过网络的学习,极大的提升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水平,使其更具艺术性与教育性。

(二)增强音乐信息沟通,突出民族音乐特色

世界瞬息万变,时间稍纵即逝。谁能够获得行业领域内第一手信息资源便能占领最高地,在音乐领域也不例外。例如在音乐招生考试过程中,学生为考入音乐类的高校,一般在很早就会进行基础音乐能力的准备,当高校发布招生信息时,学生要第一时间进行调整,有针对性的根据目标院校的考试要求进行学习,从而能够在众多的考生中抓住机会,成功上岸。其次对音乐培训行业的从业者来讲,音乐的信息沟通也极其重要。当竞争对手先于自己学习到国内外新进的教学法并进行实施,而自己还在为获得短暂的教学成就而沾沾自喜时,殊不知对手已经在超越你,抢夺你的市场份额,争夺你的优秀生源,最终将你置身于溃败之地。因此对音乐信息的沟通要及时。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是由各个民族组成的整体,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音乐特色。通过网络,世界各民族的人民都可以欣赏到其他民族音乐的魅力,因此在国际竞争加剧的今天,积极凸显民族音乐特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展示出民族背后丰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五声音阶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特征,在一些传统的民歌中大量运用五声调式的作曲手法,极具辨识度与中国特色。那么通过网络的桥梁作用,可成功的使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在世界舞台中大放异彩。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并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于是有了一个中国的色彩和风味的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

三、普及全民艺术,力促教育公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深受经济基础的影响。音乐作为有声艺术,长期以来深深植根于人民的生活中,人民是音乐的创造者也是音乐的传播者与欣赏者。网络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音乐的传播,使各种类型的音乐出现在网络中,拓宽了人民获得音乐信息的渠道,扩大了人民对音乐形式与内容的选择,并实现在社会中人人都可以学习音乐、学习艺术的新面貌。在社会一切事物的运行过程中都要讲求公平,当然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原因,使我国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教育领域两个地区的差距较为明显,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差距,并且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网络也为早日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积极贡献力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提升群众艺术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有时间、有能力进行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并且随着网络音乐教学的出现,也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学习音乐的便利性。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欣赏流行乐、摇滚乐以及学习钢琴、吉他等乐器,因此无论在平时的社交过程中还是在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中都可以“大显身手”,成为人群中最耀眼的“明星”;老年人则可以通过网络欣赏戏曲音乐、革命音乐,重温过去经历艰苦生活时的光辉岁月。包装精美、宣传精准的网络音乐课程极大地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激起人民群众学习音乐艺术的热情,从而呈现出一片全民学习音乐的繁荣景象,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音乐类型中的山歌、小调、号子等就是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由于历史的原因被搁置,甚至消失。但是网络自身的传输特性,再加以现代元素的改编,使这些优秀音乐“重见天日”,使群众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在流行音乐肆意横行的年代,传统民间音乐作为艺术的一朵奇葩,可谓是音乐界的一股清流。网络的出现使各种题材、类型的音乐呈现在人民面前,拓宽人民群众的眼界,增强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在对音乐艺术的感知方面比之前有较大改变,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人民群众的音乐艺术素养。

(二)优化教育资源型配置,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不仅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师、教学器具、教学内容等,还包括支撑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相关配套设施,如资金、校舍等。在网络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居家进行学习,就可以避免由校舍不完善導致的影响学习情况的发生;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中搜寻到优秀名师的讲课视频,从而完成高水平课程的学习。尤其当面临重大的社会紧急情况发生时,网络信息传输的便利性和共享性特征便展现出来,将音乐教学活动搬运到网络中进行,从而按时完成对音乐的学习。将网络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作为一种资源,并进行教育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在网络中进行音乐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被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乡村。中西部偏远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资源水平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当地无法提供给教师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工资待遇、科研经费等保障,很多教师不愿意到中西部发展自己的事业,农村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如出一辙。但随着网络音乐教学的出现,这一师资不平衡问题被进一步改善,一些有质量的音乐学习课程被搬上了网络,来自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被应用,从而进一步缓解东西部的师资差异,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音乐教育的平衡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从网络信息的特点与音乐教学的特性展开,在与传统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网络模式下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优势。在明确师生角色方面,不仅明确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进步。在加深音乐信息交流方面,将学生和老师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更加促进彼此的进步,同时通过信息的共享还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普及。在普及全民艺术的进程中,网络拓宽了音乐学习路径,扩大了音乐课程的受众人群,并在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以及均衡全国教育发展的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网络模式下的音乐教学给传统的音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在专业性音乐技能领域的学习中,网络对传统模式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显。目前对网络音乐教学的模式还在逐步探索中,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中。所以目前应当在保持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同时,积极接受和学习新型的网络音乐教学模式,并将其作为新鲜的血液注入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使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学模式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由此更加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促进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樂学院出版社,2004.

[2]谢嘉幸,徐绪标著.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育学模式与方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孙梅.互联网音乐资源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5] 王俊霞.浅谈网络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6(2):82-83.

[6] 杨雅萍.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探究[J].艺术评鉴,2018(7):135-136.

[7] 孔莹.网络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17):159-160.

[8] 蒋将.浅析网络音乐的传播对音乐教学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15):101.

[9] 韩燕.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探究[J].黑河教育,2019(4):14-15.

[10] 张丹丹.浅析网络应用于教学利弊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0(19):157.

[11] 宋祖臣,杨美嫒.浅析网络平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艺术评鉴,2020(4):85-86.

作者简介:杨美嫒(1970-),女,山西省太原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宋祖臣(1995-),男,山东省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史。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