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管理视角下民族村寨景区的问题及建议

2021-09-05 03:12刘一鸣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管理旅游目的地苗寨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大众在文娱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逐渐加大。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却也与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家庭文娱支出基本持平。在国家大力发展复兴民族文化的趋势下,民族类旅游景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艺术管理拥有学科归属多样的特点,无论在艺术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有着重要地位,在文化复兴的潮流中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对民族类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重要的艺术理论支撑。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利用艺术管理主体、艺术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理论对西江千户苗寨存在的艺术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及给出结论。

【关键词】艺术管理;苗寨;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商业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106-03

【本文著录格式】刘一鸣.浅析艺术管理视角下民族村寨景区的问题及建议——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106-108.

一、西江千户苗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西江千户苗寨现状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由附近上千个的村庄依山组建而成,总人口六千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9%以上,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民族村寨[1]。近年来,随着对苗寨的不断开发和对景区的优化规划以及各方资金的投入,西江千户苗寨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在民族性古村寨类景区中的知名度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也在持续上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前后获得“国家4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中国苗都”等称号。西江千户苗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拥有松树、樟树、茶子树、桂皮、杜仲等几百种植物。苗寨内重点人文景点有:吊脚楼、风雨桥、苗族古歌等,其中,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于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区内充满苗族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醇厚,苗族建筑保存完好,非遗古歌传唱至今,是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价值又可大致分为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2]。

在国家全面脱贫及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旅游目的地对国内外游客的“拉力”较大,这为当地的旅游相关上下游产业都提供了较大的运营机会,景区通过科学统一的开发,可以进行商业盈利,村寨居民作为旅游目的地社区的主体,可通过景区运作获得就业机会,增加自身经济收益,同时加大景区所属地的知名度,增加当地各方收入,从而响应国家号召,脱贫致富,体现出苗寨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体现在,西江千户苗寨是我国最大苗族聚居地,其内部的苗族文艺及建筑,如苗族古歌、苗绣、苗族建筑(吊脚楼)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体现着苗族人民的生活文化娱乐以及传统技艺。历史价值则体现在西江千户苗寨从本质上就是苗族人民从古至今的物质记录体现,对我国相关领域专家研究我国苗族文化、艺术、建筑、人口变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些年来西江千户苗寨虽拥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苗寨过度商业化、建筑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保护等问题也逐渐显露。

(二)西江千户苗寨存在的问题

1.景区过度商业化

商业化是指“权利人通过公正自由的手段,获取利益的商业过程。”而在旅游界中商业化更多指向通过商品或活动价值与其服务之间转化的过程。本文对西江千户苗寨过度商业化的界定为:在其追求盈利的过程中,为满足各方要求而使本民族文化被错误营销,导致苗寨刻板化、单一化、同质化的行为。

2.工业大众化纪念品的广泛销售

在西江千户苗寨中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工业化商品,以苗族文化为噱头对消费者进行售卖,其本质与其他古镇或互联网上的民族纪念品并无差别,并无民族艺术可言,在此销售过程中会大大消耗消费者对苗寨的好感度。

空洞化民族节目的重复演出。苗族本在特殊节日会响应的民族节目,表达对节日所代表的核心的任务或时间的敬意,在开发过程中,为体现民族文化,将苗族的节日歌舞在景区内刻板的重复演绎,但由于语言以及表演形式的独立性,游客并无法完全参与进去,使游客的体验感较差,并且表演者对长时间重复的演出表现出的不足、艺术管理方式不当等问题使节目整体的艺术表现更显空洞[3]。以苗族古歌为例,苗族古歌被称为“苗族的史诗”,由于苗族文字的缺失,苗族的许多事件都是以唱的形式展现的,是苗族的文化载体,古歌中有苗族的婚丧嫁娶、生活琐事、宗教文化等,虽艺术价值极高,但对普通游客来说对其接受度不高,加之表演者为了唱而唱,或强行加入顺应潮流的元素所呈现出的苗族人民较高的艺术造诣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文娱生活的效果不盡人意[4]。

3.民族传统技艺的缺失

苗绣、吊脚楼建筑等都属于苗族十分精湛的民族技法,其内部也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智慧。随着苗寨的不断开发,为适应较快发展速度,精致的手工苗绣逐渐被机织代替,吊脚楼的古朴技法也随着新建的苗族建筑逐渐走向失传的窘境,两者均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因为不合理的管理体制面临游客对其不真实的一面的唾弃。与之相比下,最为“出圈”的便是手工苗银了,但是在全国各类古镇、民族村寨中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同时也已被各地方冠上了自己的名字,沦为流水线工艺品[5]。

4.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原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同一个旅游地点,超过了当地环境的承载力,因此导致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二是现代化理念的深入推广,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感和责任感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会不顾及自然环境的承载量而接待更多的游客。因此,民族村寨在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业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环境的承载限度来对接待的旅游人数加以控制,尤其是一些生态原本就较为脆弱的地方,这也是民族村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村寨居民秉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如一些村寨为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兴土木,不仅尽数砍伐村寨周围的树木,而且修建了许多的现代化砖砌房屋,将原本的木屋取而代之,破坏了田园风光,降低了人们在欣赏民族文化时的体验感。[6]

5.利益分配不均衡

民族村寨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还要注意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西部地区较东部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以民族村寨旅游业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能够缓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压力,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且在发展水平不高的民族地区往往缺少充足的资金和高水平的人才,其发展旅游业往往对地方政府的拨款和一些大型企业较为依赖,而一些开发商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将村寨居民排斥在利益分配主体之外,造成旅游收益无法惠及所有村寨居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村寨和谐氛围的形成。[7]

二、西江千户苗寨问题解决路径

(一)苗寨艺术管理主体的多方配合

艺术管理主体,即在艺术管理活动中进行前中后期各项管理工作及从事相关艺术活动的组织及个人。这些组织及个人对相应主体起着统筹、计划、实行、监督、营销等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相应主体,做出规划、实施、保护等操作。作为艺术管理主体,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国家与政府、社会行业组织、企业。[8]

1.国家与政府层面

国家与政府层面对艺术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整体文化的把控,包含文化主权和对文化艺术的保障及推进,是我国文化艺术管理的核心。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政府应通过立法、修正建立对苗寨发展保护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用法律约束苗寨的开发方向,优化苗寨艺术开发保护环境,减少文化产业的经营、艺术市场运作的盲目性,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民族艺术的开发与保护。[9]

2.社会行业组织层面

社会行业组织作为艺术管理主体,指的是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有着社会职能的群体及组织,是艺术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艺术行业组织、艺术事业机构及艺术基金会。雷山县当地的这些组织以及机构可成立对应西江千户苗寨的专项小组,对苗寨中的古歌、苗绣、吊脚楼等文化物质载体进行统一的规划、研究、记录和保护。形成西江千户苗寨独有的艺术产业模式,加强对苗寨艺术形式的激励,增强其与现代文化的高质量融合,促进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渗透,并驾齐驱的建设要求。[10]

3.艺术企业

艺术企业作为艺术产出的重要一环,在接受国家政府宏观的直接管理以及社会组织的间接管理下,也早就成为整体艺术管理主体中的重要构成。艺术企业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发展与问题解决中更应发挥自己独特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苗寨民族符号的挖掘,关注苗寨文化产品的增值性和满足消费者对苗寨产品需求的差异性。艺术生产企业针对前文提及的苗寨纪念品同质化问题可利用好“中国苗都”的IP价值,产出更具特色的苗寨周边产品,体现出苗寨特有的文化风俗。而艺术传播企业也应营造更加真实的苗寨形象,形成良好的舆论方向,促进苗寨开发方向向好发展。[11]

(二)革新西江千户苗寨艺术管理方式

1.优化艺术创作环境,完善传承机制

西江千户苗寨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民族建筑群的视觉冲击,苗族歌舞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西江千户苗寨的艺术管理上,有关部门及企业应鼓励本村寨人民对自身房屋进行保护改建,而不是统一由开发公司批量处理,保留其原有的历史风味;从事歌舞活动的表演者也应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丰富苗寨艺术表现形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更加专业、更加饱满的状态呈现出苗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同时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应的传统技艺传承班,对苗族传统技艺进行教学,并利用科学媒体技术将文化进行数据化保留。

2.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战略

西江千户苗寨的管理与开发现由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应加强“战略环节”的打造,加强对专业艺术管理人才以及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使苗寨开发团队更具专业化。并且对景区的开发不应过急过广,应重点开发,循序渐进,强化精品意识,利用艺术管理、建筑学、美学、园林等专业知识,打造精品景区,并且注重西江千户苗寨的品牌建设,通过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对苗寨的标语、标志、宣传片、周边产品进行综合包装。同时更应加强国内外相关产业、企业之间的沟通学习,强化与外界的连接,建立紧密的价值链关系,形成更加优质的宣发合作效果。

(三)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促进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这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村寨之间的旅游业务雷同,而且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各民族村寨的生态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民族村寨最珍贵的旅游资源是未加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才 能保证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不受严重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民族村寨旅游是基于民族村寨区域资源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型产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资源合理利用,而且需要协调各区域、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涉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多方利益协调机制,保证旅游业发展所得利益的合理公平分配,这有助于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有效遏制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及时阻止利益的不公正分配,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对民族村寨旅游市场进行监督和调控。

三、总结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并且拥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若在合理科学的综合开发下,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西江千户苗寨的开发与保护应是并行的,保护的结果是为了更加长久的可持续性旅游目的地开发,开发更是为保护打下了经济基础,和公众关注度与正确的舆论方向[12]。本文在艺术管理学科的视角下开展解决建议的设计及提出,更体现出艺术管理学科应用的广泛性与发展方向的多种可能性。最后,无论是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还是其他民族类景区,都应建立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利用多学科理论知识支撑规划与建设。

参考文献:

[1]蔡溢,杨洋,殷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旅游村寨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基于贵州肇兴侗寨和西江苗寨的对比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0(5):156-162.

[2]石云.艺术管理视野下雷州葛布织造技艺非遗传承的现状反思[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1):72-76.

[3]陈忠祥.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保护问题研究[J].度假旅游,2019(02):105-106.

[4]何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中的活态传承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古歌”为例[J].西部皮革,2020(16):115-116.

[5]吴凡.西江千户苗寨可持续发展探析[J].今日财富,2020(2):20-21.

[6]唐璐,张全晓,张忠训.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商业化发展的演进与反思[J].科技和产业,2019(12):28-33+68.

[7]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2):102-107.

[8]黄守峰.我国民族村寨旅游营销研究综述与发展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2):46-54.

[9]曹端波,劉希磊.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模式的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8(10):128-132.

[10]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16(5):53-56.

[11]胡艳杰.浅谈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锦州市旅游景区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89,92.

[12]陈玉荣.探寻旅游循环经济管理路径[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9):18-20.

作者简介:刘一鸣(1998-),男,河北保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艺术管理旅游目的地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王芝藕
美丽的千户苗寨
论艺术管理中的文化资源
扬州旅游目的地网络口碑调查分析
庐山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位与设计
景观美感视野下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形与结构优化刍议
周星 艺术管理学科三个层面问题思辨
高师音乐专业《艺术管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美丽的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