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博物馆文创产品解析及未来发展对策

2021-09-05 03:54毛悦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摘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张家川县”)故称阿阳,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山西麓,自古就是甘肃的东大门,也是由陕入甘的主要通道,素有“陇右要冲,关中屏障”之称。张家川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文化元素独特,极适合开发各类文创产品。本文对张家川县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现状及部分文创设计理念的解析,以及对未来文创产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张家川县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及解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2-181-03

【本文著录格式】毛悦.张家川县博物馆文创产品解析及未来发展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2):181-183.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2020年重点人才项目“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品牌推广”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RCXM006)。

张家川县故称阿阳,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山西麓,自古就是甘肃的东大门,也是由陕入甘的主要通道,素有“陇右要冲,关中屏障”之称。也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的重要发祥地和兵家必争之地,还是中国穆斯林赫忍耶学派的圣地。境内文化遗址、遗迹、遗存非常丰富,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6处,博物馆馆藏文物达25111余件组,其中蕴含的文化类型有多种,有齐家文化、仰韶文化、唐宋元明清时期文化、西戎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承载这些文化的文物对我们研究开发各类文创产品提供了现实资料。其中最典型的有馆藏的如意带勾,马家塬墓葬出土的青铜茧形壶、豪华车乘、连珠纹釉陶杯、金箔质虎、银箔质大角羊、鸟形金箔车轮饰等。这些器物,形状精美,工艺独特,极适合研发相关的文创产品。本文以这些列举的文物中所富有比较典型的文化元素作为文创产品研发灵感,对已研发出来的文创产品所依赖文物元素进行解析,对未来文创研发存在的问题提的一些对策。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的现状及精品文创解析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现状

2018年是张家川县关山文化旅游节举办的第三个年头,文创产品研发展示是关山文化旅游节的品牌活动,张家川县博物馆成为研发文创产品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展示等工作。文创大赛也一度成为关山文化旅游节的亮点。在连续三年的时间里,张家川县博物馆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等模式共研发出200多件文创产品,外观精美,类型多样,有创意文化礼品,创意家居饰品、益智玩具、旅游纪念品、生活家居、艺术观赏品等,其中有50多件先后赴云南、兰州、天水文博展览会上进行了展出,也获得了当地游客钟爱和高度评价。因笔者常年从事博物馆工作,并经常负责博物馆的展览讲解和文创产品研发展示等工作 ,尤其是对文创产品的研发个人参与其中时间较长,熟悉了产品研发过程中如何提取文物信息,再对其整合、加工利用等各种程序,对研发出来的文创产品有深入的了解。以下选取部分文创产品进行解析。

(二)文创产品从研发依靠的馆藏文物信息进行解析

图2文创如意带勾U盘,研发灵感主要来自于图1的馆藏玉带钩。这是一件和田玉器,带钩采用巧雕手法雕刻,有苍龙教子的寓意,苍龙老态回首,龙眼从重眉中游离出来,玉带钩的尾部雕有蟠螭纹,耳尖由下耸式转而向上方耸立;钩的躯体造型从琵琶形转向螳螂形,钩体变薄,钩钮变低。玉的材质选用上好的和田玉,“和田玉玉质莹润内敛,质地温润致密,古人更是因为‘玉有五德的说法而对其备加推崇,所以和田玉当仁不让地成为制作龙首玉带钩的首选材料。”[1]玉带钩形状独特,纹饰精美,文化寓意深刻,这也是研发者选择它开发如意带钩U盘的必然原因。研发者提取了玉带钩的龙首形态作为主体元素,然后再对玉带钩上的蟠螭纹饰和形态进行了加工与创新,呈现出来的创意U盘是立体似龙首而平面似莲花的形态,给人一种威武霸气而不失雅之感,平面纹饰选取当前比较流行上档次的仿古纹饰,把“福”字艺术化,在背面阳刻博物馆馆标LOGO,之所以刻上馆标,原因有两点:一是此馆标大体轮廓展示出来的是马家塬墓葬出土的马车缩影,马家塬墓葬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的文物数量大,最典型的就是馬车,规格豪华,纹饰精美,成为西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宣传张家川这个民族县最好的文化名片。二是马车成型的构件是“张家川戎”四个字的组合,也就是说这个LOGO,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志,而是集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一个品牌,能更好的彰显张家川地域文化的厚重与悠长,也使整个产品彰显了博物馆的特殊文化内涵。

图6文创鸟形纹防烫旅行杯,此防烫杯一杯三件,由茶盖、茶杯、茶滤三部分组成,选用上品的陶泥制作而成。此防烫杯以张家川马家塬1号墓出土的乳钉纹琉璃杯(图5)和鸟形纹马车车轮纹饰(图3)为创作原型。乳钉纹琉璃杯是马家塬墓葬出土的所有文物中形制结构比较独特的一件,圆唇,斜壁,小平底,底部较厚。腹下部有7排连珠纹。器表光滑,呈海蓝色。口径6.6厘米,底径3.7厘米,通高11.6厘米[2]。该杯有明显的西戎文化内涵。据相关专家推测它是早期的玻璃器。鸟形纹防烫杯的外形沿用了琉璃杯原有造型,既有宣传性又有实用性,提取琉璃杯腹下部乳钉纹作为防滑设计理念,并采用硅胶材料做防滑处理,杯口一周提取了马车车轮上的鸟形纹金箔车轮饰作为装饰,既生动又活泼,这样的设计使防烫杯的文化内涵更丰富,而且设计者为了让消费者能有一种在品茶的时候有既品的是茶也品的是文化的这种感觉,特意在底部设计了二维码,编辑了防烫杯设计依赖的文化元素。要了解防烫杯的设计理念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一目了然。所以它不只是消费者品茶的茶具,更是人们饭后茶余对西戎文化的深层次的探讨和追寻。

图8是文创宣化冈盖碗,该盖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张家川县宣化冈拱北的观光楼(图7),要了解观光楼,就先要了解宣化冈。宣化冈是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北约7.5千米的查湾村,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最有影响的拱北和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始建于光绪年间,马元章在马化龙的墓地上建起了八卦圆顶屋,始称“北山拱北”,民国四年(1915年),马元章将此地取名为“宣化冈”(“宣化”即宣扬、教化之意),并修建了观光楼。观光楼是宣化冈的一个大型主体建筑,也是俯视宣化冈全景的核心点。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式,隆脊翘角,筒瓦覆盖,宏伟庄严。我们知道盖碗茶,俗称“三泡台”,分盖、碗、盘三件。喝盖碗茶是伊斯兰教信徒的重要的生活习俗,也是 宣化冈拱北待客礼仪之一。此文创盖碗茶具采用景德镇陶泥制成,古朴高雅,美观大方。宣化冈是张家川县伊斯兰教文化典型的代表之一。在茶杯腹部镀上于右任赴宣化冈赋的一首诗《咏张家川》,“振臂一呼此启疆,河山耕牧势犹强。早时骑射雄西北,今日威仪似帝王。万户蒸腾风又雨,一川填咽海还桑。天荒地变真闲事,金碧参差宣化岗。”[3]此诗描绘出了当年宣化冈盛气凌人的辉煌景象,镀上此诗,既使此盖碗茶具有了文雅脱俗之感,又对宣化岗有很好的宣传之意。研发者再结合宣化冈文化及建筑风格设计了专用LOGO,此LOGO也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总体外观轮廓是宣化冈的主建筑观光楼,近距离仔细观察则是“宣化冈”三个大字艺术化后的拼接观光楼图案,使此盖碗茶具既代表了张家川回族饮食文化,又可以作为当地礼品向外界宣传张家川。

二、博物馆未来文创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

我们已经回顾了张家川文创发展现状和部分文创设计理念,未来博物馆文创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亟需要解决。

(一)文创研发缺乏专项资金支持

目前博物馆研发文创产品的资金仅仅依靠单位办公经费的支撑,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因为办公经费财政预算额度是有限的,单位还有其他办公方面的支出,也不能全部用于文创研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内在动力和规模。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两点建议:一是博物馆应积极争取文创研发财政专项扶持,把文创研发经费列入每年县级财政预算;二是开启文创线上线下销售,以文创销售支撑文创研发。但博物馆是公益事业单位,受各种财政支付政策限制,不能直接支配其非税收入,可以将文创收入上缴财政,然后财政扣除税率再将其返还用于专门的文创研发。

(二)文创研发缺乏专业的研发队伍

博物馆目前文创研发主要依赖于馆内在职文博人员,巡展人员,文化层次和创新能力都有局限性,再者,博物馆还未开启线上文创销售,使之连续三年研发的200多件文创产品还未走出博物馆,不能对博物馆起到一个广泛的宣传作用。“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首先文创产品的设计者需要深挖博物馆的馆藏以及历史文化,还要了解大众的需求和审美喜好,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4]。所以,设立专门的文创研发队伍是博物馆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对组建的研发团队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文创研发机构培训,还要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文博研讨会,这样才能开阔眼界,提高创新能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组织研发队伍在文创产品研发体制管理、运营模式、开发模式方面比较成熟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进行考察调研。

(三)文创销售体系不健全,产品缺乏地域特色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实体店销售模式是传统的,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模式。”[5]而张家川县博物馆文创产品不管是实体店销售还是网络销售都还未开启,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产品研发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很多开发运营模式还不成熟;二是目前国家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益政策和服务管理制度依然不明确,这也是张家川县博物馆未开启营销之路的主要原因。“建立线上线下文创销售共享平台,增加老百姓对文创产品的关注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6]。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博物馆与第三方合作,如可以和张家川县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马关镇新义梁村红色历史记忆馆、观海听涛文化创意公司、关山草原旅游开发等机构进行合作,设立文创产品销售实体店。这些地方人流量大,而且来的外地人占很大比例,他们对带有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感兴趣,有购买欲望。二是打造网络销售共享平台。所谓“共享平台”,就是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要创建的文创产品营销共享平台,就是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要上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还要鼓励更多的民间手艺人利用张家川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研发出更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共享平台上销售,这样不仅宣传了张家川的历史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民众就业,增加了收入。

总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研发、展示、销售,是让博物馆走进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途径,也是让文物活起来,拉近公众与博物馆距离的有效手段。张家川县博物馆将会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结合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研发出更多富有美感和创新的文创产品。

参考文献:

[1]董立平.浅谈清代龙首玉带钩[N].中国文物报,2019-07-09(7).

[2]周廣济,方志军,谢言,等.2006年度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08(9):17.

[3]马国瑸.宣化岗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4]郭蓓.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19):43.

[5][6]邓君.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J].科技与创新,2017(5):14.

作者简介:毛悦(1984-),女,甘肃张家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文博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利用。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甘肃银行惠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论新医改下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模式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